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乡镇政府信息公开 > 李桥乡 > 乡镇事务公开 > 乡村振兴

李桥乡:凝心聚力促发展 同心同力谱新篇

索引号 6207250035/2024-00442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李桥乡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4-09-13 11:15:00 是否有效

近年来,李桥乡坚持把建强委员工作站作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积极创新工作模式,认真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要求,推动政协协商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在夯实基层基础、搭建协商平台、发挥委员作用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实践和探索,实现了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良好开端。

服务中心大局,拓宽履职纬度。一是提升标准促建设。李桥乡对照“有场所、有标志、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记录、有固定成员”“六有”标准,搭建统一名称、统一标准、统一机制“三位一体”协商平台,建成乡级政协委员工作站1个,成立协商议事会,打造村级委员工作站2个,邻里议事小院13个,8名政协委员严格按照政协下基层要求,下沉村社参与协商,按照“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协商解决问题,实现了协商平台全覆盖,政协委员全参与,架起了工作站标准化、规范化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二是扛牢责任抓落实。把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纳入党委年度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委会议对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每月对各村收集上报的协商议事议题进行研究审定,安排开展协商议事活动,确保了协商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三是聚焦中心强发展。充分发挥委员行业背景、界别领域、特长经验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依托委员工作站和村协商议事会,先后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保障、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协商议事活动6次,提出高质量建议7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件,凝聚了乡村发展最大合力。

健全协商机制,提升履职深度。一是建立培训提能机制,结合新形势下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特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协商议事会议的固化议程,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让协商议事会成员熟悉政协工作、掌握政策理论,不断提升履职能力。至目前,共组织开展专题学习6次,进一步学习政协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委员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二是建立督导考评机制,制定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考评实施细则,每月对党委会议审定的协商议题推进落实情况进行实时调度、跟进督查,每季度对村工作资料进行审核把关,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有效提升协商议事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建立宣传机制。坚持“有活动必有宣传”,及时在新媒体平台刊登信息,定期向村社干部通报协商议事成果、解读阐释政策法规、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形成了上接党委政府、下连百姓群众的“线上学堂”。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宣传8场次,发放宣传彩页300余张,悬挂横幅20余条,在“先锋李桥”推送信息24条。

聚焦民生福祉,提升履职温度。一是用智协商“民事”。围绕群众关心关切集镇承载能力不足、环境卫生脏乱差、通村道路老化破损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委员深入一线调研,广泛听取民意,现场协商解决办法,已得到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争取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10个,目前已基本完工。二是用力化解“民难”。聚焦特色种植、现代养,政协委员联系农技专家开展农技培训8场次,以实际行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技术难题,尽可能减少农牧群众经济损失。截至目前,全乡蔬菜、黄参等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肉牛存栏量达到3800头、肉羊存栏量达到3.2万只,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致富。三是用情回应“民求”。结合“结对帮扶、爱心山丹”工程,开展政协委员村社大走访活动,走访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人员,了解特殊困难群众民情民意,走访慰问群众2轮次,慰问困难家庭32户,用真诚与热情搭建起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让民意得以充分表达,让民生问题得到切实关注和解决,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委员的使命与担当。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