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奋进新山丹 我们的“十四五”】山丹:奋力谱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发表日期:2025-11-25 17:18 作者:王国静
来源:甘肃山丹

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凯歌以行。翻开山丹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长卷,一次次接地气、扬朝气的宣传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报道,生动展现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一场场讲文明、树新风的文化活动,让文明好习惯引领社会新风尚,塑造城市好形象……

“十四五”以来,山丹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强化思想引领、提升舆论引导、厚植文明根基、繁荣文艺事业,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利的文化条件。

以学铸魂 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山丹县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化研究阐释、拓展学习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精心组织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75场次,开展交流研讨34场次,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16场次,形成以上率下、层层带学的联动学习格局。同时,创新推出情景教学、徒步研学、法治观影等多元化学习形式,推动理论学习从“书本”走向“实践”,全县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理论学习4500余场次。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山丹县创新构建“县委宣讲团+巾帼马扎宣讲团、劳模工匠大讲堂、老兵宣讲团”的“1+N”理论宣讲体系,打造位奇镇四坝村、新城社区两个“基层宣讲面对面”示范点,常态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普及、政策解读等宣讲活动5200多场次,覆盖群众14万余人次。持续深入地学习宣传,形成“人人学理论、处处见行动”的生动局面。

以声聚势 主流舆论唱响强音

“丝路马都·古韵山丹”宣传片一经发布,微博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5700万;第三届山丹炒拨拉美食节人气爆棚,吸引县内外游客8.9万人参加;《祁连山》大型交响音乐会在山丹马场首演,全网点击观看次数超3500万……“十四五”以来,山丹县新闻宣传亮点频现、成效显著。

深耕细作,对内宣传量质并举。立足生态功能型和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围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项目建设、文旅融合等重点工作,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展示全县干部群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县属各媒体平台累计刊播各类稿件20万余篇(条)。同时深化媒体融合,整合125家乡镇、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入驻“新山丹APP”,成功构建覆盖全域的“山丹政务微矩阵”,让县域发展成效触达更多群众。

统筹资源,对外宣传有声有色。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乡见中国:河西走廊,遇见山丹”实景直播活动,出版《中国国家地理•山丹附刊》,落地“最美风景线”红框打卡点10个,立体化地呈现山丹独特魅力。加强与《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甘肃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对接力度,组织主题采访活动300多批次2000多名媒体记者来丹采访报道,累计在中央和省市级各类媒体平台刊登稿件2万多篇(条)。策划的多项文旅宣传活动连续5年获评张掖市文化旅游全民宣传行动品牌活动奖,持续多元的宣传引导,让“丝路马都 古韵山丹”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以德润心 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温暖丹城。山丹县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耕精神文明建设沃土,通过典型选树、新风倡导、品牌打造与阵地建设多措并举,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全县累计推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各级各类先进典型344人。扎实推进“五大创建”,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县创建成果,成功创建全国各类文明单位2个,省级文明单位7个、市级文明单位17个,文明创建工作稳步升级。

榜样的力量需要坚实阵地承载,文明的实践离不开全民参与。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23个,全县注册志愿者13270人,围绕“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全年可持续”的工作思路,开展“千年古韵・情定一生”集体婚礼、“我为老乡拍福照”“我们的节日”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次,举办移风易俗讲座12000余场、主题宣传活动2000余场。“榜样留影·文明传家”“大爱清尘·救助农民工尘肺病”特色品牌项目先后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推荐名单及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案例。

山丹县还积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破旧俗、立新风”,精心编排展演小品《谈婚论“价”》、快板《殡葬改革谱新篇》,创作《简婚厚养旺家旺子孙》微宣讲、《山丹:为婚嫁“减负”哪吒下凡支招》微视频等30多部文艺作品,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一系列创新实践成为山丹志愿服务品牌的新名片,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从实践成果向品牌效应持续升级。

以文兴业 文化繁荣赋能发展

文化发展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支撑。山丹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提质升级,仙堤书院等一批文化新空间全面开放;累计开展“三下乡”、百姓春晚、社火展演、“消夏周末”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2000多场,全民阅读、非遗展演、红色研学等活动深入开展,“书香山丹”建设成效显著。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依托红色文化、军马文化、长城文化等特色资源,创排《丝路神韵》《焉支姑娘》等本土精品节目80余个,多件优秀文艺作品获省市文艺奖项,打造《古韵山丹》《霍去病犒赏三军》等5部沉浸式演艺剧目,电影《培黎之光》获公映许可,山丹文艺品牌更加响亮。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文旅融合协同推进。艾黎与何克陵园成功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山丹以县级代表身份在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上分享经验。提质升级芦笋庄园、羊主庄园5个庄园经济体,新建名马庄园、玫瑰庄园,焉支巷子成为夜间消费新地标;炒拨拉美食节、冬至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广受好评,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全县游客接待量显著增长,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彰显。

回望奋进路,步履坚实;展望新征程,正当其时。山丹县将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强音,全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奋力谱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