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处理及土壤消毒实用技术
种子处理及土壤消毒实用技术
种子处理及土壤消毒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也是杜绝苗期病虫害的有效措施。春耕春播在即,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防控工作,确保今年粮食稳产增产,各乡镇、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务必做好春播前的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工作,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一、选种、晒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优良种子,将种子在播种前晒2~3小时,能有效杀灭部分病源,然后选去杂、秕、病种子。
二、种子处理:许多病虫害是由带病种子传播的,例如小麦黑穗病、马铃薯黑痣病、孜然根腐病等。为杀灭种子上可能携带的病菌、虫卵,在催芽和播种之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温汤浸种:又叫热水烫种,是一种适用多种蔬菜种子的消毒方法,可以杀灭潜伏在种子表面的和内部的病原菌,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性强,可与浸泡种子结合进行。
方法:将种子放在5~8倍于种子重量的55℃~60℃的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边浸边搅(朝一个方向旋转),等烫种时间到了以后,把水温降到30℃左右,开始转入浸种。一般浸种24-48小时。
2.药剂拌种:是作物整个生育期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是防治重大病虫害的关键性措施,可以保证一播全苗,比后期防治更为主动,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达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为后期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麦药剂拌种:可用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3%吡虫·咯·苯甲悬浮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5%。
马铃薯药剂拌种:种薯切块后,每100kg种薯用58%甲霜锰锌、64%杀毒矾、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g,再加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g,与2~3kg滑石粉混匀,对种薯进行拌种处理,保证每个薯块切面均匀粘附药粉。
三、土壤消毒:是规避种子带病,预防土传病害,减轻地下害虫为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1.高温消毒:即太阳能消毒,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温季节,播种前把地翻平整好,用透明吸热薄膜覆盖好,土壤温度可升至50~60℃,密闭15~20天,可杀死土壤中的各种病菌。
2.药剂消毒:每平方米用70%敌克松2.5g加辛硫磷1.5g兑水2.4kg喷洒苗床杀土壤病菌及地下害虫。每平方米用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3~4g稀释700-800倍淋施。每亩用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成分含量1000亿孢子/克)500g与2kg细土掺混,均匀撒施在对应地块表面,后起垄覆膜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