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6207250037/2018-15812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目录 政务中心
生成日期 2017-10-13 17:45:18 是否有效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5月28日在山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陆思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迎难而上,奋力而为,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生产总值41.3亿元,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3亿元,增长22.7%。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4亿元,增长4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5亿元,增长25.4%;财政支出16.5亿元,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7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64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07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33∶46。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开工建设各类项目125项,投资上千万元的重点项目106项,完成投资36.3亿元。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不断充实完善“3341”项目库,共入库项目938项,总投资600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项目28项,总投资178.9亿元,开工建设24项,落实到位资金60.2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3万美元。
  新型工业扎实推进,质量效益稳步回升。开工建设工业项目20项,建成11项,完成投资14.59亿元。投资6.5亿元的花草滩原煤矿井基本建成。协合公司49.5兆瓦光伏发电、尚丰公司年组装2万辆电动车、星派伟业公司年加工25万平方米装饰板材、巨翔公司年产8万立方米聚苯乙烯等项目建成运营。龙辉公司49.5兆瓦光伏发电、红光公司年加工4000台农机具等项目顺利推进。张掖国际物流园和城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德隆农副产品保鲜公司、银鑫仓储物流公司、博原生物科技开发公司等16户企业入驻园区。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亿元,增长11.5%;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9.9%。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完成播种面积63.9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9.2万吨,油料总产量达到1.69万吨。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绿色现代农业,建成马铃薯原种生产钢架网棚800亩、杂果林大棚520亩、双孢菇三代太阳能菇棚120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2个,畜禽总量达到274.2万头(匹、只),出栏156.8万头(匹、只)。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累计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78个,参加农户1.92万户。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6.8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4%。输转劳动力6.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5亿元。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29.29%。马营河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成,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完成年度任务。与省水务投资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深入实施“联村联户”和“1236”脱贫攻坚行动,整合资金7亿元,实施了整村推进、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老军村、新开村等34个省县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示范点建设成效显著,全县贫困人口减少1.1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全面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深入推进新一轮9个新农村“四化”示范村、30个环境整洁村和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新建渠道74.6公里、通村道路120公里,改造危房3000户,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旅游文化蓬勃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编制完成《焉支山景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硖口古城丝绸之路及边塞文化体验式示范展示区总体规划》。投资4亿元,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焉支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入口景观和大型停车场等工程建成。大佛寺景区休闲娱乐区和祁店乡村旅游区项目开工建设。完成硖口•长城文化游览区规划设计和招商工作,高速公路长城驿服务区升级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全年接待游客16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亿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开工建设艾黎文化产业园,建成老军乡综合文化站和清泉镇祁店村、东乐镇城西村等26个农村文化小广场。成功举办全县农民电视春晚、首届甘肃省焉支山民歌大赛、中国健身名山•焉支山巾帼英雄登山赛等活动。启动编修《山丹县志》(1989—2013),编纂完成《山丹县林业志》,创作发行《山丹旅游》《山丹美食》等系列丛书,制作了“五彩山丹”琉璃四件套等旅游文化纪念品。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8738万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开工建设城镇化项目49项,完成投资13.08亿元。新区建设初具规模,艾黎国际大酒店投入运营,文化旅游创意中心主体完工,智行广场、三和园等项目基本建成。实施集中供热工程,敷设供热管网9.8公里,供暖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加大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造道路2.2公里、管网6.4公里,新增绿地17万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1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10万平方米。以位奇镇新型城镇化试点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率达到40.6%。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省市确定的28件实事全面完成,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达到10.3亿元,增长9.7%。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三立小学、陈户中心小学教学楼等项目建成使用。高考再创佳绩,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39.73%,增长3.18%,全市理科状元花落山丹。全县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市政府教育督导评估验收。城乡健身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明显加快,申请专利277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投资3645万元,实施卫生项目8项,医疗卫生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严格落实单独二孩政策,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控制在目标任务以内。新增城镇就业6114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3%,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56%。完成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提标工作,发放城乡低保金5581.8万元、大病医疗救助金576万元、各类优待抚恤金436.9万元、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30万元、农村五保供养金218万元、高龄老人补贴42万元。新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3所。全面推行信访制度改革,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5项,调整36项,保留186项。完成食品药品、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东乐、陈户、大马营撤乡建镇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公开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修订实施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管理办法,资金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三公”经费下降7.83%。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政府科学施政能力和执行力、公信力不断提升。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全力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办理答复人大代表意见建议42件、政协委员提案21件。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民族宗教、双拥共建、人民武装、统计档案、物价粮食、扶残助残、老龄妇幼、气象地震、金融保险、电力通讯等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成绩来自砥砺奋进,发展源于上下同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的结果,饱含着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和政法干警、武警官兵、驻丹部队,向支持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市驻丹单位、在丹投资创业的企业,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缺少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优势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规划执行不严格,城市管理滞后;一些部门和干部履职不到位,干事创业的责任心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明显差距。我们要直面问题,敢于担当,毫不懈怠,扎实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厚望。
2015年政府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性机遇,坚持“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更加注重促改革增活力,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保稳定,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以内。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加大金融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支撑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把握导向谋划项目。坚持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深入论证,超前谋划,全县储备项目投资额达到600亿元以上。重点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谋划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生态工业项目;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谋划资源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备、引领辐射力强的文化旅游项目;围绕新业态培育,谋划电子商务、绿色消费、养老保健等消费项目;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谋划特色农业示范、绿色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养殖等现代农业项目;围绕保障改善民生,谋划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民生项目。立足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投资导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谋划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强化项目建设管理。计划总投资44.3亿元,组织实施项目112项,其中投资上亿元的27项,上千万元的74项。投资16亿元,实施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二期、东乐北滩光伏发电等26项工业能源项目;投资2.2亿元,实施河西走廊高效节水、东乐北滩油用牡丹核桃示范基地等17项农业及生态项目;投资14.2亿元,实施张掖国际物流园、白石崖水库、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等40项商贸及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6亿元,实施硖口•长城文化游览区、艾黎文化产业园等9项旅游及社会事业项目;投资10.3亿元,实施清华园、中兴商厦等20项城镇化项目。实行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包挂和重点项目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优化办事程序,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新建项目顺利实施、续建项目进展迅速、建成项目运行良好。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奖惩考核机制,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的“大招商”工作格局。依托张掖国际物流园、工业园区和优势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多渠道、高频次实施定点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切实提高项目成功率和资金到位率,力争全年签约资金184亿元,到位资金74亿元。
  二、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生态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工业经济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骨干企业扩能升级,积极构建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加快生态工业强县进程。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不断培育和壮大煤电开发、建筑建材、冶炼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全力抓好投资41亿元的2×350兆瓦低热值煤发电、投资4.6亿元的49.5兆瓦绣花庙风电场一期和投资5.2亿元的海南天聚49.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加快铁骑、中豪等公司技术改造提升,形成年产水泥120万吨、新型建材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加大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力度,年产90万吨原煤矿井投入生产,大青阳口货运场建成运营,做好百万吨现代高载能项目开工前期工作。支持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抓好天泽农牧公司年产10万吨饲料、马场食品公司牦牛肉熟食加工生产线和三龙酒业公司年产2万吨沙棘系列饮料、500吨保健醋生产线等项目,力争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按照“一园两区”总体发展规划,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依托,采用股份制、合作开发等模式,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加快水电、道路、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吸引更多的优势项目入驻园区,进一步壮大园区规模,形成聚集度大、关联度强、集约度高的主导产业集群。完成招商引资8.5亿元,建成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4项,实现工业增加值7.7亿元。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全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全力做好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认证,培育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和万亩寒旱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循环模式,力争认定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1户,探索建立符合我县资源禀赋、体现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资源勘查步伐,稳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加大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力度,依法关停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隐患突出的小企业,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全力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消除各种隐性壁垒,简化审批程序,在创业、技术、人才、培训、信息等公共服务方面创造更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更多领域从事经营开发,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70户,增长16.5%。
  三、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技化支撑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羊、薯、油、啤、菌、菜、果等特色产业。种植啤酒大麦6万亩、油料8万亩、高原夏菜6万亩、中药材3万亩、葵花2万亩,改扩建第三代食用菌大棚1000亩。抢抓国家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稳步扩大订单面积,种植马铃薯13万亩。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新增人工种草面积5万亩,新建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0个、500头以上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发展养羊专业村2个、肉牛示范村1个,牛羊饲养量达到145万头只。坚持精深加工、网络营销、市场拓展等措施,提升“山丹羊肉”等品牌知名度,加快形成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建设优质林果基地,新增杏、梨等优质经济林果6500亩。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经纪人1500人,全年输转劳动力6.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8亿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整理高标准农田2万亩。投资2.3亿元,完成大口子河水库、马营河河段治理、李桥水库至县城抗旱应急连通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白石崖水库。投资4.4亿元,建设农村公路98.6公里,配合支持东乐至六坝一级公路和兰州至张掖三四线客运铁路建设。投资3592万元,新建清泉郇庄35千伏变电站,完成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61.7公里。
  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全面推进“1236”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制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整合资金2600万元,确保老军、汪庄等13个贫困村当年实现整村脱贫目标。安排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89万元,持续抓好潘庄、新开等25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改造危房500户。组织实施投资2149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和投资4300万元的农村公路扶贫项目。加大贫困群众培训力度,培训“两后生”1720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加快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支持农户、合作社以土地、林地、水利设施等资本入股组建农业企业,发展规模化经营。培育和引进省级龙头企业2家,全县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0户。探索多元化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和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争创省市级名优产品3个,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清理整顿,规范经营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争取并组织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项目。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地质环境恢复和土壤污染治理。完善规划环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建设项目环评等制度,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白色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四、坚持以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为方向,着力推动第三产业提质增速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旅游年和兰新高铁开通运营的历史机遇,组织实施一批文化旅游项目,高标准打造旅游品牌,培育壮大精品旅游景区,使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景区景点建设。焉支山景区开工建设滑索、索道等项目,确保游客服务中心、观景佛塔、隋炀帝行宫投入运营。大佛寺景区开工建设商业步行街和游乐项目,推进祁店乡村旅游区建设。加快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国家5A级景区和焉支山、大佛寺智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开工建设硖口•长城文化游览区项目,力争建成高速公路长城驿服务区。扶持发展以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农家乐示范点,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推行精细化、人性化、个性化特色服务,规范行业经营秩序,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旅游文化联动发展。依托主流媒体、专业网站、交通干线等平台和省、市举办的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多形式、全方位、高强度宣传山丹旅游文化。加快城乡文化体育广场和数字电影院等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编《胡腾舞》《丝路驼铃》等精品剧目,继续办好消夏周末文艺演出、农民电视春晚、焉支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焉支山民歌大赛等活动,配合做好“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和“走向汉明长城•体验厚重文化”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知名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引进一批文化项目、文化能人,加大特色旅游文化商品开发力度,全县文化企业达到128家,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2%。

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积极融入河西走廊商贸物流区域中心建设,抓好山丹农资农贸综合市场、万和购物广场、福家家居建材市场等项目。加快张掖国际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天润农工贸公司再生资源循环物流、华都商贸公司综合建材市场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带动更多的企业入园发展。巩固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县乡便民市场和商贸中心,扶持规模超市实施农超对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成立电子商务管理服务中心,新建网络综合服务平台,设立村级示范网点,培训电子商务人员,争创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五、坚持以宜居宜游为目标,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突出产业聚集、功能完善和特色彰显,形成宜居宜游、宜商宜业、城乡互补、协同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

完善城乡规划。加大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和控制性详规修编力度,高标准编制城市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5个乡镇总体规划和46个村第二轮村庄建设规划。强化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维护规划权威性,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城市建设。坚持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统筹推进。建立健全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投资8.9亿元,实施各类城市建设项目21项。新区重点抓好清泉学校、文化旅游创意中心、艾黎文化产业园、水体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天然气入户进度,扩大集中供暖覆盖面。配套建设新区支路、综合管网和停车场等设施,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加大县城扩容提质和风貌改造力度,实施山丹河城区段水体景观工程,改造仓房街、西大街道路2公里,不断美化亮化城市环境。
  建设美丽村镇。整合项目资金,扎实抓好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乡镇、“四化”示范村、环境整洁示范村等项目,持续改善重点村镇水电路讯、医疗保健、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的中心集镇和中心村,增强吸纳能力。借鉴推广建新拆旧、土地复垦、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建设富有山丹特色的新农村。
  强化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城市形象提升年”行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行城市数字网格化管理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严格落实门前“六包”责任制,扎实推进以环境卫生为重点的市容整治,以拆除违章建筑、退市还路为重点的市场整治,以乱停乱靠为重点的交通整治,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倡导市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整洁舒适、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
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统领,着力激发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应对危机、促进转型、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进一步优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新动能。
  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加快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坚持“非禁即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全面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真正把改革的举措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
  强化财税金融保障。全面落实“营改增”政策,创新税收征管方式,积极培植新兴财源,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严格落实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财政绩效评价等制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运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发展融资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优势产业、民营企业的信贷规模,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在“新三板”上市,拓宽融资渠道,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推进开放开发。吸引县域外能人来丹发展,鼓励山丹籍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加大同中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梯度转移承接,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拓宽投资经营领域。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七、坚持以民生福祉为根本,着力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
  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力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多元发展。投资1亿元,抓好清泉学校等项目建设,新建改建校舍2.2万平方米。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全民健身水平。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严格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推进农村老人互助幸福院建设,开展城市社区居民养老服务和农村留守老人日间照料帮扶工作。推进殡葬管理改革,完善殡葬服务设施。积极做好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和扶残助残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完善气象预警、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民生保障能力。落实积极的就业和创业扶持政策,坚持以全民创业带动就业,以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新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280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8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8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健全劳动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协同互补作用,提高城乡居民大病救治保障水平。落实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新建保障性住房2143套、15.8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20万元。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整合救助资源,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健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网络舆情管控水平。创新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严肃处置以闹访求解决、以缠访谋私利等违法行为。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平安山丹”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带头恪守“三严三实”,强化依法行政理念,以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扎实有效的工作成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社会事务,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尽责。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完善政府工作监督体系,确保一切行政行为依法、规范、公正。
  创新实干,建设效能政府。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取得新进展,在稳增长、惠民生上推出新举措,在调结构、转方式上探索新路子,在抓改革、促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正确的考核导向,完善绩效考评体系,使各项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转变作风,建设务实政府。牢固树立实干兴邦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以及市委、县委关于改进作风的新要求,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用实干推动发展。
  惩防并举,建设清廉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促使公务人员廉洁从政、勤勉尽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监督制约,强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坚决纠正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启动公务用车改革,切实把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内化到政府运行的各个环节,以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崭新的画卷恢宏壮美,发展的蓝图催人奋进。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推动新跨越,实现新梦想,是全县人民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盼。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幸福美好的新山丹而努力奋斗!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