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织”就全龄幸福生活网
——山丹县长城社区“四融四共”基层治理实践模式
近年来,山丹县长城社区以“小社区”为阵地,锚定“大民生”服务坐标,紧紧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群体需求,持续推进社区“幸福家园”建设。通过创新实践“四融四共”基层治理模式,着力构建“全龄段”幸福社区生态,让不同年龄层居民都能在社区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将民生温度融入社区治理的每个细节。
融通治理平台,共商发展蓝图
社区结合辖区内平房区多,进城务工人员多,服务管理难度大等实际情况,按照“党建引领、协商自治、便民惠民、服务提升”的工作目标,通过全力推行党建工作联创、宣传教育联做、公益活动联办、社会治安联防、文化活动联谊、环境卫生联搞的“六联建”工作法、培育党员代表、楼栋长、业委会、物业等志愿服务队,构建“服务精准化、管理网格化、参与多元化”的惠民体系,探索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新路径,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新格局。
融汇多元力量,共建活力社区
聚焦青年群体特质,围绕社区青年群体成立志愿服务队,与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社区卫生院等青年党员设立“三官一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特色服务小组,通过入户走访、线上宣传等形式动态掌握需求,建立服务档案,常态化开展法律宣传、健康义诊等活动。创新开展“青老结对”帮扶活动,引导结对青年在工作之余,定期上门提供陪聊服务及关心关怀,既破解了老年群体生活难题,又通过盘活区域青年资源,让社区逐步形成“服务有活力、关怀有温度”的共建生态,青年与长者双向奔赴的温暖故事持续涌现,为基层治理注入蓬勃朝气。
融合理念共识,共治基层难题
社区探索构建“老中青”协同议事体系,以“小区议事会”为纽带,整合业委会、物业、网格员、居民代表等多元力量组建“小区议事会”队伍,让居民从“旁观者”变身“话事人”,建立起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擦亮“万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组建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和百事服务团“三团”自治力量,规范运行社区环境卫生督查服务队伍和社区网格信息队伍,鼓励更多的80、90后群体参与到小区议事中来。围绕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等议题碰撞青春创意,既在家长里短中传递邻里温度,又在双向对话中激发治理活力,构建起“老中青接力、新老居民共治”的治理生态,让青春智慧与基层善治同频共振。
融洽邻里温情,共创和美家园
社区深化“暖心邻里圈”工程,打造家门口服务阵地。通过每月“民意解读”、季度“问策于民”、年度“建言献策”等走访入户活动,把居民急难愁盼记在本上、放在心上,用面对面沟通化解矛盾疙瘩。同时,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手工制作课堂”“法律讲座”等便民活动,让老人有陪伴、孩子有去处、年轻人有归属。如今,有更多青年群体愿意参与社区治理,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初心使命,融洽社区各类群体感情,让楼栋里的欢声笑语、议事会的金点子都多起来,一个个“家门口的服务圈”正化作邻里互助的温情纽带,让居民从“陌邻”变“睦邻”,携手绘就社区共治共享的和美画卷。
从银发长者的笑脸到孩童的欢声笑语,从青年群体的治理金点子到邻里间的守望相助,长城社区以“四融四共”基层治理模式勾勒出全龄友好社区的鲜活样本。当党建红、志愿橙、银龄白、青春绿在社区治理画卷中交织生辉,我们看到:基层治理的真谛,正是让每个年龄层的居民都能在社区治理中找到归属感,让幸福在多元共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覆盖全龄段的参天幸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