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21期
第21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二年六月十三日
●县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保丰收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县林草局五措并举 加强林木资源管理
●位奇镇“四个紧盯”稳步推进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工作
县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保丰收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一是靠实责任保面积。严格落实国务院及省市县关于稳定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制定《山丹县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山丹县春小麦扩种实施方案》,严格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遏制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提升。截至5月底,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68.42万亩,较上年增加3.16万亩,增长4.85%,其中粮食作物46.06万亩(小麦20.95万亩)、油料6.49万亩、蔬菜3.62万亩、药材3.27万亩、其它8.98万亩,可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44万亩、产量22.32万吨任务。
二是落实政策增信心。扎实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补贴、小麦扩种补贴、小麦“一喷三防”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累计争取各类补贴资金6384万元,较上年增加189万元。目前,实际种粮农民补贴已发放完成,补贴面积20.95万亩,亩均补贴33.6元,补贴资金704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41.08万亩,亩均102.73元,补贴资金422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机具758台(套)补贴资金336.945万元。小麦扩种补贴、“一喷三防”补贴等项目正加紧实施。惠农政策的落实,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三是强化指导提管理。突出大块田、高标准农田、全程机械化、社会服务化和生产集约化等要素,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试验示范,建立位奇镇四坝村水肥一体化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清泉镇郇庄村小麦标准化种子生产及集成技术推广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山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玻璃智能温室等科技示范点32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新品种引进筛选、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施用新型肥料、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试验示范50多项次。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及时灌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有效促进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长势,做好“一喷三防”措施,预防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为丰产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设施农业增效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清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引领,依托张掖国际物流园和全县种养产业基地,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积极创建覆盖全县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投资1.1亿元,平整土地1.15万亩,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建立智慧农业和设施农业示范区等,引进和支持县内外企业6家,种植供港蔬菜基地5000亩、有机农业基地800亩,新建智能温室大棚5500平方米、钢架大跨度保温型大棚10万平方米,农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
五是抗旱保灌促丰收。针对今年以来我县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河水来水量偏少,旱象明显,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抗旱保丰收,积极推广耐干旱粮食作物和抗旱品种,对受旱地块,通过滴灌、微喷灌、注水补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尽早浇水补墒,缺水地区因时因地喷施抗旱剂、叶面肥,增强作物抗旱性。同时,科学调配用水,合理确定配水时间和灌溉轮次,在确保水库蓄水安全的基础上持续增加水量蓄水量,确保夏灌用水需求,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做到应灌尽灌,最大限度减轻旱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县农业农村局 吴多锴 姜红霞)
县林草局强化采伐管理 加强林木资源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林木采伐管理办法》《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程序》等法律法规,规范林木采伐审批。今年以来,共受理林木采伐申请99件,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21份,采伐蓄积量严格控制在限额以内。
二是依法审批林地使用手续。坚持依法使用、严格保护、集约节约、合理利用、占补平衡的原则,建设项目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今年以来,共受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事项3项,对2项临时使用林地依法进行审核许可,对1项永久使用林地经现地查验、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省林草局审批。
三是严格落实林木采伐更新。按照“伐一补三”的要求,对依法许可采伐的林木,跟踪落实更新造林任务。全县2022年林木采伐更新造林完成率100%,栽植新疆杨、二白杨等苗木32724株,林地面积得到有效恢复,林木保存率显著提高。
四是加大林草案件查办力度。持续开展森林督查等行动,加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力度,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今年以来,共查处林草行政案件3起,其中:滥伐林木案件2起,非法猎捕案件为1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人,并收缴非法猎具复合弓2把、弹弓1把,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县林草局 彭海龙)
位奇镇“四个紧盯”稳步推进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工作
今年以来,位奇镇把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工作同“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镇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全力以赴抓协调、抓推进、抓落实,确保搬迁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紧盯工作任务。位奇镇把生态避险搬迁工作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来抓,严格按照“走访全覆盖、户户见干部”工作要求,组织力量对全镇现有房屋院落进行分类摸排、登记造册,摸清群众住房情况和搬迁意愿。同时,结合各村实际,合理分配搬迁任务,科学谋划安置措施,多方宣传搬迁政策,做到了搬迁政策“逢人必讲”、搬迁进度“逢会必比”、搬迁成效“逢会必评”,切实保障全镇生态避险搬迁工作做实做细。
二是树牢攻坚意识,紧盯工作落实。严格执行“主要领导抓全面,班子成员抓具体、镇村干部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按照“分片包抓、动员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把全镇17个行政村划分为114个责任片区,并将68名镇干部、230余名村干部全部下沉为责任人,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晰工作责任,狠抓任务落实。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生命财产的“安全账”、避险搬迁的“经济账”、生产生活的“长远账”、人居环境的“生态账”,增加群众搬迁意愿。至目前,走访入户8630余次,摸排落实到户384户,签订搬迁安置补偿协议109户,已完成房屋拆除90户。
三是狠抓干部作风,盯紧工作实绩。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组建生态避险搬迁“突击队”17支,紧抓关键点、关键事、关键人,一户一户“过筛子”,切实形成以点带面、逐级传动的工作体系。健全完善“日汇报、周分析、月总结”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存在问题,总结提炼方法经验,靶向发力,分类施策,精准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做到工作力度不减、干劲不松,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倒逼工作任务落实。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正向氛围。按照“纵向齐发力、横向打擂台”要求,扎实开展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现场观摩评比活动1场次,设立“位奇镇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工作进度评比表”,通过“现场看、比长处、话短板、评典型”的形式,激励带动各村在工作中担当实干、创先争优。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掌握社情民意,以政策红利的“正能量”深化群众搬迁认同,切实增强群众搬迁意愿,有效推动工作任务落实。(位奇镇 周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