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年鉴2022》】社会事业——民政
民 政
【概况】 山丹县民政局主要承担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养老慈善、社会福利、婚姻登记、殡葬管理、行政区划、收养登记、流浪乞讨、基层政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等职能。内设办公室、社会救助股、养老福利慈善股、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组织管理股(地名区划办公室)4个股室。下属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县养老救助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县居民家庭经济收入核对中心、县殡葬管理执法大队和县殡葬服务中心5个事业单位。年内,有工作人员43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12人。
2021年,县民政局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完善以城乡低保为主体,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创新完善基层政权建设、婚姻登记、孤儿保障、流浪乞讨救助、殡葬改革为重点的社会事务管理,加快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基层政权】 开展乡镇政府服务能力试点示范建设,在市民大厅建立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将18项便民服务事项纳入业务范围,实现 “一站式”办理。完成第十届村(居)委换届工作,产生新一届村(居)委成员645人,联合组织部对新任村干部开展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村委会主任中女性16人,占比14.4%;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96.4%;村主任平均年龄35.6岁,比换届前降低15岁。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准入村(社区)盖章事项10项、负面清单20项。建立健全村民自治领域扫黑除恶长效机制,落实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机制,创建南街、县府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通过公开招考,招录32名专职社区工作者,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城乡低保】 2021年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提高8%,城市低保月补助提高到623元;农村低保一、二类保障对象分别提高到399元/月、378元/月,三、四类保障对象补助标准保持不变。全年累计为3620户669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219.87万元,为2143户4119人发放城市低保金2796.34万元,为城乡“两保户”兑付电费40.76万元;累计提取工商、财政、养老金、车辆购置、不动产等信息13.6万条。实行数据月比对制度,逐步形成以入户调查为主、各部门信息比对为辅的工作机制。强化档案规范管理,制定社会救助档案目录清单,补充完善社会救助档案7000余份,整理归档各类文书档案23盒。依托社会救助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困难群众数据库,录入各类救助对象6875户1.23万人。举办全县社会化救助制度政策培训班及各类业务培训13场次。
【临时救助】 完善《山丹县临时救助指导标准》,对最高救助2.5万元的患者医疗自付费用从8万元降到6万元。定期与县医保局对接,对医疗费用支出较大或常年治疗的家庭,采取“跟进救助、分阶段救助”等方式,予以主动救助,增强救助时效性。全年为23081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3472.59万元;受理救助求助人员28人,为救助人员购买衣物、鞋、帽等18件(套),方便面、水等食品16箱,救助金额1.2万元;接收张掖市救助站护送县籍流浪乞讨人员7人;收送至张掖市救助站,滞留山丹县的外籍流浪乞讨人员4人,对沿街乞讨的12人进行劝返。下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紧急通知》,发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寒冬送温暖”倡议书》,每天安排2名人员在县城街道进行巡查,为5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棉大衣、方便面、口罩等物品,劝导并帮助他们安全回家。
【残疾人保障】 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 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组织开展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摸底排查,为935人建立服务需求台账。完成提标工作,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一、二类低保家庭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提高到110元,农村三、四类低保家庭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保持每人每月100元不变;肢体、视力、智力、精神一级和智力、精神二级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到110元,听力、言语一级和肢体、视力、听力、言语二级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到60元。每月与县残联进行数据比对,将符合条件的4611名残疾人纳入“两项补贴”范围,全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510.167万元。
【养老服务】 建立山丹县养老服务体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山丹县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山丹县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综合评估特困和经困老年人1941人,采用入户、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掌握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落实分散特困供养和经困老年人走访探视制度,签订五方照护协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3家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提供卫生打扫、衣物换洗、理发等生活照料服务。推行“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模式,投入445.95万元为特困供养对象发放衣物、粮油、煤、日用品等27种生活物资;为175户特困供养对象粉刷房屋。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照护服务水平,对敬老院进行全面改造,护理型床位达到224张,占养老床位数的56%。新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日间照料中心8所,补助运营经费12万元,对运营正常的13所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补助运营经费13万元、床位补贴84万元。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养老护理员培训班6期、培训240人次。建立老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机制,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社工人才培训,取得社工证书3人。实施县中心敬老院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及管网达标工程。在各养老机构建立微型消防站,配置消防器材,定期开展消防技能培训和演练。建立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与定点医院签订服务协议。投入3.9万元为养老机构购买床位险320张、为57名工作人员购买雇主责任险。
春节前夕,县民政局为老人发放围巾
【行政区划】 落实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完成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第四轮县域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和中农发山丹马场衔接,推动山丹马场场界落地工作。完成山丹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后续工作。
【社会组织管理】 新注册登记社会组织12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070人,发放款物61万元。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和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减免会费3.3万元,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和“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专项行动、劝散1家非法社会组织。开展“双减”工作“营转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6家;“双随机”抽查各类社会组织28家;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年检率100%。新成立党支部1个,新发展党员8人,党组织组建率90.6%,下派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8人。举办培训班4期,累计培训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48人次。建立支部书记后备库,后备支部书记8人。创建“双强六好”党支部4个,温馨日间照料中心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标准化先进基层党支部。依托山丹县温馨日间照料中心党支部,打造“扶残助困为民服务”党建共同体,扶残助困服务有效延伸。
【婚姻登记】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范婚姻登记程序,落实离婚30天冷静期。2021年办理婚姻登记证件1422对(结婚登记852对,补领婚姻证件436对,实际办结离婚登记134对),登记合格率100%。5月20日,为新人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以来的首次集体“结婚颁证”仪式,引导新人树立现代文明婚姻新观念。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1989年现存的7514份婚姻历史档案补录工作。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培树婚嫁新风”宣传活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婚姻登记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开通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两种办理婚姻登记申请方式,实现婚姻登记“预约办”。
【殡葬管理】 印发《山丹县进一步巩固殡葬改革成果推进殡葬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的通知》,形成常态化机制,深化殡葬改革成果。投入150万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5月火葬场正式启动运营、火化遗体7具,10月殡仪馆和殡葬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办理丧事33家。全面完成“三沿六区”坟头墓地集中整治工作,平整坟墓9099座、搬迁183座,补助资金569万元。投入85万元,在龙首山公墓及殡仪馆周围持续开展景观绿化工作,提升公墓及殡仪馆的绿化环境水平,改善公墓生态环境。
山丹县殡葬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 成立山丹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55场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工作的通知》,准确认定农村留守儿童1181人,签订四方照护协议,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建立村干部和驻村干部随访制度。为8名孤儿体检,为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孤儿落实助学工程资助4.2万元,为8名孤儿和12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贴154.03万元。
【福利慈善】 在清泉镇郇庄村、东乐镇城西村开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工作,成立慈善工作站,通过线上线下募捐资金34.7万元,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在清泉、大马营镇成立社会工作服务站。疫情期间,县慈善总会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款643笔81.85万元、接收物资19批价值25.03万元,接收各级捐物14批168.23万元,及时进行分配和公示。制定《关于加强全县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组建209支志愿服务队,组织6200名志愿者、10家社会组织参与全县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组织45名社工人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鼓励社工人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持证65人,落实取证奖励资金3万元。
慈善总会疫情防控物资接收情况统计表 | ||||
序号 | 捐赠时间 | 捐赠单位 | 捐赠物资明细 | 折价(元) |
1 | 10月29日 | 山丹县四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魏守恩 | 生活物资 | 100000 |
2 | 10月31日 | 甘肃林禄户外运动有限责任公司 | 饮用水200箱 | 10000 |
3 | 10月31日 | 兴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赵月娥 | 方便面50箱、八宝粥40箱 | 5000 |
4 | 10月31日 | 富优榨油厂 马有轩 | 方便面50箱、优酸乳50箱 | 5000 |
5 | 10月31日 | 陈户镇东门村周多双 | 苹果1500斤 | 2880 |
6 | 10月31日 | 康佳乐纸塑用品店 | 一次性餐盒10箱、一次性纸碗10箱、一次性筷子10件 | 2150 |
7 | 10月31日 | 高台县智银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 方便面30箱,牛奶30箱,大煤2吨 | 6500 |
8 | 11月1日 | 山丹县盛沣建材有限公司 | 方便面75箱、火腿肠6箱、小榨菜570袋、大榨菜70袋、牛奶50箱、酸奶50箱 | 12000 |
9 | 11月1日 | 何维经 | 煤5吨 | 6000 |
10 | 11月1日 | 宋长良 | N95口罩20盒、一次性手套50双、防护服8套、方便面10箱 | 3120 |
11 | 11月3日 | 山丹县金永波养殖专业合作社义唐家庭农场 | 猪一口、葡萄五箱 | 3800.00 |
12 | 11月3日 | 山丹县世博幼儿园 | 苹果14箱、方便面20箱、酒精(500ml) 180瓶、消毒液(500ml)210瓶、洗手凝胶60个 | 5025 |
13 | 11月3日 | 邹世军 | 猪两口,合计360斤 | 5400 |
14 | 11月3日 | 屈青 | 洋芋3吨 | 6000 |
15 | 11月5日 | 甘肃万城养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康师傅方便面(桶装50箱、袋装20箱)、银鹭八宝粥20件、金锣火腿肠5箱、娃哈哈矿泉水20箱 | 5500 |
16 | 11月7日 | 陈全军 | 洋芋2吨 | 3200 |
17 | 11月9日 | 山丹县创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顾永兴) | 饮料230件(1L苏打水80件、功能饮料70件、饮料80件) | 11720 |
18 | 11月14日 | 山丹籍广东省爱心人士 | 医用物资59.5箱(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10000支、一次性医用口罩48000支、防护服1000套、医用隔离鞋套1000双、N95医用口罩12800支) | 37000 |
19 | 12月7日 | 湖北省甘肃商会爱心人士 |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90000支、一次性医用口罩10000支、医用防护服50套、医用手术服400套 | 20000 |
疫情防控物资接收情况统计表 | ||||
序号 | 日期 | 捐赠物资单位(个人) | 接收捐赠物资明细 | 折价(万元) |
1 | 10月28日 | 张掖市慈善协会 | 蔬菜大礼包1661包(米、面、蔬菜)。 | 24.92 |
2 | 10月28日 | 平凉市物资、市民政局(张掖市慈善协会) | 静宁苹果21吨、一次性口罩40箱、防护服14箱350件,蔬菜1吨(白菜10袋、白萝卜15袋、胡萝卜15袋、辣子1袋、西红柿4袋)。 | 26.95 |
3 | 10月29日 | 武威市政府(张掖市慈善协会) | 面粉800袋、挂面500箱、牛奶1800箱、小食品150箱。 | 17.9 |
4 | 10月30日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丹支公司 | 方便面200箱、八宝粥250箱。 | 2 |
5 | 11月1日 | 周钧国 | 洋芋、白菜、辣子、萝卜、油菜等3000斤。 | 0.3 |
6 | 11月1日 | 绍兴申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张掖市慈善协会) | 医用口罩160000个、60套防护服。 | 8.3 |
7 | 11月1日 | 刘过(民乐县) | 矿泉水200件。 | 2.4 |
8 | 11月1日 | 山丹县祁连润雪饮料有限公司 | 饮用水200箱(每箱100件、100包)。 | 1.3 |
9 | 11月2日 | 壹加壹超市 | 定向捐赠方便面625箱。 | 3.16 |
10 | 11月2日 | 中共肃南县委、肃南县人民政府 | 羊150只,牛肉305箱。 | 30 |
11 | 11月3日 | 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 (张掖市慈善协会) | 白菜10吨、粉条8吨、土豆20吨。 | 14 |
12 | 11月4日 | 中共甘州区委、甘州区人民政府 | 蔬菜60吨。 | 15 |
13 | 11月5日 | 中共金昌市委、金昌市人民政府 (张掖市慈善协会) | 蔬菜60吨(洋葱30吨,胡萝卜30吨)。 | 12 |
14 | 11月5日 | 中共民乐县委、民乐县人民政府 | 海升串番茄313箱,银河大礼包400箱。 | 10 |
【乡村振兴】 制定印发《山丹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实施方案》等文件,定期召开安排部署会议,开展巩固脱贫兜底保障成果“回头看”、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提升行动,科学认定城乡低保对象,防止返贫致贫。建档立卡户中享受农村低保2287人、特困供养452人,“政策性兜底保障”占脱贫人口15.4% ;建立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认定低收入人口1044户2606人,将115户188名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围、给予318户临时救助,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有效转变;派出2名干部到李桥乡河湾村帮扶工作队和高庙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足额发放生活补助。
【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城乡低保、特困等人员生活状况,通过发放临时救助金等措施,及时救助基本生活存在困难人员,为困难群体发放蔬菜、米面油等捐赠物资170多吨。养老服务机构按规定实行全封闭管理,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全部完成疫苗接种, 做到应接尽接;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督促4家殡葬服务机构进行扫码、消毒等工作,取消遗体公开告别仪式和集中祭扫活动,避免人员聚集;推行“社区+网格员+楼院长+单元长”四级联动社区疫情防控模式,配合社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11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均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
县民政局
局 长:唐谦
副局长:曹明亮 王曜德 (2月任止) 周得鸿(2月始任)
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
主 任:王杰
副主任:王继智(4月任止) 程永胜(4月始任)
县殡葬管理执法大队
大队长:空缺
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主 任:周得岚
县养老救助福利综合服务中心
主 任:刘希堂
副主任:马瑜
(撰稿:黄旭明)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