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处着手 大治有为——文化街社区以“微治理”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文化街社区深度整合辖区资源、广泛凝聚多元力量,坚持把居民的“日常小事”当作“民生大事”,以“小题大做”的韧劲,在“柴米油盐”中彰显初心使命,于“急难愁盼”处书写为民答卷。
倾听“小心愿”,以“小网格”托举民生“大服务”。针对社区居民群体多元化,居民需求日益增长的状况,文化街社区以居民的日常“小心愿”,牵系着“大幸福”为指引,激活网格治理活力,依据人口、地缘、布局将辖区细分为8个网格,整合民政、人社等资源,推动治理力量下沉至“神经末梢”。积极践行群众路线,通过网格员日常走访、微信群聊、电话问询等多种形式,将分散的诉求汇总成“民情台账”,感知民情冷暖、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确保居民“话有处说、苦有处诉、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努力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一步步转化为身边的“幸福实景”。
调解“小矛盾”,以“小阵地”构建和谐“大社区”。社区作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矛盾化解的“前哨站”,在构建和谐宜居的“大家庭”时,必须明确“治理为了居民、治理依靠居民”。文化街社区创新搭建多元参与平台,依托精心打造的“矛盾纠纷”调解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小阵地”,畅通居民议事协商渠道。通过组织楼栋长、热心居民、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引导居民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主角”,共同参与纠纷调解、公约制定、环境监督等事务,让“陌邻”变“睦邻”,凝聚共建共享合力。截至目前,文化街社区累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70余件。
注重“小细节”,以“小项目”书写治理“大文章”。文化街社区不仅关注硬件提升,更注重服务温度和细节关怀。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时刻与居民所想所盼同频共振,努力想在前面、干在实处。聚焦困难群体,以“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弱有所扶”为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困难群众入户走访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摸清走访家庭真实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帮扶、生活帮扶、困难帮扶等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同时在居民关切的老旧小区设施更新、环境卫生整治等难点问题上,持续推进环境“微整治”,由党员带头、居民参与,清理卫生死角,整治“飞线充电”,推进垃圾分类,不断提升生活服务、出行便利等惠民实效,将社区颜值与居民幸福感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