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奇镇:深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 筑牢乡村治理法治根基
法治兴则乡村兴,治理优则百姓安。为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打通基层普法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位奇镇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创新构建“普法+服务+治理”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持续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通过系统化培训、实战化练兵、常态化赋能,打造了一支懂法律、会调解的基层法治骨干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精准选培建强法治骨干队伍
位奇镇立足基层治理实际需求,严格按照“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法律素养强、热心公益事业”标准,从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乡贤骨干、离退休村干部中优中选优,建立“法律明白人”储备库。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择优培育102名骨干力量,形成“骨干引领、全员参与”的法治人才培育格局。

靶向施教提升实战履职能力
“这次培训把秸秆焚烧、邻里纠纷这些农村常见问题和法律条款结合起来,听完就能用得上!”刚参加完线下培训的“法律明白人”王大叔深有感触。位奇镇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原则,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线上依托“甘肃丝路法雨”“法宣在线”等平台开展常态化自学,线下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重点法规,结合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矛盾、涉农信访等基层高频法律问题,通过“案例剖析+现场答疑+模拟调解”形式开展专题培训30余场次。培训中,司法干警、律师、法官化身“讲师团”,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通俗方式,解读法律条文、传授调解技巧,累计覆盖镇村干部、调解员、企业负责人等100余人次。

一线赋能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培育工程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如今在位奇镇的田间地头、村社院落,随处可见“法律明白人”的身影:有时他们化身“普法宣传员”,通过“普法赶集”“送法进家庭”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用乡土语言传播法律知识;有时变身“矛盾调解员”,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各类矛盾隐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时当好“法治服务员”,协助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代办法律事务,成为连接群众与司法服务的“桥梁纽带”。

长效机制筑牢法治建设根基
为确保“法律明白人”队伍持续发挥作用,位奇镇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跨村观摩活动,促进互学互鉴。同时,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镇村干部例会等平台,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12次、会前学法42次,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关键少数”引领、“骨干力量”支撑、“全民参与”的法治建设良好局面。

下一步,位奇镇将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育模式、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基层法治人才队伍提质增效,让法治精神浸润乡村肌理,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