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纲要

山丹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2021-2025)

索引号 6207250041/2022-00034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应急管理局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2-04-29 18:20:50 是否有效

山丹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2021-2025)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科学规划“十四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深入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全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正确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甘肃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2021—2025)》《张掖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2021—2025)》,结合我县实际,依法编制《山丹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山丹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是2021年—2025年全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战略性蓝图,是引领全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部署防震减灾重点任务,安排防震减灾重大项目和投资,指导县、乡(镇)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现状与形势

(一)地震环境

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张掖市的东大门。位于东经100°41′至100°42′,北纬37°50′至39°03′。东邻永昌,南接青海、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南北长148公里,东西宽89公里,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总人口20万人。山丹县位于祁连山褶皱地带、河西走廊凹陷带和阿拉善地块三个区域中东段,具有发生强震的地质构造,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属地震易发地区。连续多年被国家划定为全国地震重点危险防御区和地震重点监视危险区,县境内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十分频繁。1954211日山丹红寺湖7.3级强烈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十度,地震造成50人死亡,329人受伤, 损坏房屋7277间,数万人无家可归;红寺湖盆地、山丹县城破坏最重。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又发生6.1、5.8级地震,造成死亡10人,直接经济损失9.2亿元。2016 年 1月21日1时13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我县包括中牧山丹马场强烈震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28万元。2022年1月8日1时45分,在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距山丹县城114公里,县内普遍震感强烈。此外,还先后发生了10多次4级以上地震,多次有震感。地震活动频度高,震源浅、破坏大、震害重,震情形势一直严峻而复杂,地震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潜在威胁仍将长期存在,防震减灾工作必须抓紧抓牢抓实。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指导意见,始终秉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效能不断提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工作格局初步建立,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初步形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1.地震监测预报。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大地电场、地磁、电阻率、强震仪、电磁波测震等多项手段地震监测网络,配套了相应的分析预报软件。群测群防队伍基本稳定。电磁波观测资料2017-2021年连续五年获得甘肃省地震局市县重点台站(网)地震观测资料检评第一、二名。

2.震害防御。基础数据库已经建立并适时更新完善。科普宣传做到了常规宣传和特殊时段强化宣传的紧密结合,建设完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络平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持续深入开展。建设工程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批不再作为项目前置手续,注重做好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山丹军马场高铁站配套工程、山丹河上游河库水系连通工程地震安评,全力保障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

3.地震应急与救援。修订完善的《山丹县地震应急预案》《山丹县地震系统地震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性更强,各级、各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做到了组织健全、人员落实、措施可行、准备充分。编制完成了山丹县地震应急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处置工作方案,开展了省市县三级地震应急联动演练。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防震减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防震减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是指导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1.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任务。“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阶段,山丹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祁连山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我县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重大基础设施增多,新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社会财富快速积累,“防大震、抗大灾、救大灾”的震害防御基础需求更加紧迫,急需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科学有效的社会综合防灾抗灾救灾体系,要求必须提高防大震救大灾能力,做好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准备。

2.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中强调要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必须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依法规范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地震灾害群防共治新局面,更好地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提出新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活环境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强,对政府有效防御和高效应对地震灾害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适应新时期多元化、个性化的防震减灾知识和避震技能的需求更加迫切。

4.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与国家和省、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求相比,我县防震减灾能力还存在一些短板。一是综合防震减灾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防震减灾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法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二是公共服务供给不够,服务方式和产品不足,不能满足政府、社会、公众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三是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不足,全县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掌握不够全面精准,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还不够强,地震监测台网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社会公众防范大震巨灾意识还不够强,震情灾情速报、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大震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还需继续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国内外震害经验表明,目前在破坏性地震还无法准确预测预报的前提下,只有走综合防御之路,通过震前有效预防、震时科学避险、震后快速应急和组织救援,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夯实地震监测、增强预报预警能力为基础,以摸清风险底数、加强抗震设防为关键,以保障应急响应、强化公共服务为导向,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地震科技为动力,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高“防大震、救大灾”能力,努力把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山丹、开创富民兴县新局面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预防为主,防范风险。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深化改革,法治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快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防震减灾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坚持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实现防震减灾工作提质增效信息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社会化,防震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的贡献率显著提高,适应并更好地服务于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地震灾害风险显著降低,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地震安全需求,地震灾害风险对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减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需求,提升抵抗地震灾害风险能力和提供技术支撑。

——依托现代化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监测台网,完善地震宏观观测网络建设,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成覆盖全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力争辖区内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实现全县地震参数10-15分钟发布地震参数正式速报信息和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地震应急救援服务响应迅速、保障有力。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形成协同高效的震情灾情紧急快报体系,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技术支撑能力得以提升,应急响应服务快速有效。

——初步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格局。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框架,完成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实现重大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全覆盖,建成地震灾害风险数据资源库。继续开展全县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察与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全县 1:5 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及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图。高烈度区城乡抗震能力大幅提升,地震灾害风险显著降低。

——初步建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防震减灾依法治理体系科学规范、运行高效,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更加有力,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县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网络,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部队”七进活动;继续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建设,通过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将防震减灾文化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计划,提升公众地震安全意识,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影视及应急演练等手段开展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同时通过微博、今日头条为公众提供实用性、服务性、互动性强的订阅服务;利用“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全国科普日”等时机,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文化知识宣传。

“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内容

预期值

地震监测

预测预警

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辖区内2.0级

地震速报预警水平

实现全县地震参数5-10分钟发布地震参数正式速报信息。实现全县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不低于60%。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完成量

全县8个乡镇、山丹马场全覆盖。

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改造完成量

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改造完成80%以上。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率

县、乡(镇)修订率达到100%

地震救援队规模

满足全县6.0级地震应急救援需求

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水平

震后获取快速灾情评估结果。震后1.5小时内启动地震应急响应级别。震后2小时内提供地震趋势快速研判意见。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

公众服务满意度

不低于85%

公众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比例

城市不低于20%,农村不低于15%。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防震减灾机构及人员建设

完善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指导防震减灾工作作用。充实完善全县地震系统人员结构,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二)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夯实监测基础。优化台网布局,开展地震监测(台)站观测设备升级换代,实施电磁波台站改扩建,力争将我县电磁波、水氡接入国家、省、市地震台网。加强运维保障,初步构建布局合理、高精度、智能化的现代地震监测体系。应用地震预测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地震预测预报科学水平。拓展地震监测应用业务,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地震安全水平。

加强地震预报。接入省市一体化分析会商技术平台,落实震情会商制度,健全完善地震预报业务体系。强化地震前兆信息收集、处理,坚持专业地震队伍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科学预测和政府应急管理风险决策相结合,完善片区协作、专家指导、市县会商、视频会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地震趋势会商研判能力和水平。

强化预警服务。配合国家、省、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建设山丹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成预警工程山丹信息节点,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商场、机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预警终端,实现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为社会、个人以及高铁、水库等行业提供精准预警信息。按照国家地震预测预警质量管理和标准体系,优化地震预测预警业务流程,加密地震预警终端布局。强化预警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手段,向社会公众和重点单位、企业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进一步完善“三网一员”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建设,完善“三网一员”网络,加强“三网一员”培训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三网一员”队伍作用,做好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宣传网运行管理,完成地震宏观测报、地震灾情速报与调查、地震谣传平息、地震科普宣传、地震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农居抗震设防指导等工作,有效提升群测群防在地震短期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地震知识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三)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强化抗震设防监管。健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机制,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放管服”改革要求,认真贯彻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落实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措施,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监管体系,加强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科普基地建设。推动重大工程地震安全监测系统,和抗震新技术应用推广。

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开展地震活动重点区域断层探测,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强化地震风险隐患调查以及灾害风险预警、评估、区划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础业务,掌握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建设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动态数据库。编制地震危险性图、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制定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为乡镇和相关部门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实施抗震加固。推进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在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基础上,全面开展老旧居民小区、大中小学校、医院、农村民居,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和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化品厂库、重要军事设施等抗震加固,减少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强化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指导,确保房屋设施和生命线工程达到现行抗震设防要求,全面提升我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

增强城市韧性。将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量化评估不同地震作用下重点风险源的灾害风险,实现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精准治理。建立地震灾害防范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大震灾害情景构建,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韧性建设、应急救援准备、大震巨灾应对等提供决策信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系统,面向政府、行业部门、企业、公众开展精准地震灾害风险信息服务。推动构建权责清晰、管理有序、规范科学的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责任体系。

(四)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完善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统一指挥、响应迅速的应急指挥体系,提升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协调能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完善县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推动县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升级扩容,强化地震应急水源保障,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规范和引导社会应急力量科学有序参与地震救援。

保障应急响应。立足于“防大震、救大灾”,修订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方案,完善指挥协调、抢险救援、抢修保通、医疗救援、资源调配、协同联动等地震紧急救援工作机制,强化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推进地震应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年度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加强灾情速报、趋势判定和灾情实时动态信息服务,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信息和应急处置流程可视化信息支撑服务能力。

(五)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国家和省、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工程,建设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公共服务清单,完善地震信息服务基础业务支撑系统。

强化震情信息服务。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推进防震减灾智慧信息服务。面向党政机关、大型厂矿企业、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社会公众,及时推送地震预警信息,强化灾情信息专报,震后快速提供灾情速报、趋势判定、灾情评估结果和灾情实时动态信息,提出精准化决策建议,满足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应急决策指挥和社会公众地震信息需求。

强化防御技术服务。面向生命线工程、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学校、医院等重点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地震风险评估、工程抗震等技术咨询服务,为建设工程选址、城乡规划和工程抗震设防提供服务。组织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技术指导与培训,引导农居建设采取科学的抗震措施,提升农村民居抗震防灾能力。

强化应急保障服务。健全完善全县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建立震情灾情速报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完善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技术措施,建立地震灾情获取和灾情评估服务系统。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和震后灾情快速评估,提供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等地震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综合信息“一张图”,做好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工作,为开展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大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能力。

(六)提升全民科学防震避险能力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强化地震、宣传、科技、教育、科协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以《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学普及,让主动防灾、科学避灾、充分备灾、有效减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信息化、均等化。发挥新媒体优势,推进“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做好“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重点时段的科普宣传,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七进”活动,重视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地震自救互救和应急避险技能,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筑牢地震安全屏障。完善地震舆情应对方案,健全信息发布审核机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加强与宣传和网络管理部门协调联络,密切跟踪地震舆情,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妥善应对处置地震谣言,维护社会稳定。

(七)提升防震减灾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完善防震减灾与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推动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进地震安全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定实施防震减灾“八五”普法规划,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普法活动,提高社会各界防震减灾法治意识。完善社会力量市场参与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推进防震减灾治理能力建设。加强防震减灾配套规章制度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体系。切实履行防震减灾法定监管职责。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互联网+防震减灾监管”,强化防震减灾综合监督检查,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完善防震减灾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开展网上行权。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执法信息公开。

四、重点工程项目

(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

按照国家、省、市地震部门的统一布局,依托正在实施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山丹信息节点。配合上级地震部门加快我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完成预警工程项目3个基准站和5个预警信息发布终端设备架设,力争形成在我县重点领域、重要设施、人员密集区预警信息发布终端设备安装全覆盖,形成点多面广的环形预防体系,配套推进地震电视预警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二)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依托国家、省、市防震减灾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山丹县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全面落实各级政府、行业部门和相关企业在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分层级、分区域、分行业、分阶段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收集我县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工程地质勘察钻孔、场地条件等基础资料,开展全县房屋设施抗震性能普查和城乡建筑与基础设施调查,查明全县城乡住宅和电力、交通、供水、通信、燃气等生命线工程系统以及危化品厂库、输油气管线、水库、铁路、公路等主要建构筑物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建设年代、设防水准、维护加固历史、使用功能和使用现状等基础数据,全面掌握城乡房屋建筑地震风险基础信息,摸清全县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立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强化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共建地震风险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动态更新风险调查和治理信息。开展不同概率水准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积极开展活断层探测,编制活断层分布图、地震危险性分布图、地震灾害风险图和地震灾害防治区划图,提出地震灾害综合防治对策,为规划选址、抗震设计、抗震加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等方面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提供科学精准的依据。

(三)地震应急服务技术系统建设

依托现有条件,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地震应急指挥决策、响应和处置能力。

(四)全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工程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推进建设集科普、研学、体验于一体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强化防震减灾科普网络和新媒体宣传。积极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深入推动防震减灾知识“七进”活动,强化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群测群防、抗震设防管理、避险与疏散常识、自救互救、应急管理、专业救援等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促进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明显提升。

(五)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

依托省、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覆盖全县的地震业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地震监测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依托甘肃省重点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工程,建设地震灾害危险源监测系统、重大风险源与风险预警系统和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平台,实现城市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化管理,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范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应急服务能力。

(六)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建设,完善“三网一员”培训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三网一员”队伍作用,使其成为配合和协助地震工作部门做好地震宏观测报、地震灾情速报、地震科普宣传的得力助手,对防震减灾群测群防队伍实行政府管理、行业指导、经费保障、民众参与的管理方式,有效提升群测群防在地震短期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地震知识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指导,系统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加强我县地震工作管理机构建设。强化地震工作管理机构职能与应急管理部门及各职能部门密切合作,上下联动,明确事权,各司其职,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二)法治保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将其有效落实到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中来,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依法管理力度,努力实现依法防震和依法行政的工作局面,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

(三)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及技术支持,建立防震减灾投入力度与山丹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费支持机制,按照事权范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依据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着眼于我县人民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事业的实际需求,着力于解决地震专项工作所需资金,保障地震事业经常性工作经费,从而保障公益性基础地位。

(四)人才保障。人才是第一资源,紧密结合地震事业发展战略,以技术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建立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的激励、评价、流动和保障机制,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创造适合专业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用人机制。

(五)科技保障。通过不断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省、市地震部门的学习和交流,开展多方位地震科技合作交流,学习先进防震减灾技术,启发管理新思想,并就制约我县地震科技事业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合作研究,通过各项专业知识与技能科普活动推动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升地震事业的科技支撑水平。

相关解读材料:山丹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解读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