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社保中心:“点线面”同步发力 织密扎牢基金“安全网”
今年以来,山丹县社保中心持续巩固“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成果,紧盯基金风险“点”,守牢内控监督“线”,扩大监督覆盖“面”,全方位多角度加大风险防控力度,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三防协同紧盯基金风险“点”
事前预防“抓源头”。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多领冒领社保基金追回机制、中高风险业务集体会审制度,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科学设立业务经办、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内审稽核等岗位,规范分配权限,职能交叉制约,从源头上防范社保基金的内在隐患和外在风险。
事中校验“控风险”。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理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待遇审核、费用支付等各项收支业务,严把收支关口。在办理补缴养老保险费、社保退费业务、退休条件审批、大额待遇补发、工伤待遇申领条件审核、稳岗返还补贴资格认定、成建制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个人账户历史记录修改等特殊业务做到事事必审、件件必查、集体会审,充分放大事中防控效应。
事后稽核“堵漏洞”。成立风险防控专责组,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稽核,聚焦关键信息修改、一次性补缴、关系转移、大额补发等易发频发高发问题,重点针对已办结业务、各级各类检查、专项整治以及基金审计发现问题逐项进行梳理排查,建立整改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各类问题整改清零见底,切实提升风险防控质效。
纵横发力守牢内控监督“线”
纵向筑牢内控制度“防火墙”。建立健全业务经办“六步核”(一初审、二复核、三会审、四审批、五移交、六归档)、待遇支付“五步审”(资料确认、待遇初审、股室内审、分管领导复审、主要领导签审)和稽核督查“五查三看”(查系统、查流程、查审批、查发放、查岗位,看内控、看台账、看报表)制度,全面加强社保基金收支管理。今年以来,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40628人12825.39万元,发放率100%。
横向织牢数据核查“防护网”。建立健全“四比对一报告”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民政、司法、卫健等部门数据资源共享,打破数据壁垒,深化协同配合,推动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严格执行乡村两级死亡人员月报告制度,每月对待遇发放人员进行比对排查,对社保疑点数据及时调查核实,有效堵塞社保基金冒领漏洞。
内外联动扩大监督覆盖“面”
内部上好警示教育“必修课”。依托中心集体学习、主题党日、警示教育等活动,加大典型案件的通报频次和力度,持续深化巩固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成果。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警示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实现理论学习和专题教育“同频共振”,有效夯实干部职工“不想、不敢、不能”的思想基石,形成“人人尽责、人人监督”良好氛围。
外部拉好基金监督“高压线”。通过深入基层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等活动,零距离、面对面的开展社保政策及打击欺诈冒领骗保案例宣讲,广泛提高居民的社保基金安全意识。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等多渠道宣传《甘肃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和社保基金监督举报邮箱,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社会保险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深挖社保基金“跑冒滴漏”违法违规线索,对冒领、多领拒不退还的,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联合追缴、实施联合惩戒,严厉打击各类侵占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持续形成高压态势,全力维护社保生态环境和社保秩序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山丹县人社局:韩燕王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