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重阳】“情暖重阳・孝润丹城” ——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银发群体绘就幸福图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10月28日,山丹县敬老院彩带飘扬、笑语盈盈,“情暖重阳・孝润丹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此温馨启幕。活动以“文化浸润+志愿服务+情感陪伴”多元模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把传统节日的温度与社会关怀送到老人心坎上,让孝亲敬老新风尚在丹城大地深深扎根。


下午3时,活动在热闹氛围中拉开帷幕。这场专为老年群体打造的“重阳派对”,以“艺暖夕阳・共话团圆”为主题,呈现了一场兼具文化韵味与情感温度的文艺盛宴。县文化馆带来的舞蹈《乐享夕阳》,演员舞姿轻盈、神态昂扬,生动展现老年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台下掌声阵阵;曙光公益协会演绎的话剧《爷爷奶奶和我们在一起》,凭借生活化剧情与真挚情感表达,诠释亲情珍贵与孝道力量,不少老人眼眶湿润;山丹三中学生献上的古筝合奏《兰亭序》,琴声婉转悠扬、意境雅致,让老人们在国风雅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此外,合唱《明天会更好》、独唱《送你一朵小红花》等节目轮番上演,年轻演唱者用清澈歌声架起青春与夕阳的沟通桥梁。“你们来看我们,还准备这么多好看的节目,真的太感谢了!”78岁的刘奶奶握着志愿者的手,脸上满是幸福笑容。


活动设置七大实践服务项目,全方位、多角度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与情感期待,将关爱落细落实到心坎上。“时光留影・定格美好”环节,志愿者小徐蹲着帮70岁的刘爷爷整理衣领:“爷爷,头稍微抬一点,阳光正好。”快门按下后,幸福时刻就此定格。“巧手传情・暖心手作”桌前,非遗传承人张春玲握着70岁赵奶奶的手共剪“福”字,耐心叮嘱:“奶奶,剪这里要慢,不然‘福’字的边容易破。”当“福”字完整展开时,赵奶奶将其紧紧贴在胸口,反复赞叹:“真好看。”


“健康护航・安心相伴”环节,清泉卫生院的施医生为陈爷爷细致问诊:“血压有点高,要少吃咸的,按时吃药。”说着便将写好的“健康小贴士”递到陈爷爷手中。义剪摊位前,志愿者小吴询问72岁的周爷爷:“爷爷,要剪短点还是留长点?”“跟之前一样,别太长——这样显得精神。”小吴笑着回应,手中剪刀缓缓移动,剪完后还细心帮周爷爷擦拭鬓角碎发。


最温馨的场景出现在“岁月如歌・温情同庆”集体生日会。伴随着《祝寿曲》的旋律,爱心蛋糕缓缓推出,老人们围坐一圈,闭眼许愿、共同切蛋糕,在欢声笑语中共享甜蜜时刻。随后的“共品孝膳・共享团圆”环节,志愿者与老人们分工协作,揉面、擀皮、包馅,一边包饺子一边话家常,现场热闹非凡。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温暖也在每个人心间升腾。考虑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还专门将餐食送到床前,确保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节日的关怀。


活动中,山丹县第三中学的50名青年志愿者全程参与服务。他们协助开展活动、陪老人拉家常、帮忙打扫卫生,在实践中深刻感悟“孝”的真谛。“今天我给奶奶梳了头,听她讲过去的故事,特别感动。原来陪伴就是最简单也最实在的孝顺。”一名学生志愿者在活动后真诚分享。青年一代在服务中传承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与精神风貌。


近年来,山丹县委、县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老龄事业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养老基础设施、推进医养结合、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全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此次活动既是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缩影,也是推动传统节日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的有力举措。下一步,山丹县将继续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优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位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