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丝路驼队踏歌至 千年山丹展盛情

发表日期:2025-10-22 19:05 作者:山丹融媒记者 赵兴东 曹浩源 史晓文 孙楠
来源:甘肃山丹

驼铃叮当,穿越河西走廊的苍茫。10月20日傍晚,伴随着悠远的驼铃声在焉支山下回荡,被誉为“丝路马都·古韵山丹”的山丹县迎来了远方的贵客——一支由33峰骆驼、3匹马和20多位队员组成的“东天山来的骆驼队”。

这支承载着丝路记忆的驼队,清晨8时从东乐镇城西村启程,在山丹骑士、名马及本地驼队的伴行下,前往山丹县城。走过201县道,途经静安村、祁店村,最后沿焉支西路缓缓驶入艾黎大道,让驼队队员们深切感受了山丹“三山环合锁金川”的独特地理格局。

随着驼队正式进入城区,一场穿越千年的迎宾礼遇如期上演。焉支巷子前,身着隋炀帝龙袍的演员庄重迎接,两侧侍女执扇随行,27国使臣身着各异服饰拱手相迎,6名骑手身着古代骑兵服饰策马相伴。下午6时整,焉支巷子灯火初上,盛大的迎接仪式准时开启,一场文化盛宴就此展开。

鼓点骤起,两头色彩艳丽的雄狮踏着节奏跃入场中,摇头摆尾间尽显灵动,时而腾跃至高台亮相,时而俯身与观众互动,精湛的山丹舞狮表演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另一边,非遗市集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美食区里,铁鏊子上的炒拨拉嗞嗞作响,火星四溅间香气弥漫。特产联展区里,文旅区推介的“古韵山丹·丝路马都”旅游线路以及发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山丹副刊,全方位展现了山丹的物产丰饶与文化魅力。

山丹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 孙涛这次新疆驼队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千年足迹来到山丹,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文化相逢,更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促进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从驼队入境前的路线勘测,到沿途补给点的精心搭建、保障体系的完善,再到驼队抵达后的食宿安排与多项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度对接,我们全县多部门协同联动,以最大的诚意和最高的效率,确保这支新时代的“丝路驼队”在山丹走得顺畅、停得温暖、感受得真切。让驼铃再次响彻河西走廊,不仅续写着古老商道的当代故事,也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注入了新的山丹温度。

据了解,“东天山来的骆驼队”20余名队员涵盖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农牧民、哈密本地网络达人及企业代表等。队伍于8月22日从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出发,沿古丝绸之路北道向中原进发,途经酒泉、张掖等多地,预计11月底抵达洛阳,单程2700余公里。他们以驼为舟,以脚为尺,将新疆的风物故事驮向中原大地。

西宁野狼自驾俱乐部负责人 马富贵我们是来自东天山的骆驼队,这一路走下来,我们昨天到了山丹县的东乐镇,这里当地的父老乡亲们,朋友们,还有旅投的,还有融媒体的都是过来欢迎我们,一路走来虽然有点艰苦,大队长确实辛苦这一路过来我们扛了很大的压力走了两个多月,虽然这一路跟着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在东乐镇体验到的是一种用语言都无法形容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特别感动,很感恩,昨天晚上给我们做了牛娃子饭,今天早上又做了羊肉汤,昨天晚上还欢迎我们所有的父老乡亲都出来了。

驼队的到来,引得山丹市民与游客争相打卡拍照,用朋友圈、短视频分享现场盛况,不少人主动参与到非遗体验中,从“围观者”变为“参与者”。大家在品尝美食、欣赏表演的同时,积极传播山丹之美,让“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交流中愈发鲜活。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