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沃野升级”夯实农业“耕”基
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山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开足马力,将昔日“碎片化”耕地改造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稳产良田。这项惠及4个乡镇7个村的重大工程,正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夯实“耕”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真正办到了我们农民的心坎上。”南湖村党支部书记张全德道出大家的心声。他坦言,过去的“小田埂、碎块地”让农机下地、农田浇水都犯难,项目建成后大型农机将畅通无阻,水肥利用效率和抗灾能力也将大幅提升。“给我们全村人铺就了一条‘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我们对今后的丰收更有底气,对未来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也充满了更大的信心和期待。”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山丹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李桥乡项目现场负责人马国德表示,打造“万亩良田”离不开“绣花”功夫。“从土地平整到管道配套,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并通过专职质检与旁站监督对关键环节全程跟踪。我们科学调度、全力以赴,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增加班组、优化流程、穿插作业,确保项目天天有进展、节点稳推进”

项目的扎实成效正在显现。李桥乡5124亩项目已完成总进度的90%,据测算,这片土地未来每年将增加超过307万元的综合经济效益。清泉镇南湖村的补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这片2207亩农田全部采用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模式,预计将实现“三节、三省、两增”的综合效益。

山丹县创新推行“一户一块田+水肥一体化”集成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6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其中水肥一体化面积占比达40%。近六年来,新建项目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率更是达到69%。这些数字标志着山丹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迈入“量质并举、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一幅更加集约、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丰”景图正在焉支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