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世博”最古老的发祥地
山丹—花一样的名字,让人向往,让人遐想。
她从远古走来,禹导弱水至今传颂,四坝文化彰显了她距今约4000年的历史厚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乌孙、月氏、匈奴,这里曾是众多马背草原民族梦寐以求的孳牧乐园,繁衍生息的人间天堂。数千年前,人们便为争夺这片风光旖旎,物华天宝的地方,在战争与和平,文明与血腥之间做过无数生与死的博弈,血与火的较量。
她从汉唐走来,骠骑将军霍去病过焉支山抗击匈奴,横扫千军如卷席,日月彪炳;汉武帝在这里建马场,培育神驹宝骥,驰骋沙场;王维、李白、岑参、韦应物等诗词泰斗,为她抒发胸臆,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诗词华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苏州誉满世界。王维、李白、岑参、韦应物的诗词叠加,为山丹旅游添彩增光。
山丹地处千里河西走廊蜂腰,史称“甘凉咽喉”“走廊锁钥”。驼铃悠悠,胡马啸啸,丝绸古道横穿东西全境,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西域的奇货异珍,在这里穿梭交汇,铸就了这里丝路重镇的历史荣光;烽火硝烟,汉明长城在这里蜿蜒盘旋,千百年来,栉风沐雨,忠实地履行着中华民族对和平的守望。
五彩山丹
公元609年的夏季,焉支山迎来了一位声名显赫的帝王。隋炀帝率文武百官、嫔妃侍从并40万大军,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经扶风、陇狄道,出临津关渡过黄河到西平郡。五月,炀帝在青海湾排兵布阵、东西连营700里,将吐谷浑10万人马层层分割包围,逐一歼灭。在隋军进攻“车我真山”(祁连山八宝河上游,俄博河畔俄博滩一带)之前,吐谷浑首领伏允自知败局已定,用金蝉脱壳之计南逃,客居党项,吐谷浑国灭亡。
六月,隋炀帝攻灭吐谷浑后,经大斗拔谷前往张掖,登燕支山。是时,中原、西域乃至中亚各国商贾云集。高昌王鞠伯雅、伊吾吐屯设等西域27国王公使臣峨冠博带,佩金玉,饰锦绣, 拜谒道左,并献上西域数千里版图。张掖、武威官商士民摩肩接踵,竞相前往观看,衣服车马不鲜艳的,交郡县加以督导改进。一时间,焉支山下,道路阻塞,骑乘填噎,绵亘数十里。隋炀帝在焉支山下设观风行殿,盛情款待高昌王鞠伯雅、伊吾吐屯设等西域二十七国王公使臣;颁诏下旨,宣布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4郡;召开集商贸、文化、外交为一体的“万国博览会”。当时,来自中原汉民族的瓷器、丝绸、茶叶、古玩等和歌舞音乐与西域诸国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带来的珠宝、玉器、地毯、香料、水果、象牙、犀角和民族歌舞进行广泛的交流,盛况空前。此举不仅彰显了泱泱大国的威严,成就了一段安疆拓边的历史佳话,也使山丹焉支山成为当今“世博”最古老的发祥地而名扬天下。
焉支山万国博览会(敦煌莫高窟45窟壁画)
历史底蕴
先秦两汉之前,这里曾是西域少数民族驻牧狩猎的乐园。唐代大诗人李白之《幽州胡马客歌》中的诗句“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风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就是对当时少数民族在这里快乐生活的写照。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过焉支山,抗击匈奴,横扫千军如卷席,拒匈奴于千里之外。自此,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名字与焉支山一并被载入历史史册。唐代诗人王维《焉支行》中有“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氏头。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自哭且愁。”就是对霍去病气吞山河英雄壮举浓墨重彩的赞誉。
霍去病抗击匈奴雕塑
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张掖,在焉支山下大会高昌王鞠博雅、伊吾土屯设等西域二十七国王公使臣;盛陈文物,召开集商贸、文化、外交为一体的“万国博览会”,以非凡的气度,宏大的场面,彰显了中央王朝的威严,成就了一段安疆拓边的历史佳话,使焉支山成为当今世博会的发祥地。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皇帝李隆基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并命太子少保、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建宁济公祠于焉支山中。这些发生在焉支山的历史故事可谓远古高风,震古烁今,故取名历史文化名山焉支山旅游文化品牌为“焉支风”。
隋炀帝西巡,在焉支山谒见西域27国使臣
焉支山,亦名胭脂山、燕支山、删丹山,又称大黄山。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城东南50公里处,东西长约三十四公里,南北宽约二十公里。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溪水潺潺,松柏苍郁,山高林密处,獐鹿成群,岩羊出没。四季风光迥异,冬春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满山松柏雪挂累累,玉树琼花,剔透晶莹。盛夏初秋,山峦叠翠,万木争荣,山泉喷涌,溪流淙淙,绿草茵茵,百花争艳;千沟万壑松涛阵阵,密林之中鸟语声声,山顶终年积雪,银色皑皑,是河西走廊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深秋季节,霜重色浓,丛丛灌木披红鎏金,如花如画,美艳可人;簇簇沙棘硕果累累,如珠如玑,如玛瑙透红、蜜蜡串珠。
焉支胜景 焉支山道
焉支山,是集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华夏历史文化名山为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森林公园。景区内不仅有溪水潺潺,曲径通幽,景色迷人的焉支峡;松柏环抱,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扁子滩民族风情园;充满传奇故事,但又因山高路远,可望而不可及的百花池等自然景观。而且有玉皇阁、万佛塔、钟山寺、隋炀帝行宫等宗教寺庙和人文景观。还有近年来配套建设的游客中心、停车场、餐饮购物广场、水冲式卫生厕所等服务设施。焉支山景区气候凉爽湿润,景色秀丽迷人,俗有小黄山之称,为消夏避暑、度假游览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焉支吊桥
焉支松
焉支松是一棵百年老松,处危严、傲视苍穹;临绝壁,岿然不动,盘根错节,酷似绿色宝塔。在这里,听松涛,荡气回肠;观峡谷,莫测高深,令人叹为观止!就在这棵树下,当年红西路军的主要将领陈昌浩、徐向前在当地群众掩护下,养好了伤病回到了延安。它顶风雪,挺拔坚韧;冒严寒,枝繁叶茂,象征着长寿吉祥、幸福安康。
焉支松
焉支峡神仙斋
这是一条奇峰耸峙,碧水潺潺,花木葱茏,云蒸雾罩的风景谷。在这里,可以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感受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据传说,在上古时代,西王母曾在焉支峡里的神仙斋和瑶池边设宴,款待西巡途中的周穆王。当地谚语曰:神仙斋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神仙斋里坐一坐,能活一百过。
焉支峡
人文景观:万佛塔
万佛塔是一座具有隋唐风格的殿塔式建筑。大殿彩绘斗拱,巍峨高耸。通高49米,塔基四方八角,重楼七层,设计精巧,气势恢宏。登塔观景,林海松涛,云蒸霞蔚,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焉支美景尽收眼底。殿、塔内有各方贤达、善信捐助供奉的功德佛像万尊,故名。
万佛塔
玉皇观
又名前寺,为道教寺院。始建于明清时期,屡遭破坏,几度重建。现有寺院是1998年由社会贤达、道教信众捐资重建的。观内正面为玉皇殿,两旁配殿分别为灵官殿和文昌阁。建筑群落依山取势,以林掩幽,使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为该寺传统庙会,成千上万的游客,扶老携幼,来这里朝山观景,避暑消遣夏;善男信女,成群结队,来这里焚香叩拜,祈福求子。
玉皇观
钟山寺
钟山寺建于山高林密处焉支峡的悬崖绝壁上,原为宁济公祠,又称后寺,始建于唐。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玄宗李隆基封禅焉支山神为宁济公,并令时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在此建宁济公祠,塑宁济公像,以示威镇。唐杨炎作《大唐燕山神宁济公祠堂碑》以记之。明甘肃巡抚田乐铸钟悬于寺中,又称钟山寺。(文\周春林 秦莉)
钟山寺
国家各网站
甘肃省网站
张掖市网站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