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丹概况 > 乡镇介绍

老军乡

发表日期:2024-03-15 10:37 作者:老军乡
来源:甘肃山丹

老军乡

概况】 自然地理  老军乡位于河西走廊“蜂腰地段”,是张掖市山丹县的东大门,距县城38公里,地处祁连山支脉焉支山(大黄山)北麓浅山区,地势南高北低,落差相对较大,平均海拔2100米,年降雨量仅213毫米,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滞后、干旱缺水严重,被称为“雨停地干、十年九旱”之地,属于典型的雨养旱作区。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滞后,有大口子河、瓷窑口、流水口小型水库3座,截引6个,是全乡农业灌溉和人畜安全饮水的重要水源,先天性干旱缺水问题严重。

土地面积  境内地势平坦,全乡总面积569平方公里(约85万亩)。全乡有耕地面积5.9万亩(其中基本农田4.6万亩,保灌面积仅有1.53万亩,人均不足1.5亩)。全乡有林草地4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万亩,草地39万亩),南部沿山浅山区植被较好,北部主要是荒漠化草原,是全县草原防火任务较重的区域。

矿产资源  乡域内煤炭、萤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分布最广、储量最为丰富。全乡有花草滩、东水泉、金湾原煤开采企业3家,年生产能力均在30万吨以上。乡域内地域开阔、地势平坦,风能储量丰富;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强,全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左右,是发展光伏、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理想区域,开发前景广阔。

道路交通  G30连霍高速、国道312线、兰新铁路复线并行横贯全境。S315花草滩至焉支山旅游公路纵穿全境与S590相连。县乡、乡村、村社之间公路畅通。“天眼工程”和5G网络实现乡村全覆盖。

文化遗产  全乡境内有保存相对完整的汉明长城75公里,有丝绸之路通关要隘“泽索谷”和硖口城堡遗址,还有丝路栈道、摩崖石刻和“绣花庙”遗迹等人文景观,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汉明长城的重要驿站——硖口古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昭帝(刘弗陵)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为了防御匈奴入侵,在泽索谷置日勒都尉,屯兵防守,是硖口古城最早设防的记载,至今仍保留“锁控金川”四个大字,素有“扼甘凉咽喉、锁金川大地”之称,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军事要地,也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商贸往来、文明传播的重要据点。

行政建制  全乡辖潘庄、老军、焦湾、祝庄、孙庄、李泉、硖口、丰城、郭泉、羊虎沟10个行政村及丰城开发区、硖口新村、丰城驿(丰城新村)3个搬迁居住点,共有37个社、2828户,总人口7214人,常住人口675户、1564人,农村空心化率达到80%以上。

经济社会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

党建工作】 坚持把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必修课,深化“六学”模式(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专题授课帮学、干部夜校促学、现场体验导学、固定党日践学),用好用足“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学习平台,全年分专题开展党委会集体学习33次、理论学习中心组13次、研讨交流12次、科干上党课40余次;举办专题读书班3次、现场观摩3次;开展乡村干部大讲堂、小分队宣讲100余次,引领带动党的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常态化提升干部“政治三力”和干事本领。

把党建工作摆在履职的首要位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2次,制定《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责任清单》,定期调度解决难点问题、层层压实责任链条。做实“四抓两整治”,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2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争创五星级党支部1个、新增四星级党支部2个。深化清单指引,健全完善《村干部管理办法》,整改到位上年度述职评议问题6个,开展“练兵比武”12场次,储备“雁阵培育”村干部95人。从严正风肃纪,开展警示教育4次,查处违规违纪党员7名,下发温情提示、督查通报21期。

项目建设】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抓手和践行“三抓三促”行动的最佳战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面落实科级干部包抓项目和重点项目“五个一”责任制度,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全力以赴谋项目、争项目、建项目。全年开复工建设项目15个,完成投资3300万元,开工新建道路2.4公里,衬砌渠道7.4公里。扎实开展上门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快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早投产。至目前,已落地千万以上省外投资新签约项目1个,落地资金4800万元。组织招商专班赴外招商2次,“请进来、走出去”洽谈中药材良种育苗和饮片加工、绣花庙油气站建设、林菌肥循环农业发展等项目5个,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产业发展】 种植业  积极寻求“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依托土地地块大、水苏碱含量高的资源禀赋优势,建成万亩中药材基地1个,与河西制药厂、张掖广泰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中药材订单2000万元。投资800万元,实施老军乡中药材产地鲜切初加工建设项目,新建产地鲜切加工厂房,购置安装洗药机、切药机、筛选机、烘干机等全流程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着力打造全县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绿色标准化药源基地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基地。努力克服干旱缺水的条件限制,以发展膜下滴灌技术为突破,以实现农业高效节水为目标,采取精量播种、干种湿出、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最大限度挖掘旱地增产潜力,建成千亩青贮玉米基地1个、5000亩茴香基地1个,全乡通过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种植各类农作物1.2万亩,占全乡种植面积的23%。改造硖口新村食用菌大棚100座、加工生产平菇菌棒200万棒,特色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链条不断延伸。

畜牧业按照“传统养殖与舍饲养殖相结合、打响品牌、扩量提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牛羊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抢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实施潘庄村、硖口村、羊虎沟村绿色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成高标准养殖圈舍13座,并配套相关基础设施。

乡村旅游业  全力配合做好山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工作,扎实开展硖口村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设完成硖口民俗记忆馆,成功举办2023年第三届“5·19彩虹张掖长城文化徒步活动,电影《瓷上长城》在硖口村顺利开拍,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831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727人,消除风险925人。动态更新疑似风险库363540人,动态预警库1242人,帮扶救助库74221人,识别纳入28人,做到常态排查,重点预警,动态监测,严防返贫致贫风险发生。加快推进农房抗震改造工作,68户抗震房改造已建设完成。持续抓好稳岗就业,围绕“稳岗就业、提技赋能、返乡创业”等重点任务,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就业跟踪帮扶。全乡共输转脱贫劳动力640人,实现劳务收入806.56万元,同比增长7.6%。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36012.12万元。发放公益性岗位补助9254万元。全乡1家乡村就业帮扶车间、25家种植养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带动287名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稳定就业,带动效果良好。持续加大群众产业发展贷款支持力度,“富民贷”累计发放30175万元,脱贫人口小额贷款累计发放150744万元。548户脱贫户、74户监测户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

壮大集体经济严格落实村集体经济“一村一策”要求,逐村明确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以潘庄村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示范,在带动村民致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集体资产的能力和发展集体经济的水平,积极盘活集体资产资源,不断增强村集体 “自主造血”功能。今年,各村村集体经济均达到10万元以上。

地灾搬迁】 扎实推进丰城驿(丰城新村)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整合各类资金2300万元,实施丰城新村二期工程、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村庄绿化及驿站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备、服务便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建二期安置房36套,配套完成驿站记忆口袋公园、党群服务中心、新村标志性建筑、特色广场、综合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五抓”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一周两调度”推进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促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拆除房屋92户,乡镇集中安置点搬迁安置群众29户,丰城村成功创建为省级“和美乡村”,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全力配合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反馈问题回头看工作,持续巩固整改成效。实施投资5853万元的三北防护林、退化林修复等项目5项,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30亩。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落细落实网格员包片抓点、党员户带头示范、保洁员量分考核等制度,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见底见效、常态长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废旧农膜回收、畜禽粪污等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回收废旧农膜120吨。严格执行“河(湖)长制”,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累计开展巡河500余次。常态化做好4个农村集中供水设施、2个污水处理站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紧盯“三清理、两整治、六推进”重点任务,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多轮次摸排,专班整治乱堆乱放草料垛、乱圈乱占公共区域等难点堵点问题90余件,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民生保障】  强化惠农资金监管,定期、不定期对村务、财务公开情况进行督查,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各类惠农资金784.27万元。全面落实民生保障各类政策,将符合条件的26户低收入家庭新纳入保障范围,发放低保金108.5万元、特困供养金30.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5.6万元,为195户困难对象发放临时救助金50.3万元,为355765人受灾群众发放冬春救助资金8.77万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山丹”行动,18名科级干部联系特殊困难群众1820人,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传递给困难群众。着力提升乡村“内在美”,荣获“省级文明乡镇”荣誉称号。扎实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县级最美家庭3户、五星文明户50户,完善村规民约10个,不断提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功举办首届老军乡“煤炭杯”“村BA篮球比赛暨“粽叶飘香·情暖端午”主题文化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今年,我乡遭遇近70年最严重旱情,人畜饮水困难,2万亩农作物受灾。面对罕见旱情,我们树牢“抗大旱、抗连旱、抗久旱”的思想,组建抗旱减灾应急小分队12个,深入田间地头察看旱情,全力以赴保供水、抗旱情、稳生产。发放储水桶790个,分村分时段轮换供水2000余吨,有效缓解人畜饮水保供压力。抢抓有利时节,广泛宣传动员,迅速组织部分大户改种补种饲草等作物400亩,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带来的损失。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门和保险公司,加快推进保险理赔办理进度,最大限度减少农民经济损失,全乡8269亩农作物保险理赔13.24万元。打钻应急机井4眼,改造潘庄-硖口人饮管道4.5公里,维修启用机井1眼;发放抗旱减灾物资100吨,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社会治理】  紧紧围绕创建“平安老军”,压茬推进主动创稳行动,全面落实矛盾纠纷、信访事项领导包案制,综合运用司法、行政等多元化调解方式,着力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至目前,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00多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7起,化解信访积案2起,法律宣传13场次。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服务模式,建成丰城新村“接诉即办”便民服务站,强化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六项机制,建立“老军易办”小程序,创新打造“网格化+线上平台+微信矩阵”快速响应机制,积极开展“敲门看灯”行动、“为民办实事”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医疗保障、务工就业、产业发展等急难愁盼问题42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开展矿山安全、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化解,累计开展应急演练3次、安全生产大检查68次,排查整改各类风险隐患86件,真正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社会稳定基础进一步夯实。


行政村

丰城村

丰城村地处老军乡政府西北1公里处。东连丰城开发区,南与孙庄村交接,西与焦湾村毗邻,北与花草滩煤矿相邻。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129332人,常住人口2346人,空心化率达到86%。丰城村现有党员36人(男党员31名,女党员5名;60岁以上党员9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党员7名),其中流动党员16人。

种植养殖丰城村着力发挥土地地块大、水苏碱含量高的资源禀赋优势,积极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引进山丹县神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种植甘草、黄芪、板蓝根、白芍、牛蒡、莱菔子等各类中药材6000亩。投入衔接资金100万元,实施老军乡中药材产地鲜切加工厂房建设项目,力争把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成全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特色优势产业孵化基地、节水旱作农业示范基地。

住房方面我们结合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2023年全村拆除隐患地房屋35户,目前目前本村共有房屋25户,包括在丰城新村居住的群众,2023年村里有9户群众享受了抗震房改造项目政策。村里没有住危房的情况,也没有脱贫户住土坯房的情况。

环境卫生全力改善村庄面貌,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打造美丽丰城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脱贫户进行实施监测,防止返贫。

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建立“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的乡风民俗。



孙庄村

孙庄村位于山丹县东南,距县城40公里,距乡政府8公里,东邻李泉村,南邻祝庄村,西邻老军村,北至丰城村。地处平原过渡带,平均海拔高度2300米。全孙庄村,共六个社,290户、699人。常住人口3990人。共有党员44名,其中女党员11名,现有在家党员15名,流入城区党员16名,流向县外党员13名。耕地面积7250亩,保灌面积5885亩。村集体经济收入7.79万元。2023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046.22元,预计2023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约17311.84元。

种植养殖孙庄村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规模种植户有陈勤玺、李得栋、孙宏、朱多亮、马斌5户,以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和中药材为主,规模养殖户有王锋和尹猛、孙亮3户,这些人的产业基本上平稳发展;本村积极和山丹县神农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者合作,通过将土地承包及就近务工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人居环境孙庄村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规模种植户有陈勤玺、李得栋、孙宏、朱多亮、马斌5户,以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和中药材为主,规模养殖户有王锋和尹猛、孙亮3户,这些人的产业基本上平稳发展;本村积极和山丹县神农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者合作,通过将土地承包及就近务工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委会周边的亮化、美化。今年以来硬化村委会周边200平方米,修建围墙23,孙庄主干道补种松树70棵。按照《老军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孙庄村农村人居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及卫生检查评比方案,成立卫生检查评比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亲自挂帅、亲自上阵,做到机构、人员、措施、责任、经费“五到位”,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利用党员固定活动日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组织党员群众30余人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3次,营造了“环境靠大家,卫生你我他”的良好氛围,将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成效进一步巩固抓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期间,每季度进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及检查验收,并进行季度通报,督促按期完成环境问题整改,全面推进孙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脱贫攻坚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脱贫户进行实施监测,防止返贫。



羊虎沟村

羊虎沟村位于老军乡政府东南16公里处的祁连山支脉大黄山脚下,G30高速、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羊虎沟村,共2个社,97户、240人。常住人口1936人。共有党员32名。耕地面积2000亩,保灌面积仅有500亩。预计2023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约17783元。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车宗贤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委会由5人组成,王国辉为村委会副主任。

种植养殖我村产业主要是养殖业。依托村内丰富的草场资源,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全村现有养殖户13户,羊存栏达到2000余只,牛存栏500余头。2023年,结合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投入衔接资金100万元,实施羊虎沟村养殖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对养殖小区进行改造提升,铺设引水管道1.2公里,架设动力电800米,硬化养殖小区道路0.7公里,砂化道路1.3公里,修建180m³粪污堆放池1座,并配套修建其他附属设施。通过农户自筹加政府补助的方式,新建养殖棚圈6座,动员本村现有6户养殖户拆除灾害地住房,搬迁至养殖小区继续发展养殖业。

环境卫生配备保洁车1辆,发放分类垃圾桶27个,组织村干部、公岗、在家群众等定期不定期对街面进行清扫且对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打扫,有效的改善了羊虎沟村的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突出抓好水、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已硬化村内道路2.5公里,卫生改厕21户,无问题厕所。

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每月针对全村所有农户开展一次防返贫监测排查、1次集中排查、1次专项排查我村共有监测户510人,风险类型主要是因病和因灾纳入的突发严重困难户,其中:20222月因地震纳入监测户47人,20234月因病纳入监测户13人。202210月风险消除11人(祝玉秀),202211月风险消除24(孙继杰、李永培),20232月消除12人(代光辉)。截至目前,风险消除47人。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型因户施策制定相应帮扶措施,比如因病纳入的监测户,我们通过医疗救助、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措施来开展帮扶;再比如因地震纳入的监测户,主要是采取维修加固和抗震房改造。我村没有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

    

    祝庄村

祝庄村位于山丹县东部,距县城40公里,距乡政府9公里,东邻李泉村,南邻大口子河,西邻焉支山,北邻老军村。地处山坡地带,平均海拔高度2300米,年降水量350-450毫米,年均气温1.9摄氏度,气候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属山丹县三类地区。境内有大口子河水库和流水口水库,水质良好。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61918人,常住人口86152人,其中60岁及以上67人,占44.1%;青壮年劳动力45人,占29.6%。外出流动人口759人,占全村人口83%,主要流向县城及周边省市,从事行业主要为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土地总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700(浇地1300亩,旱地5400),人均耕地7.3亩,实际耕种1669亩。有党员45人,女性党员12人,35岁以下党员6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党员5人,高中文化程度7人,初中文化程度23人,小学文化程度9人。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4元。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祝浦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由7人组成,祝浦为村委会主任,祝成业为村委会副主任。

种植养殖农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大麦、胡麻、豌豆、饲草等为主。主导产业为养殖业,有肉羊3000只,肉牛1200头。

人居环境两委班子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今年4月份以来村“两委”班子提前谋略,积极行动,对丰城堡高速出口处的12亩所属林带进行补植,共计植树820余棵。改善了林带生态脆弱性,发挥了林带防风治沙的保护作用,提高了人居环境的质量。

基础设施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福祉,村党支部积极主动作为,尽职尽责,真抓实干,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听民声知民情。对原有的村文化广场合理规划健全完善其功能,安装健身器材12套,修缮文化墙560平米,改善“乡村大舞台”旧貌,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脱贫攻坚持续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坚持每月一排查和集中排查、专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今年,新纳入低保户11人;监测护风险消除24人。


硖口村

硖口村地处山丹县东南,距乡政府7公里,南接绣花庙,北连新河驿,东依口子山,西望帽盔山,南北向为石峡口河道。汉明长城与G30高速公路、312国道平行排列,横亘于东西两侧,交通便利,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地处河西走廊的蜂腰地段。海拔在2100-2600米之间,气候属大陆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均日照率2885小时,年降水量195毫米左右,年均气温为5℃-6.7℃,具有日照长、辐射强、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而集中、蒸发量大,属山丹县三类地区。全村有4个社240565人,常住人口4080人,共有劳动力340人。共有党员38名,其中女党员7名、流动党员27名。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600亩,其中保灌面积2800亩。主导产业为养殖业,全村现养殖肉羊5400只,肉牛500头。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舍饲养殖。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4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9年底已全部脱贫,现有脱贫户40户、117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2人、边缘户1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9人)。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何继荣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由5人组成,赵振国为村委会副主任。

种植养殖农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大麦、胡麻等常规农作物,种植面积650亩。流转土地3000,主要种植饲草和经济林。主导产业为养殖业,有肉羊5300只,肉牛240头。

人居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施规模化防沙治沙项目,人工种草项目6900亩,人工种树1200亩,三北五期防护林补植补种6万余株。

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支部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工作为契机,认真做好“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36场次。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及时公开党务、村务及财务收支情况。

产业发展按照“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农户经营、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2020-2021年由村集体牵头注册成立了山丹县众利农牧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培育壮大特色养殖产业,聚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引进武威顶乐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吸引社会资本200余万元,将圈舍内外的牛栏加固、牛槽加高,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蓝等肉牛500头,饲养肉羊1500只,发展牛羊育肥。每年经济效益可达到180万元,村集体收入可突破10万元,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和农户多方共赢

乡村振兴投资28万元对村委会办公室进行改造装修,配套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施26件(套),架设地埋线600米,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方便群众办事。积极争取帮扶单位和乡政府支持,筹措资金12万元,对“天现鹿羊”处水毁渠道进行维修,平整土地80亩,砂化伟业生态循环观光农业示范园区道路1.2公里。成功创建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结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对740米通村道路进行铺油罩面,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抢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完成76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深入挖掘农耕历史内涵,传承农耕文化精神,投资100万元将闲置的原村委会改建为4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生活馆,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集中展示石磨、犁、耙、锄头、马具等旧时农具,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元素,积极将文旅产业发展推入正轨。


潘庄村

潘庄村位于山丹县东部,距县城45公里,距乡政府8公里,东邻G30高速,南邻郭泉村,西邻李泉村,北邻丰城村。地处大黄山北麓山地地带,平均海拔高度2380米。陈孤路、丰老路穿境而过,村内主要干道、通各自然村道路均完成水泥路硬化,硬化率达96%,距G30高速6.5公里、312国道1公里、S315省道7公里,交通便利。共有6个自然村:东甘泉、西甘泉、潘庄、杨庄、李庄、刘庄,主村在孤山子移民点;7个社,681户、1840人。常住人口295801人。共有党员39名。耕地面积8513亩,保灌面积1500亩。村党支部由4人组成(李杰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由6人组成(杨宗泽任村委会副主任、徐福德担任村文书)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51.29元。

特色产业潘庄村始终以发展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全民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投资500万元维修机井3眼,流转撂荒土地种植高原茴香1000,修建双列式高标准棚圈4座,以投母还羔、品种改良的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每年按投入衔接资金的6%为村集体分红,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96万元。

社会事业村“两委”始终将全域无垃圾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成立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并建立了长效机制,确保村庄环境长期干净整洁。同时把宣传教育作为环境整治的重要基础,着重在政策阐释、典型宣传、反面曝光上下功夫,多渠道多方位强化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采取门前三包、亮牌公示、文明户评选、设立“红黑榜”的方式督促群众整治庭内院外环境卫生,培育文明乡风,进一步巩固了“清洁村庄”的建设成果。

乡村治理一是宣传引导。广场周边宣传栏4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法治、政策等宣传教育,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精神面貌好,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二是纠纷调解。积极开展“美丽庭院”“五好家庭”“好媳妇”“好邻居”等文明创建活动和感恩孝亲奋进教育,邻里矛盾、婆媳矛盾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化解。三是权益维护。村民自治机制完善,议事协商规范,村务公开透明,农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村内风清气正,没有群体性事件,村民对村党组织和“两委”班子满意度高。四是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建立“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的乡风民俗。

脱贫攻坚严格落实“831”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实做细“一键报贫”系统,加大入户宣传力度,做到户户张贴“明白纸”、家家会用“一码通”。共开展常态化、专项、集中排查10轮次,新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28人,至目前全村共有三类户1027人(边缘户36人,监测户2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19人),除徐玉兰、杨建祥、王兴等3户外,其余户风险已全部消除。“一键报贫”二维码已全部张贴到户内。


焦湾村

焦湾村位于山丹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距乡政府9公里,东邻老军村,南邻大黄山,西邻陈户乡周坑村,北邻丰城村。全村现有耕地4630亩,人均水浇地仅4.8亩。全村主要以发展畜牧业为主,2022年存栏羊3500只、牛900头。全村共有5个社,371户970人,现常住人口70户118人。2022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7元。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周国超为支部书记。焦湾村党支部共49人,男党员43人,女党员6人,外出务工流动党员18人。

种植养殖  依托村内丰富的草场资源和现有养殖小区,科学有序规划,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种植牧草1500亩,带动全村肉牛900头、肉羊3500只、肉猪200头,畜牧业在农户收入构成中已占到35%以上,成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村容村貌  实施焦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平整土地4357亩,配套蓄水池、田间道路、管灌管道等相关附属设施。同时计划投资资金1610万元,平整土地4209.6亩,配套新建塘坝2个,蓄水量12,铺设DN250干管8430米、DN160支管33407米、DN160竖管1630米以及其他灌溉引水设施,修建田间道路17545米,栽植防护林带13523米,种植新疆杨20780株。

脱贫攻坚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全力开展巩固脱贫攻坚行动。今年来,焦湾村脱贫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防返贫“大排查”行动、“一行动一活动”、“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专项行动等方式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巩固工作。



老军村

老军村位于大黄山北麓脚下,距乡政府5.3公里。东领孙庄村,西领大黄山山脚,北与焦湾村毗邻,南靠祝庄村。海拔高度在2000-2200米之间,属温带干旱性气候,冬春多风沙。年降水量195毫米,蒸发量2246毫米。日照时数2420小时,无霜期106天。老军村现有4个社,294户、757人,党员55名,其中女党员9名。低保户21户26人,特困供养户10户12人。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14028元。

种植养殖耕地面积8629亩,由于干旱缺水,保灌面积1965亩,人均耕地面积5.82亩,主要以种植大麦、小麦、胡麻等常规作物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羊为主,全村肉羊饲养量9325只,牛816头。

人居环境全村累计拆除危旧空置房65户、腾退复垦14户、复垦复绿约5600平方米。

环境卫生全村累计改造门面80户,卫生改厕88户,绿化街道1.5公里,种植云杉600棵,安装绿网片3公里、路灯20盏,硬化农户门前地坪60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6000平方米,镶嵌路沿石4公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脱贫攻坚老军村是全县13个精准扶贫村之一,经历年动态调整,截至目前全村脱贫人口为133483人。2018年,老军村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实现脱贫摘帽。


李泉村

李泉村地处山丹县东南部,距县城48公里,距乡政府5公里,东邻潘庄村,南邻大黄山,西邻孙庄村,北邻丰城村,地处青藏高原和蒙高原衔接地带,平均海拔高度2200米,靠近连霍高速、G312国道,交通覆盖整个村落。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68户680人,常住人口96人,耕地面积2740亩。全村党员41名(女5人)。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2元。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李直为支部书记;村委会由5人组成。

种植养殖农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大麦、胡麻、豌豆、饲草等为主。主导产业为养殖业,有肉羊3000只,肉牛800头。

人居环境按照环境卫生整治的要求,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聘用公益性岗位人员2名,加强日常保洁管理,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定点倾倒、集中清运”的预期目标。

环境卫生配备垃圾转运车1辆、垃圾斗2个、修建垃圾池3处、安装垃圾桶16个、新配备保洁车1辆,选配公益性岗位人员3名,定期对村域内环境卫生进行清扫。

脱贫攻坚 全村建档立卡户51161人,2019年全部脱贫。



郭泉村

郭泉村地处老军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8公里,东邻羊虎沟村,南邻大黄山北麓,西邻潘庄村,北邻帽盔山。地处山丘地带,平均海拔高度2380米,年降水量350-450毫米,年均气温1.9摄氏度,气候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属山丹县三类地区。郭泉村,共2个社,93户、216人。常住人口1734人。共有党员23名。耕地面积1400亩,保灌面积867亩。现有脱贫户1743人、监测户515人(消除风险11人),常住510人,2023年新纳入监测户28。全村低保户2036人(脱贫户68人、监测户310人),其中,一、二类低保户1733人(脱贫户68人、监测户310人),五保户44(脱贫户22人)。残疾人19人(脱贫户68人、监测户12人),老龄人口(75岁以上)7人(脱贫户1人、监测0人)。至目前,全村有劳动力114输转劳动力65人(其中脱贫户及监测对象输转劳动力为20人),占比达31%。村集体经济收入11.77万元。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6元,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9812.84元,预计2023脱贫户人均纯收入约21437.65元。

种植养殖农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马铃薯等为主。主导产业为养殖业,全村有2个养殖小区,14户养殖户,羊只存栏量2200只(其中50只以下的有5户养殖户,合计120只;50-100只的有2户养殖户,合计150只;100-300只得有2户,合计350只,300以上的有4户,合计1580只),肉牛养殖户有3户,存栏量100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37元。

村容村貌 我村配备1名保洁员和1名乡村绿化员,1座垃圾池和2座垃圾斗,并配备了2辆保洁车。每周二、周五是人居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日,并形成了长效机制。截至目前我村共卫生改厕36户,其中202034户,20222户。经过排查常住户卫生厕所都不存在问题。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