东乐镇
自然地理:东乐镇位于山丹县城以西27公里处,东临清泉镇,西接甘州区碱滩镇,南与民乐县北滩乡为邻,北与内蒙古阿拉右旗接壤,镇域面积630平方公里。处北部龙首山和南部祁连山缓冲区山丹河谷狭长地带,整体呈“两山两滩夹一河”地貌特征,属温凉干旱区,海拔1590米,年平均气温6.9℃,无霜期15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993小时。境内兰新铁路、G30连霍高速、国道312线贯穿东西,东六一级公路连接南北,集镇中心距张掖机场仅17公里,交通条件便利。
资源特点:境内,具有丰富的土地、光热、风能等自然资源,但水资源异常缺乏,年降水量为198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246毫米,是降水量的11倍,是全县乃至全省最干旱缺水的乡镇之一。总耕地面积5.2万亩,保灌面积只有2.6万亩,人均不足1亩地,分为单井灌区、汇流(即东乐群井汇流雨水集流工程)灌区和河灌区。粮食油料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经济作物有啤酒大麦、甜菜、玉米制种、黑小米等;林果品有苹果梨、早酥梨、杏子;中药材种植有孜然、茴香、板蓝根、黄芪等;特色野生类植物有发菜、地耳等;矿产资源有煤、硅矿石、花岗岩等。
政区人口:全镇辖静安、大桥、十里堡、五墩、大寨、小寨、城东、城西、西屯、山羊堡10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4606户15154人。
农民收入:2023年全镇完成农业增加值14732万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2年增长13.52%,达到23402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镇共有脱贫人口154户293人,监测对象54户153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8人(城西村1户1人,城东村1户2人,大寨村1户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1户145人】,其中2023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户5人,全部制定“一户一策”。累计消除风险42户130人,2023年消除风险7户23人,至目前,未消除风险12户23人。我镇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有关部署要求,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和帮扶、问题整改、“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群众增收等各项工作任务,通过2023年11月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后评估考核。
高标准开展西屯村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实施西屯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国道312沿线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完成312国道沿线居民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新建公共服务场地4处,打造特色景观3处,修建垃圾收集点12个,示范村创建顺利通过市县级验收。同步实施施静安、城东等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以点带面美化乡村,提升人居品质。
项目建设:2023年共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项目16项,总投资2668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968亩,更新机井1眼,改造人饮水管道28.5公里,修筑田间道路16公里,新建自然村组道路6公里,维修破损路面2700平方米。在五墩产业基地建成2000立方米高位水池1座,铺设输水管道30公里。在城西带动群众自筹建成分户式养殖暖棚10座。在西屯村建成2100㎡农副产品交易市场1处。
招商引资:2023年引进河南客商投资4800万元,完成张掖远达公路材料有限公司二期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现已投产运行。目前,累计培育各类企业36家(今年新增6家,规上企业7家),累计投资100亿元以上,实现年产值14.46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000多人。大力发扬“保姆式”服务企业精神,成立工作专班,全力做好国电投、远达二期、中钠新能源等在建项目保障工作,全力支持兰张三四线、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等重大过境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草地占用、洪道避让、坟茔搬迁、社会稳控、道路铺设、水电供应等事宜,尽最大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加快建设、尽快投产。主动调处化解日昌升公司生产道路建设中的矛盾纠纷;主动联系,协调销售浦金重钢构公司731万元滞销产品。
农业
种植业: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22万亩(含复种面积)。粮食作物4.2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1.5%,其中小麦1.1万亩、大麦6798亩、豆类2496亩、玉米20010亩、谷子、高粱共960亩,马铃薯1345亩;油料作物、茴香孜然等小经济作物2.95万亩。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5月完成东乐镇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发放工作,全镇种小麦农户582户,共发放补助资金194903.22元。
累计培育种养殖、农牧农机等农民专业合作社96家(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8家、县级3家)。扎实做好2023年农机具安全生产工作,配合县农机站在春耕之前完成我镇2023年度农机年审检工作(共检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30余台)。全镇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1家,新购农机具26台,完成土地深松面积1710.21亩。
林草业:一年来,组织镇村干部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种植各类苗木6400余株;选聘建立镇、村、社三级护林防火网络,累计印发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材料2000余份,群众知晓率达到100%。完善镇、村两级林长体系和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镇级总林长2人,镇级林长10人,村级林长10人,选聘护林员48人、草管员12人。划定各级网格责任区35个。一年来,镇级林长巡林180余次,村级林长及护林员巡林3000余次;组织开展护林员专题培训会议4次,完成林长制工作信息报道11篇。
畜牧业:加快推进养殖业提质升级,带动传统粗放养殖向集约、高效、环保的舍饲养殖转变,11月由县畜牧推广站牵头引进杜泊种公羊17只,全镇千只以上养殖户达到16户,肉牛、肉羊、生猪、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1521头、9.8万只、1750头、4.9万只,东乐肉羊正式入选全国第十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全年共完成猪口蹄疫疫苗接种3200头份;牛羊口蹄疫疫苗接种12.6万头份;鸡重组禽流感病(H5+H7)三价灭活疫苗接种6.1万羽份;羊布病疫苗接种6.82万头份;其中非洲猪瘟防控任然是重点工作;与我镇7户养猪大户(存栏≥100头)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实行“一对一”监管,定期进行走访,指导养殖户规范门禁制度和养殖管理,至今我镇没有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全年共出具产地检疫证63张,检疫动物13038头(只、羽)。
党建政务
党建:坚持从严从细、对标提质要求,定期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建立《党建工作任务责任清单》,落实工作约谈、述职评议、“一岗双责”,新发展党员9名,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升级星级支部4个。健全完善《村干部管理办法》,开展“练兵比武”10场次,储备“雁阵培育”村干部56人,公开招聘大学生村文书3名,镇村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不断提升。深化清单指引行动,建立月督办和村书记季度“晒业绩”机制,每月下发重点工作任务提醒,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党建工作合力进一步凝聚。
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创新开展“三到位三公开”(形势宣讲到位、政策宣传到位、法纪普及到位,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在一线掌握民情、在一线展开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乡村联办、跟踪督办等方式,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常态化开展“比武练兵”,持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修订完善村干部管理等制度21项,有力促进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党性增强、作用发挥,今年以来,全镇党员干部无酒驾、赌博等违规违纪情况发生。
政务: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稳步落实,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全年累计执法23次,行政处罚5起。加速推广“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我来帮办、不来即享”等政务服务新模式,通过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办件3844件,在“甘肃·山丹”门户网站发布信息共计492条,含乡镇事务公开147条,村务公开345条。接收12345便民服务平台工单47件,按时办结47件,办结率100%,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三月举办了东乐镇2023年度“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全民健身文艺汇演活动;六月,领先举办了山丹县东乐镇“国家电投杯”男子篮球联赛(村BA);十二月,配合开展了山丹县2023年“春绿陇原·文化进万家”活动。
深入推进农家书屋规范化管理,签订农家书屋管理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结合村级“坐班制度”,实现农家书屋每周五天开放。积极开展“阅读传承经典 书香溢满乡村”全民阅读活动,农家书屋图书有人借、按时还,群众有书读、爱读书、读好书氛围日益浓厚。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持续加大城西村民间艺术“太平车”“舞龙”和大桥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传习所等特色文化保护力度。加大对文旅创意产品的推广力度,倾力打造东乐“特色”品牌,“东乐贡粉”、丹禾农业“焉支雪”手工挂面、富硒黑小米等特色文旅产品畅销省内。
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三大革命”,新建卫生户厕320座,创建美丽庭院48户,增配垃圾斗、垃圾箱等设备25个。落实严格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理制度,健全每周一、周五村内卫生大扫除,周一、周四国道312沿线保洁机制,每月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对村社主干道、背街小巷、农村柴草堆、垃圾堆和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进行了覆盖式、地毯式的清理清扫。全年共出动机械50余台次,清运各类垃圾800余吨,清理非正规垃圾点6处,“三堆”62余处,镇域内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禁止“四烧”力度,充分发挥禁烧网格员作用,落实网格员全天巡查、总网格长不定时巡查、镇纪委抽查的禁烧巡查制度,垃圾秸秆焚烧现象得以有效遏制。加大扬尘污染管控力度,规范煤炭二级经销网点3处。持续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镇内3座污水处理站运营维护情况良好,回用中水绿化林地5.2亩。持续加大废旧地膜的清理力度和回收效率,坚决杜绝废旧地膜焚烧及掩埋等行为的发生,全年共回收废弃地膜589.98吨。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履行镇村河长巡河职责,利用河长制APP巡查系统,全年累计巡河超过800次,有效遏制河道内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放等现象。探索建立林地草原“四个一”(一个专班运行、一套机制管理、一张清单推进、一本台账调度)常态管控机制,扎实做好“护绿、增绿、用绿、活绿”四篇文章。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在国道312沿线、集镇区周边等地栽植林木6400余株,架设围栏1.1公里,补植高标准农田防护林12亩,更新造林200亩,生态补偿补助资金发放率均100%。
民政工作
兜底保障: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常态化开展“敲门看灯”遍访群众行动,主动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全年新纳入低保户57户89人,临时救助496户602人,志愿服务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和经济困难老年人113户,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633.1万元。办理医疗救助241人次,共救助166人,合计救助资金83.33万元。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山丹”工程,镇领导干部结对关爱20人,至目前走访探视80余次,联系交流140余次。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358人39.7万元。
民生工作:新建成零工驿站1处,发布招聘信息230余条,共计服务农民工930余人次,为121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开展劳务技能就业创业培训两期,培训农民工56人次,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7500余人次(已脱贫家庭劳动力150人)。全镇现有完全小学3所(东乐中心小学、山羊堡小学、西屯小学);公办独立幼儿园1所(东乐中心幼儿园)、附设幼儿园2所(山羊堡小学、西屯小学分别附设);在校教职工65人,在校小学生237人,在园幼儿56人。全镇共建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1个,其中镇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10个,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全镇综合养老中心1个,日间照料中心4个;发放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共计2457人。
群团工作
妇联:顺利完成镇村妇联换届选举,组织召开镇村两级妇联执委述职评议暨“妇女评家”会议15场次,累计发布各类招聘信息100余条,为妇女群众提供零时用工岗位50多个;组织开展SIYB创业技能培训3场次(参加培训15人次);组织妇女积极参加全县劳务品牌培训和技能大赛,参与妇女19人次。弘扬文明风尚;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成员)”“五星文明户”等活动;评选出县级最美家庭4户、镇级最美家庭10户、“五星文明户”10户,“好婆婆”“好媳妇”10名,优秀妇联主席4名,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举办亲子阅读活动5场次。组织镇村两级妇联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走访留守儿童、妇女91人;落实“两癌救助”“家家幸福一元捐”等妇女儿童各种补助14人次。普及法律知识;开展农村留守妇女法律普及援助活动4次,发放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资料1000余份;联合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员通过入户宣讲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惠及300余人次。
共青团:提升广大青年思想素质;一年来,开展各类学习讲座10余次,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开展各类爱国教育活动8场次(讲座3场次、演讲比赛等活动5场次),深入学校、村社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进一步加强了对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认真抓好“青年大学习”作用的发挥,参学青年达到1000余人次。组织团员青年向先进典型学习;注重从身边人、身边事选树青年典型,9名优秀青年参加县第二十四次团代会。宣传法律知识;全年累计开展法制讲座3场次,发放法治宣传材料500余份。积极开展支援服务活动;全年共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6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受益群众达2500多人次。大力开展关爱行动;组织20名青年志愿者和20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深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家中开展卫生清洁、帮扶慰问、健康体检等活动;组织开展一元微公益捐款活动,捐款共计4428元。
工会:组织山丹县丹禾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镇总工会下属工会达到9家。完成新就业劳动群体摸排登记工作,登记就业人员98人。持续深化职工思想引领,深入开展“红五月”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县级劳模开展宣讲活动1场次。依托镇职工之家,广泛开展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促进工会文化繁荣,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配合开展“文化三下乡”“文艺轻骑兵”活动各1次,组织开展“三八”妇女节表彰大会、“医师节”表彰大会各1次。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在全镇范围组织“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4轮次,在浦金重钢构开展职工焊接技能比赛1次,有效提升干部职工职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文化教育:今年以来,镇综合文化站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了增强人民群众文化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三月举办了东乐镇2023年度“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全民健身文艺汇演活动,全镇12支村级表演队伍100余名群众演员上台演出,充分展示新时代东乐女性在文明培育、文化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进一步激发全镇广大妇女参与并推动文化建设的热情;六月,我镇领先举办了山丹县东乐镇“国家电投杯”男子篮球联赛(村BA),为持续提高全镇干部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着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繁荣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东乐夯实了体育健康之基。近日,我镇又配合开展了山丹县2023年“春绿陇原·文化进万家”活动,让群众享受文化熏陶,活动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积极营造全民读书浓厚氛围,深入推进农家书屋规范化管理。签订农家书屋管理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结合村级“坐班制度”,实现农家书屋每周五天开放制,督促管理员及时对借阅图书进行登记造册,确保图书有人借、按时还和群众有书读,爱读书,读好书。向群众推介“百草园”APP,实现农家书屋电子化,解决群众外出务工看书问题。同时,为满足我镇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我镇积极开展“阅读传承经典 书香溢满乡村”全民阅读活动,通过读书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素质和文化品位,促进我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再上新水平 。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切实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城西村民间艺术“太平车”、“舞龙”和大桥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传习所等特色文化保护力度,注重日常收集相关影像资料,常态化走访非遗传承人,充分挖掘、传承和保护全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配合县文物局做好镇域内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检查和“四有工作”,全镇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5处,其中国家级1处(长城)、省级1处(山羊堡滩遗址及墓群)、县级9处、一般文物14处。为进一步保护好文物,各村配备了文保员,坚持月巡视制度,建立问题台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截至目前,我镇已对各级文物进行全覆盖排查检查,共排查25处,无破损情况。
常态化开展扫黄打非,确保文化市场干净有序。定期对辖区内的文化广场、婚丧嫁娶现场和经营性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注重对涉黄、涉非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目前,全镇未发现“黑网吧”、地下印刷厂、非法图书买卖及以销售为主的文艺汇演等“黄非”介质,镇域内文化环境干净有序。
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整合东乐文化分馆、广德绿地万亩油用牡丹观光旅游基地、五墩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等资源,持续打造以城西村为中心的集镇旅游区。以城东村健康主题公园、城东记忆馆、东六一级公路、东飞旅游专线、312国道沿线37家餐饮经营主体涵盖的西北菜、东北菜、鲁菜、川菜、湘菜等风味菜系服务型商户为重点,探索推动城东村专业旅游村申报。结合实施“三大革命”,强化城西、大寨村等8个清洁村庄创建,建成城东村游客服务中心1处,全力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
加大对文旅创意产品的推广力度,倾力打造东乐“特色”品牌。积极和上级部门对接,逐步加大“东乐贡粉”、丹禾农业“焉支雪”手工挂面、富硒黑小米等特色文旅产品的推广力度,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并借助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型媒介,充分展现东乐优质农副产品特色,不断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以文化创意促进镇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应急管理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建体系、筑堤坝”这一主题主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八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召开安全生产会议5场次,开展现场安全检查12轮次,对上级反馈及自查发现的25个问题,清单式管理,台账式销号,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面对70年来最严峻旱情,我镇坚持送水蓄水引水并举、打井建池人饮联动、救助补助帮助结合的工作方法;协调26辆运水车为4个村群众拉运送水219辆次、2546吨,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5支,对受灾严重村社16户特殊群众“一对一”上门服务,送水到户,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有效保障。实施山丹县东乐镇南滩水厂及应急备用机井工程建设项目,新打应急备用机井2眼,新建蓄水池1座,铺设人饮应急连通管道7.15公里,配备建设阀门井、纳滤、消毒等设施,有效解决十里堡、五墩等4个村人饮供水问题。
科技工作:2023年,结合我镇实际,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活动,组织农技、司法、计生、民政等站所开展科普知识咨询宣传服务活动6次,围绕服务三农、卫生健康、生态环保等发放资料1800份。结合我镇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组织举办养殖业培训班,大力推广舍饲养殖技术;积极与县人社、农技部门合作,大力开展种植结构科学化调整;在寒旱农业基地建立专家工作站,引进种植企业2家、乡土专家3名。指导各村进行科学林带培植;今年以来栽植金叶榆、国槐等各类景观苗木2600余株,指导2个村培育了景观花卉带。深入开展“人美、家美、村美”新时代文明生活习惯养成促进行动,设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积分榜”,引导群众了解运用科学知识防止疾病、改善生活环境、革除生活陋习。
社会治理:建立“一长一员一户一团队”全科网格服务体系,发挥11名网格长、75名专兼职网格员力量,落实“三官一师”联系包抓、服务团队包片服务、党员联系户结对联系工作制度。建成“接诉即办”服务站10个,创新推行“五微五零”工作法(以微网格、微阵地、微管家、微服务、微治理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提升效率“零拖拉”,分类解决“零增加”,未诉先办“零烦忧”,落实办结“零反弹”),实行“月服务”清单、积分制管理,严格落实驻村包抓、结对帮扶、常态走访机制,扎实开展“敲门看灯”和“季度全覆盖遍访”活动,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及时收集民情民意,协调解决诉求难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特别是在抗旱减灾工作中,坚决落实省委胡书记调研东乐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问题解决,创新提出“支部+网格+党员+服务专班+N项保障”模式,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5支,对留守老人、残疾家庭等特殊群众“一对一、面对面”上门服务送水到户,党建引领抗旱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真正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困在格中解。五墩村被评为省级“村规民约先进村”,3名网格员被评为市县优秀网格员称号。
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法律八进”,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成法治宣传文化广场1处,更新法治宣传一条街和法治宣传墙等一批精准普法载体内容;组织开展法治集中宣传12场次,悬挂横幅16幅,散发法治宣传资料2000余份;顺利通过了省市“八五”中期验收,大寨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同时,全力推行公共法律服务,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和镇、村两级10个“法律顾问佑万家”微信群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了法律咨询、纠纷受理、法治宣传指尖上的服务。一年来,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共接待法律咨询36人次,提供公证指引4人次,调解纠纷43件。
行政村
城东村
东乐镇城东村位于山丹县城以西27公里处,紧邻山民公路和312国道,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21户1009人。现有耕地2243.21亩。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全村低保户16户41人,其中:一类低保2户3人,二类低保8户23人,三类低保3户5人,四类低保1户3人;五保户5户5人;残疾人24人。
全村共有党员63人,其中男党员41人,女党员22人,预备党员1人,2023年发展党员积极分子1人。
基础设施建设 村级道路实现全部硬化,共计硬化8.15公里。全村动力电、网络已实现全覆盖。
饮水安全 已接通4个居民点自来水入户管网,实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
人居环境 不断夯实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村庄整体形象。环境卫生整治 全力推进“三大革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打包、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配置电动垃圾清运车4辆,60立方垃圾斗1个,生产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共清理积存垃圾450余吨,清理“三堆”31余处,整治农户房前屋后72户,人居品质持续提升。
精准扶贫 2014年建档立卡户有10户24人,经过动态调整现有10户21人。2019年底所有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016年脱贫3户7人,2017年脱贫1户3人,2018年脱贫3户7人,2019年脱贫3户6人)。
静安村
东乐镇静安村地处东乐镇东南部,其管辖范围东至清泉镇祁店村,南过山丹河与平坡滩相连,西至大桥村,北跨312国道至龙首山下东乐北滩。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668户,总人口为2167人,耕地面积6720亩,保灌面积1220亩,属河灌区。群众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和运输业,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000元。
产业培育 物流运输势头强劲成为带动我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000人以上,占劳动力总数的70%,全村现拥有运输车辆70余辆。常年流转土地1000亩,主要种植小麦、茴香、香菜等经济作物。
农田水利 2018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整治土地3200亩,铺设低压管道26公里;铺设机耕路8公里。
饮水安全 2011年,实施了自来水到户工程,由东乐水厂统一供水,实现了自来水到户全覆盖,水质安全达标,供水稳定。
人居环境 基本消除私搭乱建、人畜共处、柴草乱堆等影响村社环境的现象;从源头上解决土地流转的白色污染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定期定点处理;通过在主街道两旁栽植风景树,实现绿化美化工程全覆盖。
环境卫生整治 全力推进“三大革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打包、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配置电动垃圾清运车1辆,修建垃圾池8处,生产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持续开展县域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拆除残垣断壁7处,清理“三堆”80余处,引导群众革除生活陋习,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和村庄清洁创建行动,积极发动群众清理生活垃圾和积存垃圾60余吨,清理农村“三堆”50余处,人居品质持续提升。
精准扶贫 现有低保户66户114人,全村建档立卡18户28人已于2019年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日后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户收入监测与全村的防贫监测工作。
大桥村
大桥村位于东乐镇东端,东与静安村接壤,西与小寨村相连,南与十里堡村相邻,北沿312国道及兰新复线。有6个村民小组,398户,1276人。现有耕地面积1121亩,地块地势平整、坡度小,适合机械化作业。全村有党员41人,其中男党员32人,女党员9人。有残疾人49人,低保户29户60人,五保户11户12人。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
特色产业 农作物以种植小麦、土豆为主,其中小麦种植500亩、土豆种植621亩。畜牧业发展缓慢,主要以分散养殖为主,有养殖场1个,主要以养羊为主;养羊100只以上专业户3户。
植树造林 截至目前,在主街道两侧种植风景树585株,其中三、四、六社主街道种植榆叶梅300株、国槐85株、松树100棵。
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大桥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集中硬化美化居民点主街道4.6公里,衬砌渠道20公里,铺设低压输水管道0.3公里,铺筑彩砖80000多块,安装路灯30盏。在原大桥村小学闲置场地改造修建文化广场1处。广场占地2200平方米,是村中集商贸、娱乐、休闲和健身为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广场由长廊、亭台、花坛、篮球场等部分组成,配套建设了文化墙,安装篮球架2个,栽植风景树30株。该文化广场的建设,进一步丰富活跃了大桥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群众农闲时的议事台、活动场、休闲园,为群众评议村务和举办各类活动搭建了平台。学校改建4间活动室,每间108平方米,共计432平方米。
精准扶贫 做好精准扶贫的建档立卡、数据录入工作,全村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14户25人,已全部脱贫。
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312国道、兰新铁路南侧,东六一级公路东侧。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65户、833人。耕地面积2993亩,属井灌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特色种植业和高效养殖业。全村共有低保户35户,89人,特困供养户5户,7人,残疾人21人,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69元。
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2014年,连续实施通村道路硬化项目,实现了通村、通社道路全部硬化,无损毁现象。全村动力电、网络已实现全覆盖,2021年进行了农网改造。4个社居民点主街道集中改造已全面完成,建成小型文化广场4个,配套篮球器材、健身器材和文化活动室等,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全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
饮水安全 全村已实施了自来水到户工程,由东乐水厂统一供水,实现了自来水到户全覆盖,水质安全,供水稳定。
特色产业 大寨村2016年建成脱贫攻坚产业基地1处,建成钢架大棚46座,日光温室6座,进行马铃薯育苗和蔬菜种植。吸引种植大户到村发展特色种植业,流转土地2813亩,种植制种萝卜、茴香等作物;配套完善了滴灌、暗灌等节水农业设施,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耕地质量稳步提升;持续推进大寨村养羊产业发展,鼓励农户发展舍饲养殖,舍饲养质量达到3000只。
人居环境 大力推进农村空置房屋和CD级房屋拆除力度,全村共有CD级空置房屋和视觉贫困房屋4户,已全部拆除,彻底消除“视觉贫困”。在东乐镇岔道口三社道路两侧植树若干,对大棚产业基地进行绿化美化,将废弃水塘进行修复利用,建成3200方蓄水池和3600平景观林,使大寨村人居环境和村庄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环境卫生整治 全力推进“三大革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打包、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积极推进全域无垃圾工作,采取村干部负责、社干部包段、人人参与的方式,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房前屋后的三堆、五乱现象全面进行清理,打通安全通道3.6公里,建成水冲式三格式化粪池卫生厕所100户,改炕150户,配备大型垃圾斗4个,小型固定垃圾桶20个,户内垃圾桶200个,村内环境进一步优化。
精准扶贫 全村2014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25人,经动态调整,现为15户23人,2019年底所有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城西村
城西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39户1470人,共有土地6500亩,人均4.3亩,属井灌区,主要种植小麦、孜然、茴香、葵花等作物。群众收入主要以农作物种植、高效养殖、劳务输出为主,2020年度被授予“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城西村2023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全村共有脱贫户18户28人,边缘户1户1人(刘爱兰),监测户6户14人。低保户52户117人,其中一类低保1户1人,二类低保32户62人,三类低保18户50人,四类低保1户4人。特困供养户14户19人。残疾人40人,其中持有二级以上残疾证的重度残疾人20人。
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16眼机井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村“两委”班子积极联系县水务局,争取实施河西高效节水示范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安装ф200pvc管15公里、ф160pvc20公里、滴灌过滤设备4套,修建管理房70平方米。
特色产业 城西村支柱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方面,现全村共有耕地约6550亩,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及油用葵花籽。养殖业方面,目前全村共有猪存栏约230头,羊存栏约4800只,鸡存栏约2200只。
人居环境 2013年投资200万元实施“千村美丽”建设项目,建成占地27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1处,修建占地360平方米的城西村委会办公阵地1处,修建占地400平方米的冷库一座;2015年新建一社健身小广场1处;新建六、七社小广场1处;2017年新建垃圾池4座,2020年完成架设路灯80盏,配套垃圾斗22个、清运车10辆,不断夯实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村庄整体形象。
环境卫生整治 以“美丽庭院”创建和“问题庭院”发现活动为抓手,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聘用专职环保队伍,定期对村内卫生进行清理,打造宜居、宜游村庄。
山羊堡村
山羊堡村位于镇境西南端,西面连接甘州区石岗墩滩,南面连接民乐县六坝镇。有户籍人口374户1546人,常住人口340户1488人。耕地面积7500亩,属井灌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特色种植业和高效养殖业。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21元。
饮水安全 已接通11个社民点自来水入户管网,实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
特色产业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500亩,属井灌区,主要以玉米、小麦、中药材、洋葱、红豆、黑小米等种植为主。主导产业为特色种植业和高效养殖业。有蔬菜日光温室大棚41座,养殖肉羊5000多只,肉驴310头,繁殖牧牛282头,猪300多头。
环境卫生整治 以“清洁村庄”创建为抓手,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安排公益性共享共管人员3人,定期收集各户垃圾,并将垃圾转运至镇垃圾集中堆放点,由镇上统一处理。2020年创建“清洁 村庄”,全村村民环保意识增强,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
精准扶贫 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51人,2019年已全部脱贫,今后将持续做好脱贫户后续监测和帮扶工作。
十里堡村
十里堡村位于东乐镇政府以东5公里处。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共有409户1301人,常住人口160户434人。耕地面积3565亩,其中保灌面积2260亩,其余为山滩旱地;退耕还林地30亩。有党员49人(女11人),预备党员0人。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982元。
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至2017年投资130万元对1-5社主街道进行改造,共改造3.5公里,改造门户75户。投资50万元在一、三社修建文化广场各一处,占地5000平方米,建成文化长廊18米。投资350万元硬化主街道道路7公里。2021年全村电网改造全覆盖。
农田水利 修建渠道16公里。
饮水安全 投资100万元,铺设管道18公里。接通居民点自来水入户管网,实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
人居环境 2011年,村党支部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平整土地800多亩,修建渠道17.5公里;2015年通过占补平衡项目平整土地1100亩。2015年投资50万元,新建村委会一处(建筑面积330平方米)。2014-2017年,栽种风景树700棵,栽种防风林带2.5公里,投资20万元。2021年在二、四、五社架设路灯20盏。2023年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
环境卫生整治 全村配备垃圾池5个,垃圾箱2个,垃圾车3辆,设置公益性岗位保洁人员2人,定期收集各户各社垃圾,并将垃圾转运至镇垃圾集中堆放点,由镇上统一处理。
精准扶贫 建档立卡23户27人,2019年已全部脱贫。
五墩村
东乐镇五墩村位于山丹县城以西25公里处,东邻十里堡村,南依南山,西接城东村,北靠山丹河。全村共有八个村民小组,531户、1749人,常住210户528人。杨勇任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付业任副主任。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特色种植业和高效养殖业。2021年人均纯收入17469元,主要收入来源于养殖(羊、猪)。全村共有低保户43户129人;残疾人50人,其中持有二级以上残疾证的重度残疾人14人。
种植养殖 种植业以小麦、葵花、茴香、孜然、红豆及各种经济作物,农户自种0亩,流转4000亩。养殖业方面,全村共有羊5000余只、鸡300余只。
人居环境 五墩村自来水由东乐水厂实现供水稳定,全面到户覆盖。村级道路实现全部硬化,共计硬化24公里,铺油罩面756米。全村通动力电,光纤网络已覆盖全村。
环境卫生 配备垃圾专运车2辆,发放垃圾桶180个,结合生态护林员和公益性岗位共管共享组建专职环保队伍,深入开展清洁村庄行动,定期收集各户垃圾,并将垃圾转运至镇垃圾集中堆放点,由镇上统一处理。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引进山丹县神禾农业科技公司,租赁高标准钢架大棚280座,合作种植西兰花,日光温室大棚11座,探索建立特色农产品“产、贮、销”一体化产业链,全村建档立卡户11户,38人全部脱贫,入股山丹县社员农牧专业合作社,年度分红1500元。
乡村振兴 2021年五墩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对标省级乡村振兴3大类23项建设目标,完成项目投资1161.7万元,其中2021年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项目150万元;“以工代赈”示范项目430万;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大棚改造提升项目200万元;“巾帼家美积分超市”项目5万元;五墩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生态林建设项目100万元。投资60万元架设路灯120盏,投资15万元修建公共浴室1座,日间照料中心1处,2022年修建干支渠1.3公里。
西屯村
东乐镇西屯村地处东乐镇最西端,东邻城西村,西与甘州区相接,南与西屯滩相连,北靠312国道,距镇政府5公里,距县城30公里。全村12个社,571户,2390人,耕地面积12270亩。西屯村党总支部,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0名(其中女党员13名)。
基础设施建设 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六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引领,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东乐北滩工业园区和312国道沿线交通地缘优势,继续扩建兴屯小区东区建成集餐饮、商贸、文化为一体的商住综合小区,着力培育餐饮、商贸和服务等通道经济新业态,通过出让集体土地统一服务管理,收取租金和管理费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饮水安全 建有西屯村水厂1座。水质安全,供水能够保障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全村实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
特色产业 村党总支部以党建统揽引领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形成了以玉米制种、设施农业、草畜养殖为主,黑谷子、孜然等种植为辅的产业格局。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不断培育壮大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人居环境 硬化2.5公里乡村道路,架设路灯80盏。
环境卫生整治 以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各社雇佣专职保洁人员,定期打扫环境卫生。着力解决影响环境面貌的顽瘴痼疾,重点加大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河道沿线环境整治力度,教育和引导农户美化庭院环境,打造整洁、优美、协调、靓丽的新村风貌。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17户25人,已全部脱贫。其中异地搬迁是4户5人。
小寨村
东乐镇小寨村位于山丹县城以西24公里处,紧邻山民公路和312国道。东依大桥村,南接山丹河与五墩村隔岸相望,西与大寨村毗邻,北沿312国道及兰新铁路复线。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71户、1152人,常住133户330人。陈振海任党支部书记,张鸿翔任党支部副书记、张振海任副主任。全村共有6027亩(其中旱地4767亩),属井河混灌。收入来源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村共有特困供养户5户6人;低保户33户52人,脱贫户11户2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15人。
种植养殖 推进葵花、茴香、孜然、大麦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鼓励种植大户年均流转土地900亩,积极引导农户养殖肉羊、骆驼等家畜,全村肉羊、骆驼存栏量分别达到2700只和120峰,其中肉羊百只以上规模养殖户达到7户。
人居环境 小寨村自来水由东乐水厂实现供水稳定,全面到户覆盖。村级道路实现全部硬化,全村通动力电,光纤网络已覆盖全村。清理“三堆”100余处,整治农户房前屋后133户,改新建卫生厕17户。
其他 评选“五星文明户”4户,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坚决遏制大操大办、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深入推行“五治”社会治理模式,结合普法活动,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持续加大党员信教摸排力度,敦促党员签订不信教承诺书56份,坚决遏制党员信教问题发生。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村治安环境进一步好转。
国家各网站
甘肃省网站
张掖市网站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