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安

2019年山丹县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的10种类型

索引号 6207250008/2019-00085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公安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19-11-02 21:27:02 是否有效

今年以来,山丹县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此类违法犯罪活动不受地域限制,具有空间跨度大、侵害面广、作案目标不特定、取证挽损难度较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山丹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梳理了2019年本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的主要类型,呼吁广大人民群众要增强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第一类: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页、微信群、QQ群等发布可以办理大额信用卡、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有的假冒银行发送短信,拨打电话邀请持卡人提额,诱导持卡人按照其要求操作,骗取公民个人信息;有的以办理大额低息贷款为饵,通过收取受害人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案例: 2019年5月7日,山丹县某居民接到一个自称是贷款公司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被对方以帮助其贷款为由,骗取人民币90000元。

    防骗提醒:

    莫被所谓的“高额”“低息”或“无息”诱惑。不要相信网上办理高额贷款、信用卡的信息,办理类似业务请到银行或银行正规官方网站办理,并认真核对办理银行的网址。

第二类:兼职刷单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是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等渠道广泛发布兼职刷单广告,号称给网店刷单提高商家信誉可以“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当受害人轻信其虚假宣传后,诈骗分子即要求受害人在某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的物品进行刷单,其中购物所需费用即本金由受害人支付,诈骗分子承诺在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同返还受害人。完成最初几单任务后,诈骗分子会向受害人返还本金并支付小额报酬,使其放松警惕。随着受害人刷单量不断增多,诈骗分子最后会以未完成任务量、网络故障等诸多理由不按事先约定返还本金和报酬,而是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并投入更多的本金,使其越陷越深,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案例: 2019年4月6日,山丹县某居民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可以通过微信刷单获取返额现金报酬,遂通过手机微信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先后上百次向对方转账共6.8万元,后发现上当受骗。

该案受害人在收到兼职刷单信息,向对方询问了解刷单事宜,并相信对方承诺时,梦想轻松致富的她在便落入骗子的圈套,于是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将自己账户内的资金通过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的方式,分批支付给对方。就在受害人等待返现之际,对方称其账号被冻结,不能返还本金,需要重新付款。之后,骗子又称系统权限出现问题,需要受害人完成更多的刷单任务,才能返还本金,客服的回答滴水不漏,受害人只好照做,再次付款,就这样一步步陷入了诈骗团伙设下的陷阱。看似熟练的对话,其实是犯罪分子提前精心设计的诈骗剧本,他们早已对受害人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研究,设计了各种情况下的应对话术,逐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当受害人完成最后一笔转账后,之前热情主动的客服犹如人间蒸发,再也联系不上了。

   防骗提醒:

    网络刷单诈骗的实施者准确掌握了受害人的心理。刚刚开始的时候,骗子会让受害人投入少量资金练习刷单业务流程,当受害人刷单成功,其购物本金和刷单佣金可以迅速返还。让受害人尝到甜头、一旦陷入其中,就需要连续完成任务,当数额达到一定规模,骗子又会以各种系统故障、账户冻结等理由,诱骗受害者向诈骗账户再度汇钱。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骗子“拉黑”后才发觉自己上当受骗。最为恶劣的是,当诈骗团伙骗取完受害人的现金后,还会诱导受害人通过银行和网络金融平台借贷,进一步榨取受害人的钱财。警方郑重提示,网络刷单本就属于失信违法行为,切不可从事此类工作,当遭遇诈骗应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号码等留存提供给警方,以便警方侦查。

第三类:“杀猪盘”诈骗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新型网络诈骗不断涌现,蜀黍提醒大家,碰到以下场景要警惕:寻找目标——取得信任——怂恿投资——大量投入——无法提现——销声匿迹,这就是典型的“杀猪盘”骗局。杀猪盘,网络流行词,是“从业者们”自己起的名字,该类诈骗不同于其他骗局的“短平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放长线“养猪”,养得越久,诈骗得越狠。此类诈骗多以投资理财为诱饵,对方推荐的理财APP多是网络赌博平台、网络彩票投注平台等。

案例:2019年8月12日,山丹县某居民报称,其在网上认识了一男子,对方推荐给她一款新浪彩票的投资APP(实为冒充新浪的APP,正规彩票都是线下购买,国家禁止在网上购买彩票,所有网上买彩票不是诈骗就是私彩),2019年7月16日至8月8日期间,其先后投入70余万元购买彩票,现发现投入的资金提不出来,平台无法登陆,发现被骗。

防骗提醒

如果你在网络交友过程中,发现以下典型特征,就要警惕自己可能成为“杀猪盘”骗局的目标:

1.相识于网络,没有任何现实接触;

2.对方提及博彩、系统漏洞、挣钱、境外等相关信息;

3.对方有邀请你一起投资、挣钱、做副业等需要你掏钱的行为。

第四类: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鼓吹自己能准确预测股票、期货等的涨跌,塑造所谓的“专家”“大师”“白富美”形象,诱骗受害人参与投资,收取高额“会员费”“服务费”;有的推销各类“荐股软件” “荐股平台”,以“免费使用”和“高盈利”为诱饵,将用户导流到软件平台,参与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现货交易或境外期货交易,其实这些交易系统都是伪造的。骗子可以在后台实时操纵行情,伪造交易记录,骗取受害人大量资金。

案例2019年8月12日,山丹县某居民报称:其于2019年7月5日,通过微信好友介绍购买股票,在对方提供的账号上打款39000元,发现被骗。

防骗提醒:

    投资有风险,投资理财一定要到正规平台,在微信群、QQ群等交流理财知识并不靠谱,一旦涉及汇款转账就要警惕了。此外,不要被社交平台上所谓高回报的贵金属、原油、期货等投资和“推荐股票”之类的说辞所迷惑。

第五类:QQ(微信)冒充亲友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盗用手机号码、QQ、微信账号等,冒充亲朋好友、公司老板进行诈骗。当亲友提出转账要求时,要先拨打好友电话确认。如有用户发现自己聊天工具被盗时,应尽快找回密码,并告知好友。

案例:2019年8月22日,山丹县某居民报案称,2019年8月21日下午17时许,其的微信账号被盗用,对方以借钱急用为由,骗取其微信好友5600元。

防骗提醒:

1.在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QQ、微信、邮件、短信上的信息,务必要当面确认或者电话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2.在上网过程中,切记不要轻易泄露任何个人信息,更不要随意点击打开对方发过来的陌生链接,以免个人的QQ、微信等账号被盗。

3.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处理财务事宜,不能因任何特殊原因违规操作。

第六类:网络购物类诈骗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家的购物方式也从传统的实体店购买转向网上购物,虽然网购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但是也存在着种种问题,从而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使个人财产受到威胁或损失。网购类诈骗防不胜防,主要有冒充网购客服、冒充快递公司或用假货、以次充好、货不符实、收不到货等方式实施诈骗。

(一)冒充网购客服

案例:2019年9月10日,山丹县某居民报案称,其于当日21时许在QQ上被他人冒充淘宝客服以退货为由骗去人民币54486元。

警方提醒:

在众多网购诈骗案件中,冒充网购客服是最常见的诈骗手法,骗子设计的陷阱大多都是以“产品质量有问题、产品无法按时发货、产品派送地址有问题”等理由来诱导消费者添加骗子联系方式,进而使用私人联系方式来一步步的远程指挥消费者进行“退款”,最终的目的就是诱骗消费者转账。所以消费者一旦接到所谓客服电话时,要慎重辨别,不要随意添加对方的个人联系方式,有任何疑问都要在正规的官网上与正规的客服进行沟通交流。

(二)冒充快递公司

既然有网购,肯定少不了需要快递公司来送件,于是骗子就把歪心思放在了快递运送上。骗子冒充快递公司打来电话,声称“快递由于派送失误丢件了,但是可以赔偿经济损失,需要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当受害人按照对方发来的链接中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被转走。

案例:2019年3月28日,山丹县某居民报称,当日12时30分许其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以网购的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给予相应赔偿为由,要求其操作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被骗人民币共3499.99元。

警方提醒:

由于快递单上含有消费者详细的个人信息,所以诈骗分子很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谎称快递公司将消费者的快递丢件,愿意赔偿消费者的损失,接着发来“钓鱼网站”诱导消费者输入敏感信息,最终盗取消费者的银行卡资金。网购类诈骗防不胜防,如果遇到“客服”主动来电、协助退款或者赔偿损失的,千万要提高警惕,一定要通过正当途径、选择官方方式来联系卖家或快递公司,千万不要冒险打开“客服”发来的网络链接,以免上当受骗。

(三) 假货、以次充好、货不符实、收不到货

案例:2019年1月11日,山丹县某居民报称,2019年1月4日,其在微信上加了一名叫周某某的好友,对方自称经营耐克专卖店,可以买4双赠3双。后其通过支付宝、微信向对方付款3030元购买耐克鞋,现只收到一个魔方,且对方将其拉黑无法联系,发现被骗。

2019年7月18日,山丹县某居民通过网络数次购买声称具有“减肥、养生调理”功效的保健品,后发现为假货,被骗7560元。

防骗提醒:

网购应到正规、安全的购物平台,购物期间不相信其他陌生来电,不接收可疑文件,不点击不明链接,更不处理手机验证码,也不要在微信、QQ、抖音视频等网络交友平台上购物。

第七类: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核查资金或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骗子甚至还会制作假“通缉令”,以达到操控被害人的目的。此类诈骗常由台湾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实施,他们利用台湾与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免签的便利,将窝点设置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的国家,并将诈骗目标逐步转向境外华侨及留学生。 为绕开诈骗电话防范拦截系统,诈骗分子在拨打诈骗电话时规避“公安局”等敏感词汇,以电话欠费停机、快递包裹有问题等为切入点,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立即以添加“警用QQ”“警用微信”“笔录QQ”等名义,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与被害人进行后续联系并实施诈骗。在这类骗局中,骗子能让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甚至银行卡号,而这些公民个人信息都是诈骗团伙购买所得。 现在的诈骗“黑科技”不断升级换代,诈骗分子不仅在电话中冒充公检法人员,还诱使受害人安装以假乱真的“公安系统”APP。这类APP打着“公安部”的旗号,完全由受害人自行操作,看似公正、公开,更具迷惑性。

   案例:2019年4月11日,山丹县某居民报案称,其接到一个自称是张掖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涉嫌洗黑钱,让其将本人银行卡内8万元人民币转账到指定银行卡,后发现被骗。

防骗提醒:

    一是留意来电号码。此类诈骗犯罪,大多数来电都是通过改号软件从境外拨打,来电显示上会有“+”或“00”等前缀,如出现此类异常,可以基本判定为骗子无疑。

    二是假冒检察官、法官人员多为南方口音,当对方来电不符合常用语习惯时,就要存疑。

    三是公检法人员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微信通知你核查资金、将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更不会让你上网浏览自己的通缉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将此类材料邮寄到个人手中。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资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四是如确实不能辨别真伪,请拨打来电号码当地的110进行核实。

第八类:冒充消防部门诈骗

犯罪分子冒消防部门领导,以购买、销售帐篷、高低床等为由,要求支付订金、货款或以承揽部队工程为名,要求支付保证金等方式诈骗。

案例:2019年4月22日,山丹县某居民报称,2019年4月21日12时,其在花店内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消防队的,被对方以购买鲜花、让其帮忙购买花灯为由,被骗人民币29500元。

防骗提醒:

消防相关部门需要订货都会有自己的订货渠道,不会发生因资金或其他原因不能直接联系厂商的情况。

第九类:网络游戏诈骗

诈骗分子在一些火爆的网络游戏中发布低价出售游戏金币、装备的虚拟信息,诱骗受害人到虚假交易网站上进行交易。部分玩家贪图低价游戏币或极品装备、又对虚假“客服”、“交易网站”缺乏辨别能力及防范意识,按对方指示汇款后往往得不到想要购买的虚拟物品。

案例:2019年9月22日,山丹县某居民报案称,9月21日晚20时许在玩逆战游戏充钱换装备的时候上当受骗,被骗金额为27234元。

防骗提醒:

切勿随意点击、登录非官方网站,不要给骗子可乘之机;面对“假冒客服”的行骗套路,玩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并核实对方的ID、QQ、电话,切记官方人员是不会以任何形式向用户直接索取密码的。

第十类:考试、发表论文类诈骗

犯罪分子称能提供考题答案、修改成绩,或能在某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人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案例:2019年9月10日,山丹县某居民报称,其在QQ上加了一好友,对方声称能帮自己修改二级建造师考试成绩,后分5次通过手机银行给对方转账共计1.32万元,后发现被骗。

防骗提醒:

广大考生切勿报侥幸心理,诚信面对各种考试;考试作弊后果很严重,得不偿失。

郑重提示:所有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受害人手中的钱骗走,只要陌生电话、短信、微信等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汇款、扫码或提供验证码都涉嫌诈骗,切勿相信!!!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