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 6207250037/2022-00197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
公开形式 | 公开目录 | ||
生成日期 | 2022-12-30 15:32:29 | 是否有效 |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2日在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张 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山丹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轮冲击和持续加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拼搏竞进,全县经济稳健增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我们满怀豪情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共庆党的盛会、共享伟大荣光、共学思想理论中,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清醒认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
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不懈盘存量、拓增量、提质量,全力以赴稳大盘、保增长、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
我们沉着应对疫情冲击,认真落实“三个坚定不移”,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第一时间堵漏洞、管风险、消隐患,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以果敢之为、精准之策守护了社会之稳、群众之安。抗疫期间,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党员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困难比预料的要大,挑战比预想的还多,全县上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建设美丽家园,推进了一批强治理、补短板的难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32项创建指标达标27项。强力推进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35项,正在整改2项。实施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等生态项目21个,完成营造林3.6万亩、草原修复治理22.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1.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0.5%,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66%,湿地保护率达到61.3%,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小镇1个,大黄山(焉支山)入选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4%,省级地表水考核断面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土壤、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以长效之治擦亮了绿色生态底色。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壮大主导产业,做成了一批增优势、添活力的要事,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深入实施工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抢抓国家煤炭保供和释放煤炭优质产能重大机遇,花草滩煤矿扩大区、羊虎沟北煤炭资源探矿权竞拍出让,东水泉东、柴胡子沟煤炭资源详查工作全面启动,东水泉矿业90万吨原煤生产矿井改造项目进入联合试运转。花草滩煤矿顺利通过180万吨产能现场核查,65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为打造煤系固废高效利用绿色环保示范园区作出示范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一期全面完工、二期主体建成,云昇生物年产300万副肠衣加工等14个工业项目加快推进,张掖LNG储备中心等12个项目建成投用。腾达西铁公司完成金属硅转产,填补了全市冶炼行业硅系产品空白。新培育新唐矿业、远达公路、丽源节水等规上工业企业6户,全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强力推进归行纳市,家具建材、电动车交易2个专业市场开业运营,汽贸农机市场启动建设,肯德基、屈臣氏、横店影城等知名品牌入驻世博恒太城。新增新一乐超市等限上商贸企业10家,发放电子消费券130万元,刺激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完成外贸进出口额220万元,外贸出口实现“破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获得中央资金支持并开工建设,焉支山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马文化博物馆建成开放,山丹马场至焉支山体育旅游线路获评国家级精品线路。成功举办首届如意甘肃文旅产业运营高端论坛“天幕对话”活动,首日全媒体直播总浏览量即达到500多万人次,“丝路马都·五彩山丹”影响力持续提升。预计全年接待游客5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5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5.9万亩,总产量达到22.6万吨。围绕“两园两基地”建设,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69个,打造玻璃智能温室等科技示范点45个,建成特色作物种植基地26万亩,马、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万匹、5.3万头、175万只,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农民增收致富路子更加宽广。
一年来,我们乘势而上抢抓发展机遇,干好了一批夯基础、利长远的大事,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探索建立项目调研、进度调度、问题调查“三调”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全员招商引资和争引项目资金两项措施,安排前期经费和奖励资金1000万元,设立“骏马奖”与“蜗牛奖”,全县各级各部门晋位争先意识不断增强。全年开复工山丹河上游河库水系连通、山丹马场公铁联运客运站等项目122个,建成X018清泉至民联公路、新能源集维中心等项目73个,焉支大道贯通东西成为进出县城的样板工程,作为全省“十四五”新能源规划的首座330KV汇集站率先并网运行。争取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西大街棚改等中央预算内和专债项目26个、7.16亿元,河北焰中49.5兆瓦光伏等项目获批贷款12亿元。储备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新项目84个,新能源交通共享示范建设等4个项目入选政策性基金项目库。组建10个产业链招商专班精准招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等22个项目签约落地,东乐滩30万千瓦光伏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全年到位省外资金29亿元。
一年来,我们靶向发力推动城乡建设,落实了一批提品质、增颜值的好事,县域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落实财政衔接资金1.32亿元,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500户1403名监测对象落实帮扶措施2200多条,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13元,增长12%。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道路改造、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159个,建成省级示范镇1个、省市级示范村30个,创建“清洁村庄”22个,打造清泉村“清雅民居”、双桥村“花田巷子”、四坝村“锦绣田园”等乡村建设示范点6个,改造前庭后院1700户,改建卫生户厕5392座,建成污水处理站6座。东乐镇(肉羊)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南湖村、马营村、高庙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举全县之力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建成集中安置点13个,搬迁安置群众5639户,腾退复垦5886亩,乡村面貌和住房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工作经验被省市推广。强力推进以“彩虹张掖·五彩山丹”为重点的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丹城河畔等棚改项目7个,改造银海家园等老旧小区26个,新建改建仁和南路等城市道路8条,新增城市绿地43.4万平方米,规范设置便民市场4处、沿街商铺门头牌匾655块,建设口袋公园10个,焉支巷子主体完工,城市集中供热二级管网提升改造、西大街排水排涝工程建成投用,“智慧城市”平台启动运行。设置严管街6条,建成智慧停车场28处、泊位1146个,划定非机动车停车位360处,规范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一难两乱”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办妥了一批暖人心、保稳定的实事,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把更多财力向民生事业倾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省委、省政府9件为民实事全面落实。清北等3所幼儿园建成投用,西街小学、培黎中学加快建设,张掖开放大学山丹学院挂牌成立。2名高考学子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实现历史性突破。龙首、和兴2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县域医学中心及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二期等项目启动运行。新建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52户158万元。建成人才公寓22套,引进“两站一学者”、急需紧缺人才等各类专家人才58名。化解“登记难”问题成效显著,3615户群众的久拖多年“有房无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对象提标任务,发放各类救助金1.2亿元。为560名劳动者清欠工资及经济补偿902万元,发放优抚金943人64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864人,登记失业率2.7%。输转劳动力6.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8%、97.7%。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率先在全省落实社会监管服务和驻矿安监员制度,成功举办煤矿和燃气泄漏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应急演练,扎实开展自建房、道路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发展环境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方对接”联动机制,累计化解纠纷1855起,化解率达到91%。我县被授予“平安甘肃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真抓实干践行初心使命,开展了一批促改革、提效能的正事,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市工作安排和县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代表建议21件、委员提案22件,办结率均达到100%。深入开展“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深入基层,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72个。在全省率先开展城郊镇体制改革,成立城市社区管理局,优化调整社区12个,增加社区工作者和基层网格员125名,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国企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园区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累计减税降费及缓缴税费1.02亿元,办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40.8亿元、续贷和展期3.3亿元。数字政府建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规范政务服务事项7005项,平均申报材料压缩至3.8个,审批时限压缩84.4%,全程网办率达到98.2%,政务效能全面提升。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270户,市场活力不断激发。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5%。
同时,统计调查、政务督查、政务公开等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防震减灾、消防救援等工作持续加强,工青妇、残联、工商联、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税务、金融、气象、邮政、通信、武警等驻丹单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这一年,面对艰难挑战,全县上下保持定力、负重前行,用心用情做事,推动了发展行稳致远。这一年,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人大、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凝聚起追赶超越的磅礴力量;各位代表、委员立足不同岗位,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汇聚起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部职工坚守初心、苦干实干,用辛苦指数提升了幸福指数。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驻丹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指战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离退休老同志、调离山丹的干部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优化成效还不大,工业经济对煤炭产业依赖度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还较低,三产存在明显短板;二是重大产业项目偏少,“链主”企业不多,产业链招商力度还需不断加大;三是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冲击,服务业受损严重,文旅行业持续萧条,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整体回升还需持续用力;四是政府系统干部运用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工作的能力还不足,主动争取的闯劲和担当作为的干劲还不够,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仍需进一步增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蓝图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落实县委对经济工作的部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创造新业绩。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五大基地”、争创“五县”,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上下达的指标以内。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筑牢县域发展“压舱石”,强力厚植经济增长根基
以实干实绩推动县域经济晋位争先。深入实施“强县域”行动,立足工业主导型、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围绕资源能源强工业、特色高效强农业、培育招引强企业、基建生态强支撑,在升级产业存量、做大经济增量、增进生态容量、管控风险变量上下足硬功夫、做好大文章,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活力迸发。严格落实“一年一清单”“一季一调度”和“一指标一方案”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紧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涉及的经济发展、绿色生态、创新驱动、城乡融合、风险防控5大类28项指标,绘制“作战图”“任务表”,对标抓落实,攻坚求突破,力争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考核中,工业主导型排名进入前10位,生态功能型排名拿到“先进县”奖,综合评价排名进入“进步县”行列。
以有效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六大领域、专项债券支持的十大领域、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的八大领域和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及其接续政策,深度谋划包装,全力衔接争取,论证储备项目190个以上,争取项目资金18亿元以上。在项目建设“主阵地”设立“前线指挥部”,实行重大项目指挥长负责制,完善专班推进、要素保障等工作机制,继续安排前期费用和奖励资金1000万元,支持全县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推进中医康复疗养中心等69个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抓好张掖LNG储备中心二期、河西煤炭集散中心等120个项目建设,确保绣花庙49.5兆瓦风电场、寺沟河河道综合治理等65个项目建成投用,全年完成投资44亿元以上。
以招商引资激活县域经济源头活水。始终把招商引资放在“头版头条”,坚持招大引强与招才引智结合、“内资外资央资”同招、“名人名品名企”共引,善用市场机制和投行思维,创新开展金融招商、飞地招商、叩门招商,主动出击跑、踏破门槛争、争分夺秒抢,着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和平台型企业。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各行各业全员招商,建立山丹籍在外成功人士人才库,加强与各大商会沟通联络,积极组团参加各类招商节会,力争新签约循环建材产业园等重大招商项目20个,推动五彩欢乐城等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全年落实省外到位资金35亿元,增长20%以上。
以重大基建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抢抓“四抓一打通”工程建设机遇,全力配合做好引大入秦延伸增效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山丹河上游河库水系连通、白石崖渠道改建等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城乡供水连通增效、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兰张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及山丹北高铁站建设,让山丹人民早日实现家门口的“动车梦”。稳步推进S315线后续处置工程,力争路衍经济产业链示范区、G312线山丹至甘州上秦段提级改造项目尽快落地,争取实施更多乡镇通三级公路和县乡道提质改造项目,引导交通资源和设施要素出城入园、配套融合,把交通要道打造成经济通道。加快推进电力通讯保障工程,新建改建10千伏线路21公里,完成4个乡镇65公里配套电网建设,新建5G基站110个、通信光缆115公里。
(二)织密生态环境“安全网”,坚定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抬高生态治理上线。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着力整改销号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持续巩固祁连山及外围区域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支持山丹马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坚决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制度,把牢生态环境保护准入关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组织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祁连山浅山区生态治理等工程,完成营造林11.3万亩、人工种草2万亩、退化草原补播改良58万亩。全面推进林长制,加快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小镇1个,让绿色成为山丹的“主色调”。
严控污染防治红线。全面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扬尘污染和散煤综合管控,持续推进改炕改炉和燃煤锅炉整治,坚决查处农村“四烧”问题,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力实施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快实施白石崖水库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决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性指标,不断提升县域环境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坚守绿色低碳底线。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一资”项目。加快创建“零碳”城市,实施新能源交通共享示范、分布式光伏建设等项目,系统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着力打造走廊“碳谷”。实施林草碳汇工作,探索建立企业碳排放监管体系,完成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有效路径。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广泛开展绿色创建,让绿色低碳成为全县人民的“环保自觉”和“生态信仰”。
(三)释放工业升级“能量环”,加快增创县域竞争优势
聚力做大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强工业”行动,着力打造生态工业“六大产业集群”。在新能源产业上,加快实施“十四五”第二批东乐滩40万千瓦光伏发电、330KV汇集站2#等项目,打造“百万千瓦级”光伏产业基地。在装备制造产业上,重点抓好恒丰国能铅碳电池生产线和新能源汽车电池拆解循环再利用项目,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最热战场”。在煤炭产业上,开工建设青阳煤业180万吨原煤矿井、金湾煤矿60万吨扩能技改及洗煤厂项目,全力推动长山子煤田恢复建设、东水泉东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确保花草滩180万吨和东水泉90万吨原煤矿井达产达效、新唐矿业30万吨原煤矿井改造项目建成投用,为能源保供和经济增长提供强力支撑。在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上,加快金属硅产业建链补链延链,推动新型硅铝质胶凝材料生产、肝素钠加工等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带动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消纳产业加速发展。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上,重点实施九佳生物全自动智能化马铃薯及蚕豆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国家区域性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有效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建成河西地区最大的马铃薯原料生产加工基地。
聚力做强龙头企业。认真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力保障稳产达效,有序推动多行业梯次成长。想方设法盘活恒泰炉料等危困企业资源资产,支持腾达西铁、山泥集团等传统企业推进“三化”改造,祝福油脂创建“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让“老树发新枝”。落实工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企业激励办法,深入实施“小升规”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把“新苗育成林”。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35亿元。
聚力做优工业园区。深化“管委会+公司”“标准地+标准化厂房”等园区改革,增强园投公司资本运作和项目建设能力,推动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二期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提升园区发展能级。秉持“好资源配给好东家”理念,加快低效闲置用地、厂房“腾笼换鸟”,实行差别化要素供给,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强化“亩均论英雄”发展导向,根据项目亩均投入和收益,对企业能耗指标进行合理分配,加快清退低效企业,支持优质企业发展。力争年内新增入园企业10户以上,园区总产值达到15亿元。
(四)共筑商旅发展“融合圈”,积极培植三产提档升级
提升文旅产业质量。围绕“一园二核四片区”发展布局,开工建设马文化产业园、大佛寺景区综合开发等16个新建项目,持续完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艾黎精神教育传承基地功能,确保仙堤书院、县图书馆等项目建成投用。优化提升游客集散地及景区沿线交通驿站、观景台等设施,完成“微改造、精提升”项目30个,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旅游服务贯标争优。探索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复苏路径,擦亮“五彩山丹”名片,做靓山丹马场至焉支山国家级体育旅游等精品线路,办好汉明长城文化论坛、徒步大会等活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推动文旅产业复苏向好,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10%以上。
健全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经贸物流仓储等项目,着力打造河西走廊中段重要商贸物流基地。大力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项目,建设县级商贸服务集配中心和快递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快递下乡进村服务全覆盖。大力推进供销基层社改造升级,完善农资配送网络,搭建产销一体化平台,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发挥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作用,支持重点商超、农特产品等批发零售企业、门店推广“短视频+直播+电商”立体化营销,打响特色网销品牌,促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持续推动消费回升。制定鼓励居民消费政策措施,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做优世博恒太城、焉支巷子等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开发一批高质量服务业项目,构筑山丹消费新地标。开展“美食·名厨·名店”评选,打造山丹美食老字号,激发舌尖消费新动能。大力推广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力争电商交易额增长20%以上。重点培育平坡能源等近限企业,新增入库纳统8户以上。
(五)深耕乡村振兴“责任田”,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加快“一区一地”起势突围。编制“一区一地”县级实施方案,坚持“产、村、人”融合、“居、业、游”共进,争创乡村建设国家级示范镇1个、示范村4个,省市级示范村14个,让乡村建设更有“高度”。接续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搬迁安置群众1236户,腾退复垦1000亩,大力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统筹解决好产业配套、就业帮扶、公共服务等需求,让乡村建设更有“温度”。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改善村容村貌,确保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3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6%、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6%,让乡村建设更有“厚度”。
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坚持“接二连三、农头食尾”方向,以更大力度完善产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6.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44万亩、22万吨以上。深入开展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将衔接资金的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种植马铃薯10万亩、优质牧草30万亩以上,肉羊饲养量突破200万只,农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加强与山东九佳生物科技公司、中农发集团和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的战略合作,着力打造马铃薯全产业链和肉羊肉牛全供应链2条产业振兴“金链条”。新认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5家、“甘味”品牌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4个,不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劳务输转、就业扶持、公益岗位等政策措施,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创新金融支农模式,大力支持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民宿客栈等富民经济,持续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一村一块田”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促进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双提升”。
(六)精绘宜居城市“新画卷”,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级
精雕细琢抓建设。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市更新行动步伐,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大力实施城市安居优居工程,加快推进城北村等4个棚户区和东方、南苑等24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改建保障性住房605套,改善3800多户群众居住环境。大力实施城市路网升级畅通工程,新建改建安宁路、滨河北路等6条城区道路,畅通“微循环”,优化“大动脉”。大力实施绿化提质增量工程,打造景观小品20处,新增城市绿地200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大力实施市政公用事业提标扩能工程,加快住宅小区供水二级管网和城区排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更新供排水管网24公里,新建改建专业市场和便民市场4处,扩大天然气管网覆盖面,促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精益求精强管理。坚持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认真开展“城市体检”,全面开放住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新建停车场9处,充分挖掘路边停车空间,新增停车位3000余个,持续开展车辆停放专项整治,缓解道路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始终保持严打态势拆违治乱,有序推进线网规整下地,清理整顿广告牌匾,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和街道净窗行动,让城市更加整洁、更有品位。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严厉整治“脏乱差”,高效治理“城市病”,打造规范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
尽心竭力优服务。充分发挥大型专业公司示范引领作用,建立物业管理对标提升、优胜劣汰机制,重点解决“三无”小区无人管、环境差、秩序乱等问题,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实行“政务热线+网格员”发现问题、“小区物业+技术员”解决问题、“投诉回访+督查员”督办问题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水电气暖等方面问题,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服务保障水平。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健全快递驿站、集中充电桩等生活服务设施,发展居家养老、托育、医疗等菜单式社区服务,让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七)按下深化改革“快进键”,聚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持续发力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速度,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措施,完善在线审批和帮办代办机制,最大限度便民利企。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化“三医联动”,推动DIP支付方式改革进入实际付费阶段。统筹推进国资国企、教育卫生、农业农村等方面改革,完善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各项改革措施提质扩面增效。
聚力推动开放创新。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完善科技型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以上。做实做细“凤还巢”服务工作,加强创新型人才引育,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山丹之光”等人才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扎根本土、创新实干的人才队伍。依托“工合”“培黎”优势平台,巩固深化与新西兰塞尔温区的友城交往,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的合作交流,鼓励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新培育外贸企业2户,自营进出口额增长15%以上。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创新“承诺+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模式,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等制度,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服务效能。完善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政银企”对接机制,积极帮助解决企业成本、用工、融资等方面实际困难。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大力推进信用监管信息公示公开,公正公平对待各类企业,一视同仁落实惠企政策,让更多企业投资山丹、兴业山丹。
(八)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推动发展成果更加惠民
增强民生服务能力。深化就业创业示范街区创建,积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700人,输转城乡劳动力6.2万人以上。开展教育提速增质三年行动,新建山丹一中2#餐厅、清泉幼儿园2#保教楼等项目,建成培黎中学、西街小学,支持培黎职业学院体制转型,落实落细“双减”政策,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推动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争取实施医疗应急能力提升等项目,持续深化“医疗专家团队工作站”和“山丹籍在外名医工作站”合作,继续派出10名“山丹之光”访问学者赴省内三甲医院培训深造。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编印《山丹县扶贫开发志》《山丹县全面小康志》,县档案馆创建为县级国家综合“示范档案馆”,丰富资政育人载体。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好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扶残助残等惠民政策,加大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和城镇弱势群体的关爱力度,推动完善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推广“时间银行”“老年餐桌”,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提供低收费集中托养服务,加快养老服务迭代升级。全面落实全民参保扩面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8%以上,社会养老保险发放率达到100%。全力化解欠薪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筑牢安全稳定根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矿山企业、道路交通、城市燃气、食品药品、消防救援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深入推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工作,杜绝新的“登记难”问题发生。健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优化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打造多元共治基层治理新格局。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促进全县和谐、宗教和顺。狠抓信访积案化解和源头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面巩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和农村治乱成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平安细胞工程”创建活动,组织实施基层“平安五小工程”,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用心办好为民实事。继续统筹安排财力,办好8件为民实事。一是对全县33—64周岁城镇低收入妇女和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两癌”检查。二是新增教学班108个、学位4680个,新建改建学校食堂5个。三是实施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村水利惠民工程6项,提升陈户镇东门村、大马营镇马营村等村1567户6106人的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四是新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所、村级养老幸福互助院5所。五是新建公办托育机构2所,新增托位300个。六是实施县乡道路和自然村组道路建设工程106公里、养护维修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8公里。七是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新开发公益性岗位40个以上,扶持5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八是继续对具有山丹户籍且被普通高校录取时为农村低保(一、二类)家庭子女提供入学资助。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愿,政之所行。我们将始终把民心作为最大政治,把民生作为最大责任,以赶考的心态、奋进的姿态、答卷的状态,创造无愧于时代、不负于人民的崭新业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牢记绝对忠诚第一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及县委工作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坚持依法行政第一准则。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权由法定、权依法使,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合法性公平性审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做到决策科学、执行坚决、施政高效。
强化担当作为第一导向。大力倡导“案无积卷、事不过夜,雷厉风行、办就办好”的作风,深化“两型”机关创建,着力整治“躺平式”“内卷式”“推诿式”形式主义,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精力用在狠抓落实上,快节奏高效率推动各项工作。
抓实为民造福第一追求。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根本立场,凡事以人民利益为先、以群众期盼为念,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向民生,提升便民服务热线办件质效,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全心全意解民忧、纾民困。建立健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常态化机制,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使政府工作更加暖人心、合民意。
严守清正廉洁第一底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审计监督和风险管控,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教育引导政府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勤勉为政、严于律己,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事创业队伍。
各位代表,我们深爱着山丹这片热土,这里的人民勤劳淳朴,这里的干部包容奋进,这里的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奋勇争先,担当有为、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山丹而团结奋斗!
相关解读材料: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各网站
甘肃省网站
张掖市网站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