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 山丹县财政局李桥财政所部门决算
索引号 | 6207250035/2024-00281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李桥乡 | |
公开形式 | 公开目录 | ||
生成日期 | 2024-08-20 16:10:47 | 是否有效 |
2023年度
山丹县财政局李桥财政所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十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十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四部分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定;执行本乡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人代会决议。
(二)组织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讨论决定本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并组织实施本乡经济发展规划和措施。
(三)加强乡党委自身建设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村民委员会工作。
(四)负责本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搞好农业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五)负责本辖区内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促进科技、文化、教育环境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机构设置
党政内设机构设置为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发展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事业机构设置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二、收入决算表(见附件)
三、支出决算表(见附件)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见附件)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见附件)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见附件)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见附件)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本部门没有相关数据,故本表无数据。)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见附件)
第三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支总计均为1715.07万元。与上年度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1924.21万元,下降52.87%,主要原因是2022年度又追加的地震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资金以及地震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奖励资金,2023年度没有该项资金。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入合计1692.3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682.53万元,占99.42%;其他收入9.80万元,占0.58%;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支出合计1712.0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42.84万元,占37.55%;项目支出1069.20万元,占62.45%;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均为1682.53万元。与上年相比,各减少1887.8万元,下降52.87%。主要原因是2022年度有调剂的地震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资金收入,2023年度没有该项资金。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682.2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888.04万元,下降52.88%。主要原因是2022年度有调剂的地震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资金支出,2023年度没有该项资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682.29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61.23万元,占33.36%;公共安全支出9.73万元,占0.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14万元,占3.57%;卫生健康支出144.94万元,占8.62%;节能环保支出140.00万元,占8.32%;农林水支出274.33万元,占16.31%;住房保障支出38.92万元,占2.3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53.00万元,占26.93%;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949.59万元,支出决算为1682.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77.16%。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年初预算数为575.30万元,支出决算为561.2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55%,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员变动,新进人员与调出人员数量存在差距。
2.公共安全支出年初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9.7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当年预算追加两站一室经费。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数为60.83万元,支出决算为60.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86%,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部门本年度调出人员增多。
4.卫生健康支出年初预算数为31.62万元,支出决算为144.9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58.42%,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追加集中隔离点改造经费等相关经费。
5.节能环保支出年初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14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年中追加环境卫生整治等相关预算。
6.农林水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41.27万元,支出决算为274.3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3.7%,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预算年中追加抗旱资金、厕所革命等用于农林水支出经费。
7.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预算数为40.57万元,支出决算为38.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5.94%,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部门本年度调出人员增多
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年初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453.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2022年度调剂的地震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资金未完全支付,剩余资金于2023年支付。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642.84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608.5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376.13万元,下降38.2%,主要原因是单位在职人员变动。人员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生活补助和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公用经费34.2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13.59万元,下降76.83%,主要原因是是办公费、租赁费支出下降,2023年度本单位人员调出较多,各类办公支出有所下降。公用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差旅费、租赁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其他交通费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和结余0.00万元,本年收入0.24万元,本年支出0.24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00万元,支出具体情况如下残疾人动态调查补助。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2023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全年预算数为2.50万元,支出决算为2.25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根据要求对三公经费进行压减,较上年决算数增加0.44万元,增长24.31%,主要原因是全年接待人次、场次较多。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1.因公出国(境)费用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
3.公务接待费全年预算数为2.50万元,支出决算为2.25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根据要求对三公经费进行压减,较上年决算数增加0.44万元,增长24.31%,主要原因是全年接待人次、场次较多。
外事接待费支出0.00万元。
其他国内公务接待支出2.25万元。
(三)“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实物量情况
2023年度本部门因公出国(境)共计0个团组,0人;公务用车购置0辆,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国内公务接待95批次509人,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0人;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0人。
十、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2023年度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34.27万元,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开支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其他交通费用。
机关运行经费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13.6万元,下降76.83%,主要原因是部分行政运行经费科目资金因纳入项目支出决算而未纳入基本支出统计,以及缺少2022年地震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资金等其他可使用机关运行经费。
本年度会议费支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主要原因是本部门没有相关数据。本年度培训费支出1.9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3万元,下降13.22%,主要原因是压减“三公”经费。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2023年度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合计1.77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87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9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77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1.77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
十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3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离退休干部用车0辆,其他用车3辆,其他用车主要是用于乡镇日常办公及使用单价100万元(含)以上设备0台(套)。
十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于决算公开表格中金额数值应当保留两位小数,公开数据为四舍五入计算结果,个别数据合计项与分项之和存在小数点后差额,特此说明。
第四部分 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其中,二级项目6个,共涉及资金282.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16.76%。本单位2023年度未开展政府性基金预。组织对S590沿路绿化项目、环境卫生整治项目、李桥乡抗旱资金项目、李桥乡村级整地建设项目、李桥乡疫情防控经费项目、李桥乡集中隔离点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等6个项目开展了部门评价,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万元。从评价情况来看,项目完成情况良好。
二、绩效自评结果
我部门在2023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S590沿路绿化项目、环境卫生整治项目、李桥乡抗旱资金项目、李桥乡村级整地建设项目、李桥乡疫情防控经费项目、李桥乡集中隔离点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1.“S590沿路绿化项目”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4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70万元,执行数为7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提升S590道路沿线绿化覆盖率,提升周边地块价值;二是完善美丽乡村功能,使之成为设施完善、环境优雅、氛围浓厚、适合于周边居民及外来游客活动的多彩道路景观公共空间。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经办人员对政府采购等政策的掌握程度不够,存在办理程序不规范和资料收集不完善问题;二是由于乡政府工作人员分管工作多,工作任务重等问题,经办人员不能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支付。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细化工作任务,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资金的管理使用水平。;二是强化监管,跟踪问效。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要求,注重解决项目实施和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实现对财政资金审核、分配、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督。S590沿路绿化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良好。
2.“环境卫生整治项目”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4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70万元,执行数为7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修建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配套检查井;二是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实施,有效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污水乱拍乱放得到管控,村容村貌得到改造,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政策的掌握程度不够,存在办理程序不规范;二工作人员分管工作多,工作任务重等问题,经办人员不能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支付。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举一反三,完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使资金使用的过程成为政府服务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以此转变干部作风、营造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二是强化监管,跟踪问效。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要求,注重解决项目实施和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实现对财政资金审核、分配、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督。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良好。
3.“李桥乡村级整地建设项目”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5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7万元,执行数为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建设内容为维修村级阵地,确保居民党群阵地服务工作;二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农村基层政权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方便行使基层权利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依法管理本村土地和其他财产,惠及群众百姓,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以及居住条件。为下一步发展村级经济提供极大的帮助。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政策的掌握程度不够,存在办理程序不规范;二是工作人员分管工作多,工作任务重等问题,经办人员不能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支付。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强化监管,跟踪问效。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要求,注重解决项目实施和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实现对财政资金审核、分配、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督。;二是举一反三,完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使资金使用的过程成为政府服务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以此转变干部作风、营造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李桥乡村级整地建设项目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良好。
4.“李桥乡抗旱资金”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8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20万元,执行数2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通过项目的实施,确保三个行政村自来水供应保障,减少对自来水的浪费,减少旱情带来的影响,区域内居民饮水用水问题得到保障;二是竣工后验收合格率为100%,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及时支出资金,防止资金支出进度原因拖延工期致使工程进度不达标的情况出现。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政策的掌握程度不够,存在办理程序不规范;二工作人员分管工作多,工作任务重等问题,经办人员不能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支付。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举一反三,完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使资金使用的过程成为政府服务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以此转变干部作风、营造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二是强化监管,跟踪问效。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要求,注重解决项目实施和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实现对财政资金审核、分配、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督。李桥乡抗旱资金:良好。
5.“李桥乡疫情防控经费”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4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00万元,执行数为1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疫情防控期间购买防疫物资,购买煤款以及集中隔离点建设;二是并且及时支出资金,防止资金支出进度原因拖延工期致使工程进度不达标的情况出现。涉及10个行政村居民以及其他外来群众生命安全保障,保证群众医疗安全生活条件。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政策的掌握程度不够,存在办理程序不规范;二工作人员分管工作多,工作任务重等问题,经办人员不能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支付。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举一反三,完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使资金使用的过程成为政府服务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以此转变干部作风、营造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二是强化监管,跟踪问效。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要求,注重解决项目实施和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实现对财政资金审核、分配、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督。李桥乡疫情防控经费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良好。
6.“集中隔离点改造项目”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6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5.1万元,执行数为15.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疫情防控期间隔离点视频监控、三区两通道及电路改造,购买物资设备以及支付集中隔离点的水电费用;二是竣工后验收合格率为100%,确保集中防控隔离点安全可靠。其他外来群众生命安全保障,保证群众医疗安全生活条件。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政策的掌握程度不够,存在办理程序不规范;二工作人员分管工作多,工作任务重等问题,经办人员不能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支付。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举一反三,完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使资金使用的过程成为政府服务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以此转变干部作风、营造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二是强化监管,跟踪问效。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要求,注重解决项目实施和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实现对财政资金审核、分配、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督。集中隔离点改造项目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良好。
三、部门绩效评价结果
我单位组织开展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和组织绩效自评的项目共6个,财政拨款282万元,绩效评价结果显示良好,项目支出情况较理想。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收入。
五、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含专用结余):指事业单位按照预算管理要求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收支差额的金额,以及使用专用结余安排支出的金额。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至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七、结余分配:指单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缴纳的所得税、提取的专用结余以及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的金额等。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等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护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
(根据“收入决算表”和“支出决算表”,参照第十四项说明,对本部门所有涉及到的项级支出功能科目进行说明,注意不要重复,并调整段落序号)
十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政府办公室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款)行政运行(项):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
十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人大事务(款)行政运行(项):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
十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发展与改革事务(款)其他发展与改革事务支出(项):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的其他发展与改革事务支出。
十八、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财政事务(款)其他财政事务支出(项):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财政事务方面的支出。
十九、公共安全支出(类)公安(款)其他公安支出(项):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用于公安方面的支出。
二十、公共安全支出(类)司法(款)基层司法业务(项):反映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用于基层业务的支出,包括基层工作指导费、调解费、安置帮教费、司法所经费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相关支出、人民陪审员选任管理费用、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费用等支出。
二十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行政单位离退休(项):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开支的离退休经费。
二十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残疾人事业(款)其他残疾人事业支出(项):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用于残疾人事业方面的支出。
二十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临时救助(款)临时救助支出(项):反映用于城乡生活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支出。
二十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款)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项):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
二十五、卫生健康支出(类)公共卫生(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项):反映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方面的支出。
二十六、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反映财政部门安排的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行政单位的公费医疗经费,按国家规定享受离休人员、红军老战士待遇人员的医疗经费。
二十七、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公务员医疗补助(项):反映财政部门安排的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
二十八、节能环保支出(类)自然生态保护(款)生态保护(项):反映用于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管理及能力建设、日常管护、宣教、试点示范等支出,生态修复支出,资源开发生态监管支出,生态护林员的劳务报酬等支出。
二十九、节能环保支出(类)自然生态保护(款)农村环境保护(项):反映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有关事项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农村饮用水源地监测与保护等;小城镇环境保护,如小城镇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村创建等;农用化学品(化肥、农药、农膜等)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与管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宣教、试点示范等。
三十、农业水支出(类)农业农村(款)农村社会事业(项):反映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
三十一、农业水支出(类)水利(款)抗旱(项):反映抗旱业务支出。有关事项包括旱情监测及报旱,抗旱预案编制修订,抗旱物资购置管护,抗旱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抗旱应急水源建设以及对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的补助等。
三十二、农业水支出(类)农村综合改革(款)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项):反映各级财政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支出,以及支持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安排的村级组织运转奖补资金。
三十三、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三十四、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自然灾害防治(款)地质灾害防治(项):反映防治地质灾害方面的支出。
三十五、其他支出(类)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款)用于社会福利的彩票公益金支出(项):反映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彩票公益金支出。
三十六、其他支出(类)其他支出(款)其他支出(项):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不能划分到具体功能科目中的支出项目。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