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工作提示
索引号 | 6207250025/2025-00070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农业农村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
生成日期 | 2025-05-16 15:15:00 | 是否有效 | 是 |
各位农民朋友、农药生产者及经营者:
当前正处于作物生长关键时期,气温回升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几率增加,农药使用进入旺季,尤其是除草剂的不合理使用易导致农作物药害和农药残留,为确保农药使用安全,现就选购和使用农药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合理选药
根据防治对象合理选择防治药剂,科学使用农药,优先选用相应的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坚决不用禁用农药。购买农药时查看经营门店的农药经营许可证是否规范,建议到有资质、信誉好、规范化的农资门店购买农药,同时索要和保存好票据。不在网络购买“三无”农药、贴牌农药,选药时仔细阅读农药标签及注意事项,查看农药标签上的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以及合格证是否规范。
二、安全配药
根据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使用,不随意混配农药或任意加大用药量。配制农药应远离住宅区、牲畜栏和水源地。药剂要随配随用,开装后剩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包装中安全贮存,不能用瓶盖量取农药或用装饮用水的桶配药,不能用手或胳膊伸入药液、粉剂或颗粒剂中搅拌。
三、科学用药
(一)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按照农药包装、标签及植保技术人员的推荐意见,选择对路农药,尤其是要根据田地草相选择对路除草剂,长势较弱的田地,要优先促弱转壮,再进行药剂除草。施药时不得随意加大施药剂量和改变施药方法,不得超范围使用农药。
(二)注意轮换用药。根据药剂特点,科学轮换使用农药,避免长期单一用药产生抗性。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降低杂草抗药性。不将非耕地除草剂用于农田除草,使用长残留除草剂的地块要依据用药情况科学换茬。
(三)注意施药天气。施药时注意风力、风向和天气变化。在无雨、3级风以下的天气施药,不能逆风喷施农药。夏季高温季节喷施农药,要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3时以后进行。
(四)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施药,安全间隔期未过的农产品,不得采收、销售,有效减少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科学使用无人机施药。科学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药,确保所在区域符合无人机作业条件,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雾滴飘移造成药害事故,药液中可添加适量的喷雾助剂,用于改善农药药液性能,提高雾滴沉降、抗飘移、抗蒸发等性能。
(六)严禁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禁违规购买和使用禁限用农药,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如有发现,将严厉查处。在瓜类、蔬菜、果树、茶叶、中药材等作物上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食用者中毒,确保生命安全。
四、做好防护
(一)佩戴防护器具。田间施药要穿防护衣裤和防护鞋,佩戴防护面罩、帽子和手套等。施药期间禁烟禁食,施药后必须远离施药现场,将手、脸洗净后方可吸烟、用餐、饮水和从事其他活动。
(二)树立警示标志。在施过农药的地块树立警示标志,一定时间内禁止进入田间进行放牧、挖野菜等,以防人畜中毒。
(三)熟知应急措施。掌握中毒急救知识,如农药溅入眼睛内或皮肤上,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脱掉污染衣服,携农药标签到最近的医院就诊。
五、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
(一)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应当按照“谁生产、经营,谁回收”的原则,履行相应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的具体履行方式,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药使用者及时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在其经营场所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不得拒收其销售农药的包装废弃物。农药经营者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应当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台账,记录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和去向信息,回收台账应当保存两年以上。
(二)农药使用者。农药使用者应当及时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并交回农药经营者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不得随意丢弃。农药使用者在施用过程中,配药时应当通过清洗等方式充分利用包装物中的农药,减少残留农药。
(三)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贮存。农药经营者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应当加强相关设施设备、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对收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妥善贮存,不得擅自倾倒、堆放、遗撒农药包装废弃物。
(四)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一是资源化利用。国家鼓励和支持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技术手段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资源化利用不得用于制造餐饮用具、儿童玩具等产品,防止危害人体健康。资源化利用单位不得倒卖农药包装废弃物。二是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以外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填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置。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或者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置时,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但需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或者《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要求,确保将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