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医疗卫生

秋季中医养生

索引号 6207250011/2024-00063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卫生健康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4-08-19 09:34:02 是否有效

秋季中医养生


秋季养生,作为自然界万物从繁荣走向收藏的季节,其气候特点与人体生理变化紧密相连,为中医养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中医“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认为,人体应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协调,顺应时节调整生活方式,承上启下,收敛阳气,滋养阴液,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我国自古就有“春捂秋冻 ”之说,一般气温在20℃左右时,才可适当“秋冻”。穿衣最好以身体不出汗、外出感觉微微凉意为宜,这样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有效提高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秋季气候特点与人体变化

中医“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强调秋季养生的重要性:

气候特点:秋季天气逐渐由热转凉,干燥成为主要特征,昼夜温差大,早晚渐寒。

人体变化:秋季肺气旺盛,但易因干燥而伤阴液,导致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咽喉不适等症状。同时,秋季也是咳嗽、便秘等疾病的高发期,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降则大肠传导失职。


中医秋季养生四原则

1. 养阴润燥:增加饮水量,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蜂蜜、芝麻等,以缓解秋燥。

2. 润肺止咳:通过饮食调养和呼吸系统保护,预防秋燥引起的咳嗽。如常喝蜂蜜水、吃梨等。

3. 收敛阳气:减少剧烈运动,避免熬夜,通过调整作息来保护阳气不外泄,为冬季储藏能量做准备。

4. 调整作息: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趋势,有助于养阴血、固阳气。


饮食调养

润燥食物:如上所述,多吃梨、百合、银耳等滋阴润燥之品。

温补食材:适量食用羊肉、核桃、板栗等温性食物,既能补充阳气,又能避免过于燥热。

饮食禁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应尽量避免,以免加重秋燥症状。

食谱推荐:秋梨膏、百合莲子粥、银耳羹等,既美味又养生。


起居调护

增减衣物: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避免着凉感冒。

室内保湿:使用加湿器或放置绿植,保持室内空气湿度,缓解皮肤干燥。

睡眠充足: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养阴血、恢复体力。

皮肤护理:使用保湿护肤品,减少皮肤水分流失。


情志调节

宁静致远: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悲伤或烦躁,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情绪。

培养兴趣:读书、书法、音乐等爱好有助于陶冶情操、舒缓压力。

社交互动: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减轻孤独感,增强情感支持。


运动养生

适宜运动: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

运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中午高温时段运动,以免出汗过多损伤阳气。

注意事项:运动适度,避免大汗淋漓,以防阳气外泄。


常见秋季疾病的预防与调理

感冒:增强免疫力,及时添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感冒病毒传播。

咳嗽:润肺止咳,多饮温水,可尝试食疗方如川贝炖雪梨。

便秘:多吃蔬果,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过敏性鼻炎: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淡盐水清洗鼻腔。

综上所述,秋季养生需注重养阴润燥、润肺止咳、收敛阳气和调整作息等多方面综合调养,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温馨提醒

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老寒腿患者、老人、小孩和体弱者等抵抗力相对较差的人群不宜秋冻。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