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思想根基 共绘振兴蓝图——清泉镇创新“四小路径”激活思政工作新动能
近年来,清泉镇结合本地特色,坚持用理论知识来武装政治头脑,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百姓的瓜田地头,实现党群关系的快连接和焦点问题的快解决,探索“四小路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庭院课堂传新声,理论宣讲“活”起来。打破传统会议室界限,依托“邻里小院”“板凳夜话”等场景,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村口树下。结合非遗祁店冬至民俗文化节等民俗文化,创新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短剧、舞蹈等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充实宣讲队伍,吸纳老党员、致富能手、乡贤加入,用方言土话讲透惠民政策,今年开展“庭院微宣讲”7场次,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通过线上清泉话语公众号、微信群同步转播,让外出务工人员实时参与家乡思政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研学路线串珠链,阵地建设“靓”起来。整合本镇丰富的特色资源,打造“理论+实践”思政研学矩阵。串联和美乡村示范点、农业示范产业园、人才工作站等场所,推出特色主题路线,开展现场式办公研学。改造废旧车棚、闲散空地,打造彩虹步道、民俗体验项目等重要节点,让研学阵地兼具教育功能与文化吸引力。依托农家书屋升级“红色充电站”,配置党史读物、农业技术书籍,定期举办“思政读书会”,将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相结合。
先锋力量聚动能,基层治理“暖”起来。构建“党建+思政”双轮驱动模式,补充“乡味调解员”“贴心娘家人”等优秀人才,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40余件。创新“积分超市”激励机制,将参与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活动纳入积分考核,评选“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典型百余户,激发群众共建热情。严格落实结对帮扶计划,组织青年干部与留守老人、儿童结对,既讲思政故事,又解决民之所困,惠及群众300余名。通过“政协议事”等平台,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务决策,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共商议”。
文化浸润树新风,精神家园“美”起来。深挖本土红色文化,整理老战士口述史、乡村振兴奋斗故事,并将其融入项目及重要节点打造。结合春节、清明、端午等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开展剪窗花、包粽子等民俗体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态化组织群众在瓜田地头、庭院凉亭开展“村民说事会”,将政策宣讲与矛盾调解结合,培育和谐民风。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乡村道德讲堂,邀请道德模范分享事迹,推动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全镇简办红白事30余场,节约资金超20万元,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下一步,清泉镇将持续深化“四小路径”,以“庭院课堂”凝聚共识,以“研学路线”赋能发展,以“先锋力量”破解难题,以“文化浸润”涵养乡风,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精神动力!(通讯员 程煜洲)
国家各网站
甘肃省网站
张掖市网站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