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四链融合育动能 玫瑰绽放振兴路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今年以来,山丹县以玫瑰产业为突破口,构建“党建链引领、人才链驱动、产业链延伸、创新链赋能”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焉支玫瑰”从田间地头走向产业高地,走出一条人才集聚、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党建链引领,筑牢融合“红色引擎”。为破解产业发展中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等难题,以党建为纽带,整合乡镇、村、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起紧密联动的党建共同体,形成“1个党委统筹、N个主体联动”的组织架构。通过统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技术、资金等难题,推动政策、人才、资源向产业链精准集聚。同时,精选懂产业、善协调的科级干部担任产业链党建指导员,深入育苗种植、加工生产、融合发展一线开展工作,实现“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人才聚在产业链上、成效显在产业链上”。
人才链驱动,激活融合“核心动能”。始终秉持“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理念,通过“引、育、用”三维发力,构建起多层次玫瑰产业人才支撑体系。柔性引进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2名,指导品种培育与改良工作,成功推广种植“龙玫1号”1500亩,并计划引进适宜种植的高原富硒玫瑰品种“苦水玫瑰”,为产业发展奠定优质种质基础。依托千亩种植基地开设“田间课堂”,通过“专家授课+实操实训”,培育出30名本土种植能手。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定期下沉庄园开展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指导,助推玫瑰亩产稳定在600至700斤,为玫瑰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产业链延伸,夯实融合“发展根基”。立足千亩玫瑰种植基地,推动玫瑰产业从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拓展。投资1050万元建成玫瑰生产加工基地,引进玫瑰花酱、玫瑰花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2条,并计划新上玫瑰精油生产线,形成了“种植标准化、加工智能化、研发多元化、经营品牌化”的现代玫瑰产业体系。主动出击对接市场,与甘肃合泉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达成合作,产品不仅稳定供应省内,还远销青海、安徽等地。目前,玫瑰种植产业经济效益显著,单亩净利润约2600元,企业年度净利润规模达400万元,累计吸纳12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
创新链赋能,拓展融合“增值空间”。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玫瑰庄园,配套建设星空屋、儿童乐园、打卡点和烧烤木屋,建成了集旅游观光、玫瑰采摘、休闲娱乐、烧烤露营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形成集“游、采、娱、餐”为一体的新业态,推动农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探索“花间采摘、林下养殖”模式,在玫瑰田养殖生态鸡鸭,实现“一地双收”。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让玫瑰庄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更推动产业附加值提升30%,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如今,该县的玫瑰产业已形成“党建引领聚合力、人才支撑强内核、链条延伸促增收、创新赋能拓空间”的发展格局。下一步,该地将持续深化“四链”融合,让“焉支玫瑰”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