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年鉴2022》】山丹县人民政府——主要工作
主要工作
【经济增长】 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9.19 亿元,增长 5.8%。生态产业增加值完成 23.83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34.4%。工业增加值增长 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4.0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5.8∶27∶47.2。
【项目建设】 全面推行“承诺即开工、容缺即审批”服务模式,全年实施各类重点项目 75 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山丹马场高铁站等 58 个项目建成投用。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5 亿元,开工建设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 7 个债券项目,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创新开展“链长制”招商,组建 7 个产业链招商落地工作专班,开展节会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签约引进项目 15 项,到位资金19.33 亿元。
【绿色发展】 坚持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推行 “一村一块田”改革,新建高标准农田 6.5 万亩,配套“水肥一体化”面积 3.13 万亩,土地流转突破 40 万亩,促进现代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开工建设现代肉羊融合发展产业园和孕马养殖基地,打造四坝村农业综合集成等产业示范点 15 个,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23.73 万亩。推动新能源产业开发,甘肃天聚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河北焰中等光伏项目加快推进,绣花庙风电场开工建设,全县光电装机总量达到 20 万千瓦。支持传统工业改造升级,东水泉、新唐 2 户煤矿企业扩建提升,腾达西铁、芋兴粉业等 24 户规上企业达产达效,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11.3 亿元。加快推进“一园两核四片区”文旅产业布局,实施仙堤书院复原、四坝文化展览馆等项目 13 项,举办全省速度轮滑锦标赛等文体活动 50 多场次,文旅融合发展效应加速释放,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 18.6%、17.8%。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培育突破行动,新增市场主体 2039 户,培育限上商贸企业 25 户。组织开展促消费扩内需专项行动,投入 740 万元支持企业让利促销,拉动住房、商超、餐饮等行业消费更加活跃。
【新型城镇化】 启动城市更新“十大专项行动”,投资 12.46 亿元实施城市更新项目 33 项,改造棚户区 6 个、老旧小区(楼院)39 个, 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3 条,敷设地下管网82 公里,设置智慧停车位 800 个,增设环卫设施 650 处,规范沿街商户门头牌匾 1276 块,新建城市景观绿地 22 处,城市中心绿地公园建成开园,新建公共厕所 6 所,机关事业单位厕所和城区公厕免费开放,“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建成运行,街长制和物业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脏乱差堵”等城市病得到对症治疗,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推进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作”,投资14.77 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 24 项,祁连西路风貌改造全面完工,永宁新村等 6 个生态宜居村庄建成生态宜居房 136 套、农村公租房 114 套,拆除复垦农村危旧空置房 358 户,改造农村卫生户厕 2782 座,建设垃圾转运站 8 处,农村产业基础、公共设施、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重大基建】 优化水资源配置利用,实施东乐大口子山洪沟防洪治理、红寺湖人饮改造提升等水利工程 14 项,争取省水利厅配置水资源量 2400 万立方米,正在开展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实施交通提升行动,G30 山丹西收费站改扩建工程、X013 李桥至马场三场公路建成通车, X018 清泉至民联公路开工建设,构建内畅外通、安全快捷的交通网络。完成电网调增工程,新建改建电网 54.7 千米,供电质量提升。
【生态保护】 常态化抓好祁连山及外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央和省市反馈交办的 381 项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组织实施生态治理项目 15 项,完成人工造林 1.33 万亩、封山育林 11.88 万亩、人工种草 7.72 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 21.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40.36%,沙化土地治理率 66%,湿地保护率 58.8%。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省级考核断面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质 100%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守好蓝天绿水净土。
【民生福祉】 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 累计支出 12.6 亿元,办成一批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 6.28 万人,城镇新增就业 2706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2%以内。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 98.58%和 98.28%,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 8889 万元。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永宁幼儿园、东街幼儿园和育才中学综合楼、宿舍楼工程完工,招聘教师 72 人,创新开展教育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高考一本上线率 46.58%,较去年提高 5 个百分点。实施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妇幼保健院产儿科综合楼、中医医院应急救护能力建设和“三区两通道”发热门诊改造项目建成投用, 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如期竣工。招引医疗人才 8 人,向北京、西安、兰州等地知名医院派出“山丹之光”医学访问学者 10 人,设立医疗合作工作站 8 个、山丹籍在外名医工作站 8 个,邀请知名专家来丹诊疗 72 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六件为民实事有效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 118 元,改建农村中小学食堂 5 个,安置高校毕业生 590 人,建设人才公寓和保障性租赁住房 134 套,妇女“两癌”免费检查 3600 人,发放普通高校学生入学补助 147 万元。推进“平安山丹”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实效,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五治三团”融合治理成效显著,“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列入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山丹县被国家信访局授予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
【自身建设】 县人民政府依法履行职责,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24 件、政协委员提案 16 件。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政府系统干事创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开通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高效。加强审计监督,开展各类审计 24 项,防范廉政风险的发生。严格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好用好资金资产,开源节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同比下降 6.14%。
【疫情防控】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部署,全县上下闻令而动,以最坚决态度、最有效措施,迅速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率先探索加强县域应急处置工作有效做法,建立“一张图、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机制,科学、规范、高效做好流调溯源、隔离留观、小区封控、社会面管控、市场保供等工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 5700 万元,立即购置方舱CT、负压救护车等医疗设备和防疫物资,迅速启用中医医院作为非绿码人员救治医院,紧急改造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23 个,完成全员和大规模核酸检测 7 轮 91.3 万人份,筛查救治患者 4 人,排查隔离密接、次密接人员 2354 人,用最快速度、最小代价夺取疫情防控决定性胜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抗疫期间,广大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公安民警、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挺身而出、日夜奋战,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大批兄弟县区、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捐物,累计接收爱心捐款 742 万元、物资折价 380 万元,用实际行动谱写一曲曲爱的赞歌,构筑起联防联控的“钢铁长城”,为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保障。
山丹县人民政府领导名录
姓 名 | 籍 贯 | 职 务 | 任职时间 |
张 伟 | 山东菏泽 | 县委副书记、县长 | 2021.01~2021.12 |
韩建军 | 甘肃临泽 |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 2021.01~2021.12 |
宋永福 | 甘肃山丹 | 县委常委、副县长 | 2021.11~2021.12 |
陈 瑾 | 甘肃会宁 | 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 2021.04~2021.12 |
严秀峰(女) | 甘肃高台 | 副县长 | 2021.01~2021.09 |
毛 雄 | 甘肃张掖 | 副县长 | 2021.11~2021.12 |
李培福 | 甘肃民乐 | 副县长 | 2021.01~2021.09 |
黄国杰(藏族) | 甘肃肃南 | 副县长 | 2021.11~2021.12 |
赵文成 | 甘肃山丹 | 副县长 | 2021.02~2021.12 |
李红辉 | 山东邹平 | 副县长(挂职) | 2021.02~2021.12 |
曹海霞(女) | 甘肃张掖 | 副县长 | 2021.11~2021.12 |
国家各网站
甘肃省网站
张掖市网站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