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乡村振兴

东乐镇:深化乡风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发表日期:2025-03-11 10:36 作者:王仁虎
来源:甘肃山丹

近年来,东乐镇以培育文明乡风、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多举措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强阵地、重宣讲,厚植文明根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1+N”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组建“红马甲”宣讲队,吸纳党员干部、妇女志愿者、网格员、乡土人才100余人,围绕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家风家训、法律法规、科普宣传等宣讲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2300余人次。创新“应急广播+云课堂”模式,通过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镇定期推送红色故事、政策法规,将党的理论政策改编成耳熟能详的简短语句,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民生政策等传递给辖区群众,让文明新声“飞入寻常百姓家”。

兴文化、惠民生,滋养精神沃土。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建成二月二舞龙传习所、大桥河西宝卷传习所各一处,培养“舞龙”传承人20余名、太平车舞传承人5名、河西宝卷传唱人5名,结合春节、“二月二”、中秋、冬至等重大节日,组织以舞龙、广场舞相结合的大型群众文体活动20余次,不断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积极推行“实践(所)站+志愿者+群众”实践模式,建立新时代文明(所)站、群众动态点单“上下双向”志愿服务清单,通过“理论+身边故事”“理论+农技培训”,把讲堂搬到村社农户、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和养殖基地,提供专业性、功能型、常态化志愿服务20场次,让广大群众共享志愿“红利”。

树新风、破陋习,培育文明风尚。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内容细化明确,结合“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将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等纳入兑换体系,村民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开展高价彩礼整治、厚养薄葬宣传,充分发挥其在婚丧嫁娶等事宜中的引导监督作用,举办文明殡葬宣传活动6场次,参与群众1800余人次,引导群众转变传统殡葬观念。积极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选树“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76个,通过“道德评议会”弘扬正能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优环境、促长效,擦亮文明底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行动,紧盯道路沿线、田间地头、集中垃圾收集点等重点区域,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共同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干、志愿队伍参与干、群众自觉干”的共治氛围,全方位整治提升,擦亮和美乡村底色。建立“红黑榜”曝光机制,对村社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并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有效激励了村民自觉爱护环境。累计发动党员群众1500余人次,出动机械10台次,整理乱堆乱放杂物130余处。(通讯员 王仁虎)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