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积“微”致著 “精”雕细琢——“微改精提”助力山丹马场旅游焕新

发表日期:2024-06-26 16:59 作者:杨海翔 王旭辉 左芃英
来源:甘肃山丹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山丹县按照“一园二核四片区”发展布局,夯基础、塑产品、育业态,积极巩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让秀美的山川、厚重的人文、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功能相融合,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模式,持续夯实旅游产业基础,大力推进旅游特色产业市场化,努力让美丽风景变成可观“钱景”。

走进山丹马场景区,在鸾鸟湖畔,抬眼看去,碧草连天,湖水如镜,一匹匹骏马雄健剽悍,飘逸如电。同样美丽的还有一条“湖畔公路”,记者看到,运输车往返穿梭,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类机械作业有条不紊,施工现场与周围美景相得益彰,让人赏心悦目。随着山丹马场西大河至平羌口(防火)道路的开工建设,山丹马场交通“大动脉”与“毛细血管”愈发通畅,通过对原有道路“微改精提”为道路及沿线添色彩、嵌功能,串联起了景区的每一处风景,也方便了群众日常出行,更将便捷与美观完美结合,提升了游客的整体体验。

山丹马场西大河至平羌口(防火)道路建设项目项目部部长刘志说:“项目全长7.6公里,路面宽6米,现已完成全线所有涵洞和路基工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完成5公里,铺设路缘石2公里。”该项目是山丹马场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员出行、生产、生活运输及游客旅游的必经之路,项目的实施有利于马场一场道路交通改善,提升群众出行便利性与舒适性,促进山丹马场及山丹全域旅游业的发展,加速形成经济繁荣、道路畅通、生态优美的良好格局。

施展“硬功夫”提升“软实力”,打造温馨便捷旅游环境。近年来,山丹马场景区不断完善售票管理系统,将门票销售拓展到线上,提高了售检票的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并且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让景区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游客也可以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轻松进入景区。

山丹县旅投公司职工王昱说:“通过构建一套完善的景区门票售票管理系统,能够有效保障景区的有序活跃度。游客可以便捷地购买门票,实现智能化入场,享受更好的游览体验。”同时,景区管理人员也能够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与资源调配,合理安排游客流量和资源配置,提升景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吃住行购娱”全面升级,以“最佳姿态”迎旅游旺季。山丹县着力在个性化、体验式、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吃、住、行、购、娱”等旅游要素,在马场景区增加超市、餐厅、文创、农特产品等基础服务业态,建立线上线下全覆盖咨询投诉渠道,开通焉支山、山丹马场和马场高铁站旅游专线,逐步形成服务质量更优质、服务内容更丰富、设施设备和环境更完善的旅游服务良好基础,赢得旅客的笑脸和称赞,赢得持久的人气和效益。

“景区以质量创新为导向,以‘安全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三大质量提升为基础,通过全面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景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措施,深入开展游览环境、安全环境、餐饮环境、住宿环境等方面的质量提升行动,让游客在景区旅游体验感更佳、获得感更强、满意度更高,推动景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山丹县旅投公司职工钱莉说。

来自苏州的游客包裕涛夫妇特意把山丹马场列入他们蜜月旅行的其中一站,“从买票到进入景区很顺利也很快捷,我是第一次过来,工作人员态度很好,给我详细讲解游览流程。草原也非常漂亮,我们骑了3个多小时的马,感觉真好。”在听到山丹马场的牛羊肉火锅、酸奶是这里的特色美食后,包裕涛夫妇临时决定去景区门口的餐厅品尝一下,感受山丹马场独特的地方风味。

做好旅游基础服务提升,就是系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粒扣子”。山丹县以建设更有支撑力的基础设施为抓手,着眼于“通达”,积极争取G30高速长城驿站服务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S301马场段和山丹马场西大河至平羌口(防火)道路建设项目,畅通兰州、扁都口方向游客导入路径,推进“快旅慢游”的旅游立体交通网。着眼于“夯基”,全力推进山丹马场和焉支山5A级旅游景区、汉明长城4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实施马场景区提升、焉支山景区生态农旅等项目,着力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硬实力”。着眼于舒适,布局建设景区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旅游风景道等配套设施,健全完善景区住餐、环卫等服务设施,打造“便民乐享”的旅游服务设施网,让来丹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山丹融媒记者 杨海翔 王旭辉 左芃英)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