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镜头里的“小巷总理”:山丹县“榜样留影·文明传家”定格基层治理温度

发表日期:2025-10-28 18:00 作者:裴晓彬 张双存 徐明锦
来源:甘肃山丹

近日,山丹县“榜样留影·文明传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博兴社区和文化街社区温情开展。此次活动以《社区暖阳》为主题,聚焦基层一线优秀社区工作者的日常点滴,用镜头记录他们“脚沾泥土、心贴群众”的日常,以影像定格榜样风采,传承文明力量,全面展现新时代“小巷总理”的责任担当与温暖情怀,让“崇尚模范、学习先进、关爱典型”的氛围在基层落地生根。

晨光里的“流动办公室”:写满牵挂的“民情手记”

清晨八点半,博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灯已亮起——30岁的社区党委副书记雷荔斐正伏在桌上,用红笔圈出当日重点:走访独居老人李发新、讲解养老保险新政策、调解1单元宠物纠纷。9点整,拍摄镜头准时对准她:她抓起桌上的民情手记,穿上社区工作者马甲,脚步轻快地迈出了“流动办公室”的第一步。

“小雷,养老保险怎么认证,帮我认证一下”“社保缴费怎么操作”“帮我看看我的住院资料能不能申报临时救助”,雷荔斐在社区居民的咨询中开启了充实的一天。

“黄爷爷,我来帮您做今年的养老保险待遇认证!”门刚推开,75岁的黄爷爷就举着智能手机叹气:“小雷,我昨天跟儿子视频,他教我点‘社保APP’,可我手指抖,点了半小时都没进去。”雷荔斐蹲在沙发前,把手机屏幕调亮到最大,凑到老人跟前:“爷爷,您看,先点这个蓝色的‘刷脸认证’按钮,然后跟着提示眨眨眼——对,慢点儿,别慌!”屏幕上跳出“认证成功”的绿色弹窗时,李爷爷拍着大腿笑:“哎,还是你贴心!我昨天急得饭都没吃好。”雷荔斐掏出笔记本,在“黄军”那行郑重画了个红圈:“爷爷,明年我提前三天来,保证不让您再犯愁。”

“其实社区工作哪有什么‘秘诀’?”雷荔斐擦了擦额头的汗,指尖划过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标注——黄爷爷的养老认证日期、王姐的后续康复跟进,每一笔都写得工工整整,“就是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记在本上,放在心里,哪怕跑三趟四趟,也得把事办成。”

暮色中的“邻里贴心人”:行走于楼栋间的“民情地图”

下午三点,文化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社区工作者梁锴早早到岗整理着最近的工作资料,翻开工作日志,逐一核对当天任务清单:要完成新一轮惠民政策入户宣讲,跟进独居老人健康监测台账更新,协调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改造方案,还要筹备即将举行的重阳节活动……每一项看似琐碎的事务,背后都牵连着居民的切身利益。

这是梁锴“社情摸排”的第5个年头——辖区8个网格、46个楼院小区、124栋楼、2916户居民,他用脚步“织”成了一张“活地图”。从清晨巡查到傍晚回访,梁锴的脚步从未停歇。谁家有高龄老人需要定期探望,谁家孩子刚毕业正在找工作,哪栋楼存在漏水隐患……这些信息都被他一笔一画记入随身携带的“民情手记”中。这本泛黄的小册子,不仅写满了数据,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信任与期盼。

“社区工作的温度,藏在邻里间的点点滴滴,显现在居民愁盼的化解之中。我们既是温暖的传递者,更是行动的先锋。”这是梁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始终坚信,基层工作无小事,一次疏忽可能让好政策落空,一次迟缓可能让困难家庭错过帮扶。正是这份“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职业自觉,支撑着他五年如一日扎根社区,把平凡岗位干成群众信赖的“暖心站”。

镜头外的“榜样力量”:用影像传承文明火种

当天的拍摄中,无论是雷荔斐的“民情手记”,还是梁锴的“走街串巷”,镜头都定格了“小巷总理”最真实的模样: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只有“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踏实。

“我们拍的不是‘高大上’的榜样,是‘接地气’的普通人。”拍摄记者王剑说,“他们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居民生活的‘全能管家’,是社区和谐的‘润滑剂’。用镜头记录他们,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榜样就在身边,文明源于坚守。”

一张照片,定格的是社区工作者沾着灰尘的袖口;一段影像,传递的是“把群众当家人”的真心。山丹县“榜样留影·文明传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用最“接地气”的镜头语言,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变成“可触摸的实践”——让“学习先进”不是“读文件”,而是“向身边人学”;让“关爱典型”不是“搞仪式”,而是“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当“社区暖阳”的镜头对准“身边人”,当“文明传家”的种子埋进“日常里”,精神文明的暖流,正顺着丹乡的巷弄、家门,流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