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乡镇动态

村规民约 激活山丹县老军乡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发表日期:2025-09-11 20:32 作者:王盛林
来源:甘肃山丹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乡约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今年以来,老军乡从村规民约入手,推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在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矛盾纠纷化解、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解锁“民生密码”,让古老的治理方式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民意落地,约由民定。村规民约从不是“一纸空文”,而是承载着群众意愿、凝聚着治理智慧的“乡村共识”。这里的村规民约制定,始终遵循“三下三上”程序。政策向下传、意见向下听、问题向下找,草案向上提、建议向上汇、公约向上定,每一个环节都敞开“民意大门”,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一下”,是广泛征求民意的过程。村“两委”组织以社为单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议事会,倾听他们的声音。“一上”,村“两委”根据村民意见,草拟村规民约修订稿或草案。同时,还会听取“两代表一委员”、法律顾问等意见建议,对草案进行反复打磨。

“二下”,村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审议,对初稿进行修订完善。“二上”,村“两委”将初稿提交乡政府进行政策指导,提交乡司法所进行法制审核。司法所为村规民约的合法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下”,村民委员会根据乡政府和司法所审核意见进一步修改,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三上”,村“两委”应于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后十日内,将村规民约报乡政府备案,公布实施。村民监督委员会负责全程监督执行。目前,老军乡的村规民约备案率达到了100%。

丰城村党支部书记张小芳深有感触地说:“每条公约都是群众在长廊里‘磨’出来的,每项规定都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心血,这样的村规民约才更有生命力,也更容易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执行。”正是这种深入村民、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让村规民约的每项条款都反映了民意,真正成了村民们共同遵守的“民心契约”。

治理破题,约随事新。面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各村以“约随事新”为原则,创新载体机制,不断丰富村规民约的内涵与外延,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角”。

丰城新村的邻里议事小院是民主议事的缩影,村民围坐商讨村庄规划、邻里纠纷等大小事,主人翁意识催生参与热情。积分制兑换生活用品点燃内生动力,村民通过简办红白事、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获积分,可兑换米面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这种看得见的实惠让遵守村规民约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红黑榜制度强化约束效能,每季度公示守约家庭与违约案例,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警示相结合,有效引导村民自觉规范行为。老党员李文恒义务清扫带动村民“人人参与”。“现在街道变得干净了,吵架的也少了,村规就像本‘邻里字典’。”村民的感慨道出了村规民约带来的新风尚。

老军乡潘庄村“清廉公约”以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涵养廉洁风气。公约明确“小微权力规范”“红白事简办”等内容,尤其为公章管理划下“红线”。以往“一支笔”审批易生信任危机,如今使用流程公开、登记严格,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彩礼限高”条款则抵制婚俗陋习,减轻家庭负担,引导文明婚恋观。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整改职能混淆等问题;“红黑榜+积分”机制更激发自觉:红榜公示优秀村民并奖励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黑榜曝光违约行为。“以前盖章‘一支笔’,现在公约划了线,群众的信任感上来了。”居民参与度与满意度提升,清廉公约的推行让村里的风气为之一新,不仅干部做事更加透明公正,村民之间也多了几分理解和信任。村里的大小事务,从项目审批到资金使用,都按照公约规定的流程来,大家心里都有了一本“明白账”。

德治生辉,约以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出自《孟子》的千古名言,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在老军,这一传统美德在村规民约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基层治理中温暖人心的力量。

老军乡老军村的“幸福互助院”,是对孝老爱亲的生动践行。每到特定时节,村里都会为高龄老人举办温馨的庆祝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爱与尊重。这不仅是一场欢乐的聚会,更是对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年轻一代在耳濡目染中懂得尊老敬老的重要性。

“村民议事会”和“助老志愿队”等载体,进一步丰富了孝老爱亲的实践形式。“村民议事会”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参与村级事务、表达心声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助老志愿队”则活跃在辖区的各个角落,为老人提供爱心理发、健康义诊等贴心服务,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红白喜事简办”的条款慢慢被大家接受,以往大操大办的红白喜事场面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简约而温馨的仪式。“我们的节日·七夕”、集体婚礼等现代文明婚礼仪式成为婚俗改革新风尚;反对厚葬薄养,殡葬领域不正之风整治活动革除丧葬陋习。婚丧大操大办同比下降22%,家庭年均人情支出减少3200元,老百姓都说:“现在嫁女不拼彩礼拼家风!”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