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三不腐”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以“全周期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坚持全方位管控、全过程治理、全系统协调,努力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为山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全方位管控,持续释放叠加效应
为推进“三不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山丹县纪委监委坚持办案、整改、治理相结合,把高压震慑、建章立制、教育转化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着力拓展一体推进“三不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
在案件查办上,始终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至目前,受理处置问题线索18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人,组织处理61人,采取留置措施5人,实现了自办留置案件“破零”目标。
针对国企、金融、医药、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案件查办和专项整治中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注重从源头着手,精准制发“两书”17份,提醒通知书3份,督办通知书7份,建立“六个一”闭环管理机制,完善管权治吏的体制机制,实现查办一起案件、解决一类问题、堵塞一纰漏洞。
在强化“不敢腐”、推进“不能腐”的同时,紧紧抓住“不想腐”这个根本,结合清廉建设“六大工程”,以“六廉”建设、“六进”活动为载体,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高标准打造“清风山丹”廉洁文化教育基地、16个廉洁文化示范点,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通报曝光典型案件5期14件,督促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想腐的自觉不断增强。
坚持全过程治理,构建治理闭环链条
“一体推进‘三不腐’,既要抓好源头的防范,又要注重过程的管控,还要强化治理的成效,将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贯通起来,推动各环节统筹衔接、贯通协同、形成闭环。”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强调。
据了解,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山丹县纪委监委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县8个乡镇和74个县直部门单位政治生态建设情况开展研判式监督,对各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情况进行全面政治体检,向相关责任单位党委(党组)下发《政治生态监督问卷调查情况反馈单》31份,督促整改问题63个,健全完善工作制度5项。
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县纪委监委按照“监督‘专’起来抓、工作‘统’起来推、力量‘整’起来用”的工作思路,把专项查、跟进督、重点看、实地核相结合,建立周调度、月推进、季分析、年考评机制,压茬推进重点民生领域、乡村振兴领域等42专项监督工作,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问题17件,处理33人;查处重点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件,处理14人。
坚持全系统协调,打造高效治理体系
“围绕祁连山生态环保、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室组地’联动监督89次,推动解决问题765个,发现问题线索2件,组织处理30人。”
近年来,县纪委监委树牢“一盘棋”思想,健全“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注重发挥室“统”、组“专”、地“熟”优势,推动“室组地”深度融合、同向同频、共同发力,形成上下贯通、系统集成、联动衔接的监督执纪格局,切实提升监督质效、治理水平。
“推动‘纪巡审’监督贯通协同,是健全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纪巡”“巡审”监督一体化推进模式,制定《山丹县“纪巡审”监督贯通协同全流程工作指南》,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畴,建立监督信息数据共享、协同会商等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纪巡审”联动监督长效机制,实现“1+1+1>3”的监督效果。
至目前,督促整改审计反馈问题135个,向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交办巡察反馈问题106个,督促整改87个。(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