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硒”引健康 “智”造效益——山丹县解锁1+1>2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硒土蕴宝,智农聚力。坐拥得天独厚富硒土壤资源的山丹县以智慧农业为重要引擎,推动“富硒资源”与“智慧技术”深度融合,通过这一模式激活产业内生动力,让蓬勃的产业动能持续转化为产业提质增效、农民稳步增收的生动实践,一幅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正逐步展开。
时值盛夏,在清泉镇南湾村绿色富硒蔬菜智慧化示范基地,连片种植的西兰花经雨水洗刷,更显青翠饱满。趁着晴好天气,工人们手持采收工具、背着菜筐,穿梭于整齐的田垄间,将一颗颗成熟的西兰花进行收割、搬运、分拣、装箱,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在这片富硒土地上今年实行了智慧化水肥一体化管理,种出来的西兰花比较饱满,色泽也比较好,朵形比较结实、紧密,很受广大客户喜欢,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以及港珠澳大湾区,预计头茬再有两三天就全面采收结束。”山丹县华盛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徐烯介绍说。
目光转向毗邻的地块,另一番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头茬富硒西兰花刚刚采收完毕,工人们便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二茬幼苗的移栽作业。起垄、覆膜、定植,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确保种植出高品质的富硒西兰花。这种一年两茬的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为农民带来了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山丹县华盛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徐烯说:“我们现在正抢抓有利时间,在第一茬采收结束的基础上,定植第二茬西兰花苗。目前已经定植了700多亩地,预计在7月中旬定植完2400亩苗。”
山丹县富硒西兰花优异的品质,正是源于富硒土壤的天然滋养与智慧农业的科技赋能。走进智慧农业大厅,巨大的电子屏如同“中枢神经”,实时掌控全局。土壤墒情、温湿度、光照等关键参数跃然屏上,生长模型精准预判最佳采收期,锁住营养与风味巅峰。科技之力在此将“靠天吃饭”转为“知天而作”,奠定了富硒西兰花高品质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大力完善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节水、节肥、丰产、增产方面成效明显。我们紧盯富硒、智慧、绿色,从引品种、推技术、建基地、扩规模、优质量、增效益入手,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示范研究工作,深化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着力破解增产增收密码,助力乡村振兴。”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连瑞说。
沃野流金,硒土生辉,智耕丹城,丰景如画。近年来,山丹县依托天然富硒土壤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通过突出稀有特有资源优势,持续拓展农业“六个空间”,通过引进企业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高标准打造清泉镇富硒绿色智慧农业示范点,切实提高富硒土地农产品附加值,使特色产业真正托起群众的“致富梦”,有力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