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9期
第9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四年三月十二日
●县发改局:快马加鞭推项目 真抓实干谋发展
●县人社局:做好劳务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
●县文体广旅局:文旅融合启新程 多措并举“开门红”
●县财政局:凝聚财政合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发改局:快马加鞭推项目 真抓实干谋发展
今年以来,山丹县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建设牵引有效投资,以有效投资积蓄发展后劲,拉满“进度条”,冲刺“开门红,以奋发之姿全力跑出项目落地建设“加速度”。
谋划储备“得力”。召开重点项目谋划汇报会议、推进会议和前期手续办理培训会议,对项目谋划、前期推进、资金争取、清单编制、招商引资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推动“冬日无闲·大抓项目”活动深入开展。紧盯国家战略指向、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围绕政策、产业、短板,积极谋划“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重大项目,全县投资项目清单列入项目114项,年度计划投资72.76亿元;纳入省市列重大投资项目清单14项,年度计划投资24.92亿元。谋划储备2024年增发国债项目36项、总投资36.78亿元,专项债券项目38项、总投资117.0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4项、总投资81.41亿元。
项目推进“有力”。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严格落实重点项目指挥长负责制、“三个清单”责任制等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项目调度,加快办理前期手续,全年计划新开工的85项重点项目,达到开工条件的45项,手续进度达到50%以上的19项。省列重大项目青阳煤矿已取得国家能源局核准批复。推进实施腾达西铁高品质生态合金节能循环经济、S301马场四场至三场段等项目,狠抓4个10万千瓦光伏发电、LNG储备中心二期等在建项目调度力度,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至目前,全县上报固定资产投资3.32亿元。
要素保障“给力”。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突破、再提升,全县95%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审批办理时限缩短60%,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案例获评全国流程优化提升优秀案例,“乡事城办”让便民服务“无差别”普惠共享案例被评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制度,推动完成可研、立项、规划、环评、土地、招投标等要件,受理办结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申报项目21项、总投资21.12亿元。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上报审批用地2宗10.5581公顷,供应土地4宗3.8684公顷,收缴出让金348.1万元。至目前,全县已下达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15亿元、增发国债资金2.97亿元,有效保障了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招商引资“加力”。认真贯彻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分解落实2024年度各产业链和各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单位招商引资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落实。全面掀起招商引资“春季攻势”,完善图谱清单,明确招商重点,梳理江苏锡航、北京大有等重点目标企业45家,谋划年产20万吨金属镁合金及其制品等产业链项目46个,年产500万支高性能汽车减震器、锡航肉牛养殖基地等项目落地实施。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赴外开展招商活动2次,拜访深圳鑫辉集团、西安禹路文化旅游公司等企业9家。邀请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公司、广州联塑班皓新能源公司等13家企业来丹考察。坚持“一企一策”“一项目一专班”,推动驼奶精深加工、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等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达产。至目前,全县新入库招商引资项目3项,投资额5.78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0.82亿元,同比增长36.1%。
(县发改局 何严军)
县人社局:做好劳务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
促协作,劳务合作再深化。全面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在稳定新疆、青海、内蒙等省区和兰州、嘉峪关、酒泉等省内传统劳务基地输转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持续深化跨区域劳务合作,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甘肃省平凉市、苏州市姑苏区地区等签订跨区域劳务合作协议,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安全有序向劳务基地输转,通过深化协作,年均带动2.6万余人稳定输转。
优服务,主动作为再推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 春风送岗位”现场招聘会暨务工人员出行欢送仪式,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跨区域助企劳务协作山丹县专场招聘会、“话劳务谋发展·叙乡情迎新春”座谈会等,引导劳务中介积极拓展上海、安徽等新兴劳务基地,带动0.32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新生代劳动力到东部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就业。通过山丹县劳务信息群等发布岗位信息、“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等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0.25万个,推动实现新增就业0.3万余人。
搭平台,输转保障再创新。结合张掖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和山丹劳务输转的实际和特点,围绕服务企业、服务广大城乡劳动者,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成山丹县零工市场1个、零工驿站8个,培育认定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1家、“乡村创业领头雁”11家、“乡村就业示范工厂”1家。大力宣介提升“焉支铁人”劳务品牌知名度,“焉支铁人”劳务品牌带动输转人数达到1.36万人,劳务收入达到6亿元。
强支撑,巩固成果再发力。认真落实各项惠企利民政策,在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过程中,围绕实施“三项工程”“六大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53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00万元,带动就业681人,新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建成县级2个。强化就业帮扶,为2953名脱贫劳动力发放务工交通补贴92.02万元,为5家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落实就业奖补资金15.9万元,为124名爱心理发员发放岗位补助70余万元。依托零工市场、乡镇劳务输转服务平台、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发挥家庭服务业、建筑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和乡村特色产业吸纳就业的优势,引导和帮助有输转意愿脱贫劳动力4693人实现转移就业,完成目标任务4331人的108.4%。
(县人社局 陈多明)
县文体广旅局:文旅融合启新程 多措并举“开门红”
县文体广旅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旅融合为前提,以优化服务为关键,以提升游客评价为核心,着力在基础配套、项目建设、产品打造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多措并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龙年“开门红”。1-2月,该县共接待游客41.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3亿元。
聚焦晋等升级,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突出焉支山、山丹马场双核带动作用,挖掘山丹马场皇家马场历史渊源和独特优势,培育山丹马场申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扶持汉明长城景区晋升国家4A级景区,着力增强我县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聚焦项目建设,持续拓展产业发展布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谋划项目27项,计划总投资14.71亿元。目前,焉支山景区生态农旅项目正在办理用地手续,清泉镇农旅康养产业园正在铺设康养文创产品销售中心屋面板,山丹马场景区商务酒店正在装修。持续更新完善产业链图谱,明确链主企业、关联企业和招引企业名录,强化沟通对接。至目前,先后与江苏宏大建设集团和陕西亚鹏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就山丹马场旅游景区提升改造和清泉镇农旅融合产业园项目进行沟通洽谈。
聚焦特色活动,持续增强市场消费活力。先后组织举办百姓春晚、社火展演、“腾龙迎新年·日历翻新篇”主题社教活动等线上线下文化促消费活动103场(次),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消费热点持续引爆。佛山滑雪场新建高级雪道1条,开放二楼餐饮休闲娱乐区,积极打造“滑雪+餐饮”“滑雪+研学”等业态,吸引游客娱乐消费,春节期间,日均消费达2000余人次。契合游客需求,创新夜游形态,以焉支巷子和和谐彩虹街为基础,研发沉浸式演艺、观赏等文化产品,将夜间消费从以特色美食和地方小吃为主向文化性消费转变。
聚焦精品培育,持续丰富产业发展内涵。创编《舞问东西》《丝路烟云·硖口梦》等精品文艺作品4个,创作《清溪浴马图》《高怀和气联》等书画作品22幅。舞蹈《龙腾虎跃中国年》亮相张掖市2024年春节文艺晚会,歌曲《炒拨拉之歌》荣登龙腾盛世陇原春——2024甘肃省电视春节晚会。炒拨拉参加2024年全国村晚市集暨乡约新春赶大集活动,被中国文化报《欢欢喜喜过大年|赶文化年集 采乡村年货》专题报道。组织参加2024年全市社火调演,我县荣获全市耍龙一等奖、舞狮二等奖、秧歌三等奖。
(县文体广旅局 王淑珍)
县财政局:凝聚财政合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县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认真履职尽责,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积极向上争资引项,全力保障重点支出,精准兜牢基本民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力支撑。
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主动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联动、信息互通,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重点税种行业的分析,充分挖掘增收潜力,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及时足额入库。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收缴方式和操作程序,督促各非税执收单位依法依规抓好非税收入征管。截至3月10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80万元,占年初预算49750万元的17.65%,同比增收1555万元,自然增幅21.52%。
积极向上争引资金。将资金争取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编制了《山丹县2024年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争引操作参考指南》,为做好全县资金争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制定了《关于加强项目资金争取的若干措施》,将项目资金争取任务分解到具体乡镇和部门单位,并纳入《山丹县2024年度综合考核责任部门考核指标》,督促各部门单位高频次到省市财政部门及相关行业部门汇报衔接相关工作,全力争取省市资金倾斜支持。截至目前,共争取资金180580万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对标县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指标,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进行科学、精准、翔实的财力测算,合理有序安排支出,集中财力保障全县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同时,安排项目前期费350万元,有力保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9262万元,同比增支10179万元,增长26.04%。
精准兜牢民生底线。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始终把保民生、兜底线放在重要位置,持之以恒大力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全力保障教育、卫生、文旅等重点民生支出,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充分发挥财政监督作用,将民生资金纳入重点监管范围,从预算审批、指标下达、资金使用等环节入手,持续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同时,完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