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社区“小巷总理”暖了万家灯
傍晚时分,山丹县北街社区仁爱小区里亮起万家灯火。社区小巷总理程淑娟抓起桌上那本磨破了边的民情手记,利落地穿上蓝马甲,和网格员梁海燕一起走进了熟悉的单元楼。手电光划过安静的楼梯间,她的目光仔细扫过每个角落。“三单元陈叔家的水管上个月刚修过,得去看看还漏不漏;二楼的李爷爷这两天腿疼,该去问问需不需要买药……”她在心里细细盘算着当天的走访清单。
叩开一扇门,温暖一家人
“刚搬进楼房那会儿,家家户户门一关,谁也不认识谁。”北街社区党委副书记王莹对此感触颇深。改变从一次次敲门开始。“爱心敲门”行动中,她认识了独居的李雨融。第一次敲门,门只开了条缝;第三次,她带着维修工帮老人修好了漏水的水龙头,如今,李奶奶会提前泡好茶等她来。

在清泉镇新城社区“四点半课堂”里,志愿者马文金正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很多家长下班晚,孩子放学后没人管。”她说,“有个叫龚茹的女孩刚开始很内向,现在会主动举手朗读课文,跟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互动。看到她眼睛亮起来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民需我应,服务精准直达
“闺女,我这个养老认证怎么也通不过,你快来帮我看看!”“医疗缴费在手机上怎么操作呀?”晚上八点,清泉镇县府街社区小巷总理高夏菊的手机依然响个不停。第二天一早,她就带着设备上门,耐心地为王大爷完成了认证,还手把手教会了老人如何用手机缴费。王大爷拉着她的手不停道谢:“这下可踏实了!昨天我急得连晚饭都没吃好,还是你们靠得住!”
据了解,山丹县创新推行的“五单联办”机制,通过“群众点单、党组织派单、‘小巷总理’接单、多部门供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模式,让服务精准对接需求。截至目前,该机制已累计服务群众1620人次,办结满意率达98.2%。

在党群服务中心的民情恳谈会上,居民们畅所欲言。清泉镇博兴社区小巷总理雷荔斐认真记录着每个诉求:“停车位不够”“小区需要增设健身器材”……能现场解决的当场答复,需要协调的列入清单跟踪督办。
邻里相亲,共筑温情家园
中秋节的“家园共此时 邻里话团圆”活动,让刚刚入住清华园B区的陈阿姨第一次认识了全楼邻居。“大家围着长桌吃饭聊天,就像一家人。”她笑着说,“现在楼道里见面都会热情打招呼,谁家有个难处,左邻右舍都会搭把手。”

社区的积分超市里,居民们可以用参与社区服务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但更让他们珍惜的,是居民们的认可。吴婷翻开工作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走访情况:“301室王大爷需要降压药”“502室小朋友想要一本童话书”……每个打勾的事项背后,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夜幕降临,新一轮巡逻开始。小巷总理们的身影依旧穿梭在楼宇间,手电光在夜色中划出温暖的光束。这光束照亮的不仅是回家的路,更照进了居民的心坎里。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奔走,把组织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让“陌邻”变“睦邻”,在小巷深处书写着基层治理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