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山丹地情

【《山丹年鉴2022》】法治——法院

发表日期:2025-04-01 09:44 作者: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来源: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法院


【概况】    县人民法院内设政治部(机关党委)、综合办公室(司法警察大队)、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综合审判庭)、执行庭(局)、纪检监察室9个机构,下辖李桥、大马营2个人民法庭,派驻纪检组1个,核定中央政法专项编制63人。年内,有中央政法专项编制人员61人(员额法官25人、法官助理18人、司法行政人员9人、司法警察4人、工勤人员5人),聘用制书记员25人,院聘人员3人。

【审判执行】    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全年受理各类案件6925件,审(执)结6603件,结案率95.35%。

民商事审判   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920件,审结3792件,结案率96.73%。其中审结离婚、抚养、继承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405件;审结劳动争议纠纷案件7件;审结买卖合同纠纷案件367件;审结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570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653件。审查各类非诉行政案件20件、审结20件。

刑事审判   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36件,结案133件,结案率97.79%。严惩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犯罪,审判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10案10人。加大对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侵财犯罪的打击力度,判处17案21人。对贩卖毒品、组织卖淫、盗掘古墓等妨害社会管理犯罪高压打击,判处4案5人。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2件4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件8人;审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危险驾驶等案件45件45人;网络传销、电信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案件11件21人。

执行工作   受理执行案件2816件,执结2625件,结案率93.22%,执行到位金额9931万元。开展涉黑涉恶、民生、金融案件百日攻坚等专项执行活动,保持“3+1”核心指标高水平运行。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成交4笔57.94万元。通过网络查扣划直接执结案件458件,不动产、公安、火车站等部门联动协作,成功查封房产105套、查扣车辆60辆。通过火车站反馈购票信息,查控被执行人89人次,公安机关协助查找360人。严厉打击拒执行为,司法拘留52人,移送拒执线索2案2人。落实失信惩戒制度,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029人次,限制高消费1488人次,38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金额100万余元。司法救助18人,发放救助金82808元。

【扫黑除恶】    审结全省被告人数最多的王某等54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案。由院扫黑办牵头,组织办案团队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法院办理的6件涉恶案件和1件涉黑案件进行清查,彻底清查有无遗漏“保护伞”、是否存在政法干警违纪违法充当“保护伞”等问题,要求办案人员严格把关,逐案审查、梳理,形成自查报告,确保“关系网”“保护伞”线索无遗漏。

【综治维稳】    制定《关于进一步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畅通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推进涉企案件快调、快立、快审、快结,符合条件的涉企案件当场立案率100%。出台深化服务民营企业的司法举措,深入企业走访座谈提供法律服务5次,为企业防范风险提供司法保障。加强金融债权司法保护,审结金融借款、信用卡、保险合同等纠纷601件,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债权15992.85万元。落实省市县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开展流调溯源、社区值守、街道巡查、志愿服务等工作;推进“云立案”“云审判”“云执行”,确保诉讼服务“不打烊”、审判执行“不停摆”。制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工作措施,筹措2万元资金帮助联系村改善农田灌溉设施,组织帮扶干部深入走访46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1件。

【诉讼服务】    提供窗口立、自助立、跨域立、网上立等快速立案多种选择,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司法服务。上线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开展立案、查询、交费、调解、庭审等在线诉讼服务,网上立案1032件,电子成功送达开庭诉讼文书3991份。完善网上交费业务,实行一案一账号、扫码交费。设立专用窗口,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当事人办理诉讼费减、免、缓手续。运用12368服务热线,高效接听处理来电,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424人次。上线人民法院网上保全、委托鉴定、道路交通一体化等诉讼服务平台系统,引导当事人网上申请保全、担保、鉴定、评估,让科技为司法加码提速,全方位服务当事人。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调解案件,有1588起案件通过在线调解平台妥善化解,让群众感受“指尖诉讼”的便利。

【诉源治理】    邀请8个乡镇和8个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驻法院调解平台,2名速裁法官分别对接4个乡镇和4个行业调解委员会,指导、培训外接调解组织开展诉前调解案件的法律释明、登记、移交、司法确认工作,构建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诉源治理新模式。设置案件繁简分流标准,完善分流功能,打通案件快慢分道、繁简分流通道。打造“法官+特邀调解员”团队,对诉前民事纠纷先行调解分流,节约司法资源与诉讼成本。全年委托委派调解案件2839件,成功调解1423件。速裁团队受理案件1482件,调撤率55.9%,年人均结案744件,最高结案数754件。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得到省高院和最高院肯定,被确定为在全国法院院长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的基层法院之一。

【司法改革】    落实审判权责清单,优化法官助理、书记员配备模式,做实分调裁审、“四类案件”监管、类案强制检索等新型审判权运行监管机制,构建权责明晰、监管有力、运转有序的审判权运行体系。按照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查、法庭调查三项规程审理刑事案件,把好证据关、程序关,夯实庭审基础,让证据出示、事实查明、诉辩意见发表、裁判结果形成均在法庭。落实人民陪审员法,引进外部监督,加强律师执业权力保障,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制约监督环境中进行,推动司法公正。

【队伍建设】    接受市中院司法巡查、县委政治巡察及各类审计。做好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学习培训,全年培训121人次,选派17名审判法官到法官学院参加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典型案件点评、优秀案件交流、庭审观摩指导活动,提升法官干警驾驭庭审、法律适用、制作裁判文书能力;优化队伍结构,新招录正式干警5人、聘用书记员2人、新调入法官1人,1名法官助理选拔入额。

县人民法院法警实战化培训班

【基础建设】    建设科技法庭9个,实现审判管理、执行指挥与上级法院互联互通。落实庭审直播要求,让审判、执行现场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公开审执案件信息6925件,网上公布裁判文书5309份,直播1542件。维修改造大马营法庭,新建数字法庭1个、云上法庭2个、互联网调解室1个,新增1套远程提讯设备,更新业务用车1辆,新租赁电动执法车2辆,“六专四室”通过验收,完成省院密码通信系统及电子政务内网招标工作。

县人民法院云上法庭

【审判管理】    制定《审判流程管理规定》,严格程序变更、审限变更审批程序,确保案件在法定审限内结案。推行常态化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机制,不定期巡查庭审,对已生效裁判文书,季评查已结案件,通报、并督促整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推进办案流程节点提醒、跟踪、管理,构建以质量、效率、效果为核心的办案评价体系。开展长期未结案件清理、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形成“多途径、多层次、全方位”案件质效管控机制。常态化审判监督管理提升案件质量效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9%。

县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院长:杨海全(院长2月始任)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钱广雄(4月始任,党组成员4月任止)

党组成员、副院长:马治国  王文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雷光

党组成员、民事审判庭庭长:吴彪

党组成员:周得权(4月始任)

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多文(4月始任)

政治部(机关党委)

主任:周得权

综合办公室(司法警察大队)

办公室负责人:韩丽敏

法警大队政委:邢天明

纪检监察室

主任:陈财年

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

主任:肖金玉

民事审判庭

庭长:吴彪

副庭长:吴荣(10月始任)

民事审判二团队负责人:卢殿宏

刑事审判庭

庭长:赵海涛

副庭长:赵永明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

庭长:杜明晗

副庭长:张琴

行政审判庭(综合审判庭)

庭长:陈多文

副庭长:毛炬

执行(庭)局

(庭)局长:张玉林

副(庭)局长:高文斌 周勇国

李桥人民法庭

庭长:张文鑫

大马营人民法庭

庭长:邢宏

(撰稿杨蕊)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