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山丹:农业“提速换挡”向智转型

发表日期:2025-04-03 17:47 作者:马尚群 郭宗轩 聂英 高玉丹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阳春三月,在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中,祁连山脚下的山丹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抢抓农时,通过调优种植结构、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保障农资供应等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广袤田野上,农机轰鸣,农民忙碌,干群齐心,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加速绘就,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机械赋能 精量播种织就“智慧春耕网”

走进山丹县东乐镇小寨村六社小麦播种现场,现代化农机正开足马力作业。伴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精量播种机在平整的田垄间匀速前进,一粒粒饱满的麦种被精准地播入土壤。田间地头,农技人员正仔细检查播种深度和行距,确保春播质量;农户们则忙着添种加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丰收的憧憬。

山丹县东乐镇小寨村六社村民 王永祥:我们的地都是冬灌地,土地很湿润。我们抓住这个好时机,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方式,确保了小麦播种的效率和质量。

田间有忙碌,粮食有保障。山丹县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从严从实加强耕地保护,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以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为要求,通过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倒茬轮作、麦后复种、化肥减量增效、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措施,深入推动小麦单产、品质提升。2025年,全县计划农作物种植面积69.6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5万亩,小麦种植17.5万亩,为实现全年粮食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覆膜铺展“节水增产路”

如果说精选良种是春耕的“起跑线”,那么科学覆膜就是丰收的“奠基石”。在清泉镇郇庄村的田野上,现代化覆膜机正在高效作业,机械的轰鸣声奏响了春耕序曲。农民们穿梭其间,娴熟地操作着农机设备。极目远眺,新铺设的地膜如银帘般在田野间延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在土壤解冻初期抢墒覆膜,通过黑白双色地膜搭配使用,既有效保墒节水,又能调节地温,延长农作物生长期。这种“良种+覆膜”的现代农业技术组合,预计节水30%以上,亩均增产可达15%,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壤保墒能力,更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种植户 曹国文:“这一片有300亩的茴香,200亩的麦子。今天我们刚开始动工,铺膜四五天就完成了,加上种植可能需要十天左右。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今年,山丹县以农资调运储备为保障,扎实做好地膜储备、农机检修等准备工作,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覆膜、规范使用农机具、精细播种,帮助解决种植技术难题,确保春耕生产高标准、高质量有序推进。

良种繁育 多点试验构筑“增产新体系”

深耕细作,沃土翻飞,匀撒肥料……在山丹县位奇镇张湾村千亩良种繁育田里,4台大型拖拉机正牵引播种机匀速行进,将“张春27号”小麦原种精准播入墒情适宜的土壤。一旁的试验展示示范点里,农技人员正躬身为土地“量体裁衣”,他们手持测距仪穿梭田间,用红白标线在沃土上勾勒方阵,以点穴式手法将一粒粒饱含希望的种子植入每穴土壤,标线起伏间编织出金色的丰收图景。

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忠福:“为了提高我县小麦的单产,每年都开展小麦新品种筛选以及大面积的繁育试验。这个示范点是今年我们和市农科院合作开展的小麦新品种繁育示范点,配套春小麦多点试验一项,区域试验一项,新品种展示一项,同时我们开展小麦良种大面积繁育,为小麦增产提供优良的品种。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丹县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引领,在位奇镇张湾村开展1200亩“张春27号”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配套实施50余个品种对比试验,并采用统一整地、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的标准化模式,构建起“试验+展示+繁育”三级联动体系。同时,依托科学试验设计与“良种繁育+技术集成+耕地提升”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实现亩产提升10%、田间机械化率达98%。如今,祁连山北麓富硒土壤上,良种选育与耕作技术双轨并进,实现了以科技赋能“陇上粮仓”产业的新格局。

生态转型智慧牧业谱写“草原协奏曲”

春日的焉支大地,机械轰鸣唤醒沉睡的草原,现代化牧业的活力在冻土消融间悄然涌动。作为全国首批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之一,山丹县通过精准投放104台(套)大型装载机、大型拖拉机、自动化饲料搅拌机等现代化农业装备,构建了“生态监测-精准饲喂-牧草种植-智慧养殖”全链条技术体系,形成草原载畜量动态平衡、饲草料高效转化、养殖效益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的草原牧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山丹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正兴:“这些设备将提升饲草加工、种植和养殖的机械化水平,以及标准化养殖自动化能力,为老百姓尤其是牛羊产业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转变发展方式赋能草畜产业发展。近年来,山丹县坚持把发展绿色畜牧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和农牧民增收的富民支柱产业,打出政策、科技、资金“组合拳”,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实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畜牧业绿色转型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24年,全县牧草种植面积达35.8万亩、产量达32万吨、产值近5亿元。焉支大地上,养殖增效、农民增收、草原增绿的景象正蔚然成势。

从广袤田野到连片大棚,从高标准农田到现代化养殖基地,在“三抓三促”行动的强劲推动下,山丹县正以春耕生产为笔,饱蘸希望与汗水,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景。农机穿梭奏响春耕序曲,农技服务深入田间地头,广大农户抢墒播种,一幅产业兴旺、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新画卷正在焉支大地全面展开,为全年农业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马尚群 郭宗轩 聂英 高玉丹)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