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乡镇政府信息公开 > 清泉镇 > 社区事务公开 > 社区事务公开

北街社区户外劳动者驿站:“驿”心为你,打造“多功能”民生服务圈

索引号 /2025-00202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中共山丹县委社会工作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目录 北街社区
生成日期 2025-03-31 18:01:25 是否有效

    冬日的清晨,寒意阵阵。刚刚结束老军路清扫工作的张阿姨来到北街社区24小时工会驿站,拿出手机熟练扫码,“滴”的一声轻响,驿站的密码门锁自动打开,随着屋内的灯光亮起,干净整洁的休息区,一应俱全的服务设施显得格外温馨有爱。张阿姨走进驿站,顺手在旁边的充电桩插上手机,随后在椅子上安然坐下休息。

    近年来山丹县总工会以工会驿站“新双15工程”为抓手,加大示范驿站、24小时智能驿站建设力度,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安装24小时智能门禁系统、充电桩;在原有的思政学习、就业援助、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免费提供矿泉水、方便面等应急服务,常态化开展“工”字号活动,为周边的职工群众提供更具特色、更为广泛、更温暖的24小时“不打烊”服务。


    建设有标准 打造贴心“暖巢”

    北街社区工会驿站坐落于新旧城区交界处,辖9个居民小区,商业门点510余个,可为来往忙碌的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职工群众提供歇脚场所。驿站按照 “六有”建设标准,合理规划功能区域,配备了舒适的休息区、健身区、休闲区,设施设备一应俱全。驿站由社区书记亲自抓管理,确保驿站稳定、规范、可持续运行,是服务职工最直接、最温暖的前沿阵地和窗口品牌。同时,为方便户外劳动者查找定位,在百度和高德地图上线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一键查询、一键导航、一键评价,动态更新站点的位置距离、服务时间、服务项目等信息,同步提升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知晓率、便捷性。

    服务有场地 暖心关怀“全方位”

    积极探索“工会驿站+”服务模式,提供“订单式”服务。通过户外劳动者、新就业群体按需“点单”、社区“下单”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岗位、送健康、送文化、送帮扶、送法律等定制服务项目10余次。将红色元素、红色文化融入工会驿站,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医务人员、公益律师等开展义剪、义诊、健康知识讲座、政策法规宣讲、等各具特色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5场次。打造“工会+法院+人社+司法+检察院+N”联动的“驿站枫桥”维权服务工作机制,为户外劳动者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件,化解5件,让工会驿站实现了从有到优,切实增强户外劳动者、新就业群体从“流入”变“融入”的归属感。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收集上报环境风险、治安线索等治理问题,组建外卖小哥志愿服务队,作为基层治理“民情速递员”,参与民意上报、志愿服务、安全巡查等工作。至目前,共组织各类活动25余场,服务户外劳动者300余人次。


    数智化赋能 驿站大门常打开

    山丹县总工会紧紧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以及户外劳动者的现实需求,在拓展驿站的服务项目和智能化上下功夫,聚焦延长驿站服务时间,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升级24小时智能门禁系统、便捷充电、换电站、可视化视频、智能感应灯等智能设备,提升服务效率与体验,实现全天候24小时开放,一码核验进门,享受智能化设施设备,让更多户外劳动者能够随时进得来、用得上。

    北街社区工会驿站的建立,聚焦辖区职工群众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硬件设施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创新“工会+社区”服务模式,更将成为以弘扬‘三个精神’为特色的社区服务新打卡点。下一步,县总工会将继续以户外劳动者需求为导向,因地、因时制宜探索工会驿站新的功能形态,丰富服务内涵,延伸服务链条,在驿站小空间做实服务大文章,成为树立工会形象彰显工会作为的新名片。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