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桥乡:以项目攻坚为“引擎”,驱动乡村发展
2025年,李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质量,全乡重点项目迅速推进。
加快“建”的步伐,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严格落实“一人负责、三个专班”的“1+3”工作法,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细化工作举措,动态掌握项目进展,定期分析研判难点、堵点问题,高质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已开工建设项目4项,总投资5040万元。目前,黄参加工厂新建2000㎡黄参分拣仓储大棚2座;蔬菜制种产业园新建1200㎡种子储存库1个、1000㎡蔬菜加工车间2座;东沟赛马产业园引进赛马260匹,建设防洪沟1.5公里、输水管道1.8公里,铺设高压电缆1.1公里,栽植云杉、馒头柳、金叶榆、花灌木等苗木1400余株;河湾集镇改造低压线1.4公里、新建沿街花池15个、改造沿街破损沟渠0.6公里、硬化沿街地坪600㎡、补植补造绿化苗木280棵。
做足“谋”的功课,丰富项目储备“资源库”。立足李桥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升级、重点民生,策划、包装、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切实筑牢产业发展根基。计划申报项目9项,高庙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高庙村基础设施改造项目、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2025年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已完成项目申报,列入全县项目库。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计划招引对接项目5项,有效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利用河湾村现有的28座暖棚羊舍和饲草棚,招引实施现代化肉羊养殖建设项目;利用周庄村2000亩高标准农田,招引实施油菜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利用巴寨村现有35座温室钢架大棚,招引实施巴寨村人参果种植建设项目;利用高庙村现有19座温室大棚实施的高庙村芦笋种植建设项目。
注重“带”的功效,做好经济增长“助推器”。锚定农业资源价值衍生空间,积极探索“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依托种子加工厂及农资仓储建设、蔬菜制种产业园、黄参加工厂等建设项目,持续扩大联农带农效应,流转乡域土地种植蔬菜制种面积达到6000亩,黄参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吸纳当地群众1000余人就地务工,户均增加收入2万元以上,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全面推进乡域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已打造的高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采取“企业+村集体”模式,积极建设运营高庙村共富油坊,解决当地2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打造“乡味高庙”特色农副产品,拓宽周边群众增收渠道。(宁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