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乡:深耕农区党建“责任田”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今年以来,老军乡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分类推进“五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农区党建“富民强村、和谐善治”目标任务,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精准施策,持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做优特色优势产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政治统领,突出学思践悟“主基调”。抓实理论武装聚共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探索班子示范引领学、专题辅导集中学、交流研讨互动学、个人对照自主学、融会贯通全面学“五学联动”模式,引导全乡广大党员在深学细悟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思想政治根基。抓细实战练兵强本领。着眼建强乡村振兴“头雁”队伍,积极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选派5名能力强、作风实的机关干部担任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安排6名年轻干部到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重点岗位墩苗历练,助推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持续加大“送出去”学的力度,积极推荐7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市培训,党员干部能力本领不断提升。抓好学习教育守底线。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紧扣主题主线,一体推进“学查改”规定动作,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重点整治项目和具体实事查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等突出问题36个,实行清单化、销号制管理,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见行见效,乡村两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建强班子抓队伍。聚焦建强乡村振兴“头雁”方阵,着力推动全乡10个村“两委”班子建设,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与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不懈抓基层、夯基础,评定五星级党支部1个、四星级党支部8个,摸排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个,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强基固弱夯基础。立足解决农村人口外流、精细服务不足等问题,健全“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组织体系,110名村社干部、在家党员联系服务群众670户,常态开展代买代办、矛盾调解、政策宣讲、技术指导等个性化服务,让“空心村”焕发新生机。强化保障重激励。严格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政策,为28名村干部缴纳意外伤害保险、安排健康体检,确保离任村干部在岗有待遇、离任有保障。结合春节、“七一”等时机,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85名、发放慰问金4.25万元,为4名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推动联农带农,走稳特色产业“致富路”。做强“羊”产业。坚持“党建引领、抱团发展”,采取支部带头、户托社养、入股分红等方式,不断筑牢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放牧+舍饲”养殖模式,新建标准化养殖园区1处,引进养殖大户12户,全乡肉羊存栏量达到8.55万只、出栏量6.71万只,实现养殖效益6700万元,带动10个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6.5万元以上。做优“药”品牌。立足干旱冷凉优势,盘活土地资源,及时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协调解决药田灌溉、务工协议签订等关键问题8个,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2万亩,黄芪、益母草、甘草等5个品种通过中药材GAP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1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1.5万元。做足“花”文章。持续提升庄园经济业态,选派3名科级干部担任玫瑰庄园育苗种植链、加工生产链、融合发展链党建指导员,推动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产业联促,年加工玫瑰产品500余吨,销售额达到400多万元,吸纳周边农户50余名就近务工就业,人均增收0.8万元,带动老军村集体经济增收6.1万元。做靓“旅”名片。坚持党建引领文物保护工作主线,划分“党员责任区”19个,将111处国家级文保单位、25处县级文保单位纳入党员包联网格,构建“党委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闭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配合举办《乡见中国·河西走廊·遇见山丹》实景直播活动,汉明长城、硖口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治理模式,奏响善治乡村“和谐曲”。“接诉即办”畅通民意。深入推行党员干部下沉、管理权限下沉、便民服务下沉“三下沉”工作机制,建立“民情日志”评选机制,划分民情责任区10个,安排乡村社干部、网格员等30人担任“民情收集员”,用好3个乡、村“接诉即办服务站”,坚持“六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可疑人员必到,有信访事件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重大活动必到,有不稳定因素必到),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分拣”,帮助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供水用电等难题180余件,有效打通了乡村治理神经末梢。“邻里小院”协商共治。全面落实党建引领乡村治理“24字”工作法,建强用好“邻里议事小院”,围绕村级发展大事、美丽乡村实事、基层党建要事、影响和谐难事、关爱弱势群体好事等内容,共商村容村貌整治方案、互助幸福院建设、高额彩礼宣传整治、积分超市兑换等大事小情30余件,切实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四级七天”巧解纠纷。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运用“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建立健全“3+X”联调机制,严格落实“科干包案”调处机制,对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或移交的诉前调解案件,平安法治办统筹协调人民调解员、网格员重点调处,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站所联合调解,调处矛盾纠纷35件,调处率达到96%,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社,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