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文化体育旅游

山丹县博物馆开展“錾刻苗银梦,贴映民族风”——苗银冰箱贴制作进校园活动

索引号 6207250012/2025-00045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文体广旅局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10-28 11:15:06 是否有效

山丹县博物馆开展“錾刻苗银梦,贴映民族风”——苗银冰箱贴制作进校园活动


千年苗银的錾刻声遇见课间的嬉笑,非遗技艺的温度触碰到孩子的掌心,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意的奇妙碰撞,正在校园里悄然发生。10月23日下午,山丹县博物馆走进清北幼儿园,开展了“錾刻苗银梦,贴映民族风”——苗银冰箱贴制作进校园活动。

苗家银饰,藏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匠人以锤錾为工具,在银片上勾勒草木轮廓、雕琢信仰图腾,每一寸纹路都在诉说迁徙的艰辛与生活的巧思,堪称“可佩戴的民族史诗”。本次活动,社教老师将用PPT的形式搭建通道,带孩子们近距离感受这份非遗的细腻与浪漫。


活动中,社教老师用动画和实物银饰,带孩子们读懂了苗银纹样里的“小秘密” 。了解了蝴蝶、牛角等纹样的寓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专属的形状、点缀上喜欢的挂饰,把课堂上听懂的苗银故事,做成了一枚枚能贴在冰箱上的“非遗小信物”。


从认识苗银文化,到亲手完成一件可带走的作品,孩子们不仅触摸到了传统技艺的温度,更学会用双手创造美,让“非遗”不再是课本里的名词,而是能渗透在三餐四季里,带着生手工活动结束后,社教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山丹县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展板。这些原本藏在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彩绘陶俑、古书画等悄悄走进了校园。一群“小时光侦探”正踮着脚尖、睁大眼睛探寻着文物里的故事。

一枚枚苗银冰箱贴,成了博物馆社教活动与日常生活的链接纽带。孩子们把它贴在冰箱上,每次取物时,课堂里听的苗族故事、做手工时的成就感便会鲜活重现。非遗不再是遥远的展品,而是化作一颗有温度的种子,在他们心里悄然发芽,默默传递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