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社区:“五微”模式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
近年来,焉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高品质便民服务赋能社会治理,结合自身的社区特色,积极探索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新思路,探索实践“微平台、微力量、微讲堂、微服务、微关怀”“五微”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效能,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名片”。
做细“微网格”织密共治“经纬网”。社区将所属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网格员定期对网格内的基本信息、社情民意等动态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录入、汇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同时,注重在居民需求端下功夫,完善居民需求清单,积极建立小区微信群,作为政策宣传群、通知发放群,意见搜集群、活动组织群,逐步把“微平台”建设成为收集问题反馈、意见征集、交流讨论的服务平台。梳理解决群众关切的楼道堆放杂物、电动车飞线充电及乱停乱放、私搭乱建、邻里矛盾、居民与物业纠纷等问题,对接居民需求服务30余次,切实做到群众有需求、网格有响应、问题有解决。
凝聚“微力量”解锁幸福新密码。为切实解决居民核心诉求,社区以“民事、民议、民决”为导向,联合共驻共建单位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2次,与共驻共建单位协商解决了农修厂家属院居民饮水困难、平安路平房区巷道破损路面恢复等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件。定期组织物业公司、网格员、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开展协商议事,通过群策群力把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找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有效推动了社区发展治理。至目前,社区通过协商共议有效解决邻里矛盾、物业纠纷等问题36件,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开设“微讲堂”宣讲政策零距离。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载体,成立“送学小分队”,结合网格化服务,对党员“送学上门”;开设党风廉政、好家风好家训、消防安全等“微课堂”;依托“元旦”“三八”“端午”“中秋”等节日,根据居民兴趣需求,召开“文化盛宴”6场次,举办移风易俗、道德宣讲、健康知识讲座、法律讲堂等8场次,参与居民500多人,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做优“微服务”凝聚治理大能量。“微服务”释放“大能量”。社区始终把牢服务这个根本,以民情为导向,树立“居民动嘴、干部跑腿”的服务理念,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积极动员辖区群众、企业、个体户下载注册“甘快办”APP、“丹城小管家”微信小程序,“掌上办理”群众关心的社保、医保等事务260余件。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录入171人,定期走访辖区残疾人,通过电话、上门督促居民完成养老保险认证156人,为行动不便人员上门认证36人,联合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义诊活动6次,用“微服务”点亮群众“微幸福”,用心用情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聚焦“微关怀”守护民生有温度。始终聚焦“一老一小”这一特殊服务对象,由社区牵头,通过“敲门行动”常态化提供急事“代跑”、意见“代收”、难事“代办”的服务。同时,开展各类救助政策集中宣传10余次,及时关注困难家庭,办理低保3户3人,帮助申报临时救助6人4000余元,按时上报发放“两项补贴”,详细摸排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帮助9名80岁以上老人申请了高龄津贴,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2人,组织辖区妇女开展“两癌”筛查34人,办理妇女“两癌”保险34人。共开展11次“微关怀”活动,累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40余人次。
居民的“琐碎小事”,就是社区的“心头大事”。今后,焉支社区将持续增强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继续坚持以“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推动社区治理落实在小区、服务在楼栋,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通讯员 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