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48期

索引号 6207250037/2025-00027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02-26 10:12:10 是否有效


48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县人社局:三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

县林草局:打好创森四张牌奏响绿色发展新乐章

县农业农村局:严守三底线助推农业农村发展

县文体广旅局:五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县人社局:三措并举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


一是立足广,大力宣传见习政策。依托山丹人社智慧云公众号、直播带岗”“人社直通车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项招聘会、走访企业等活动,多形式、全方位宣传高校毕业生、1624周岁失业青年就业见习政策,推送发布就业见习公告,宣传就业见习政策,不断提高就业见习政策知晓率。共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90余人次,发放就业见习宣传资料800余份,发布招募就业见习信息100多条。

二是立足,广泛开发见习单位。充分利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积极走访联系县域内企事业单位,挖掘一批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社会信誉的中小微企业参与,合理开发见习岗位,加强见习岗位征集,切实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升就业能力。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及时公布认定见习单位和就业见习岗位,为有见习意愿高校毕业生牵线搭桥,助力见习供需双向对接、取得实效。至目前,审核认定见习单位42家,参加就业见习人员78人。

三是立足,不断强化见习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定期不定期对就业见习单位进行实地检查,入户走访宣传就业见习政策,通过与见习单位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全面掌握见习单位与见习人员签订协议、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毕业生就业心态和薪资等情况,不断提升见习服务管理能力,共开展督查检查20多场次。同时,积极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坚决杜绝离岗享受见习补贴现象,拨付见习补贴资金43.6万元。

                                                                         (县人社局马小雪)

县林草局:打好创森“四张牌” 奏响绿色发展新乐章


稳步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打好扩绿牌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依托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三北工程等项目,开展森林抚育0.67万亩,完成人工造林0.43万亩、补植补造4.66万亩、义务植树24.05万株、退化草原补播3万亩、林草有害生物防治21.2万亩,生态修复治理稳步推进。

持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打好增绿牌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导向,新增城市绿地102.6亩,建设口袋公园4处,完成滨河北路等城市道路绿化3.33公里;西大街等城市绿地补植补造400亩,栽植各类苗木21.69万株,城市绿化成效显著。

不断加强林草资源管护,打好护绿牌以全面落实林长制为抓手,积极开展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智慧林长信息建设,三级林长制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严格落实四单一函工作机制,全县439名林长、809名护林员、草管员巡林1520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8件。下发林木资源管护等各类提示12次,督办事项8项,推动形成共抓、共管、共治的良好局面

着力增强林草产业活力,打好活绿牌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巩固提升枸杞、玫瑰等林业科技示范园1.1万亩,培育优质燕麦草品种7个,建成草种繁育基地2万亩。积极推进林麝养殖、抗寒月季培植等新型产业,预计实现林草业总产值5亿元,林草产业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等涉林涉草惠农补助政策,发放惠农资金811.46万元,受益群众达10485人。                          (县林草局高鹏国)


县农业农村局:严守三底线助推农业农村发展


扛牢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用足用活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完成农作物播种72.5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4.3万亩,完成率102.9%小麦17.6万亩,完成率102.4%,预计粮食产量22.33万吨同比增长1.39%,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粮食生产任务。

兜牢脱贫返贫底线。全面推广甘肃一键报贫系统,常态化开展排查预警,新识别监测对象2581人,累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4341258人,风险消除率达80.97%守住守牢底线任务,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争取衔接资金13306万元中央资金4835万元、省级资金6488万元、市级资金228万元、县级资金1755万元实施项目94个,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守牢节水控水上限。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纵深推进全流域、全行业、全过程深度节水建成蓄水池27座,库容120万立方米。严控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马铃薯、中药材等绿色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8万亩以上农业生产用水比例由92%下调至85.6%12105万立方米调整至11380万立方米,有效提升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县农业农村局靳振海)


县文体广旅局:五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开展特色活动,展示文化底蕴。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成功举办山丹炒拨拉节、汉明长城·丝路古道文化品鉴、“丝路马都·古韵山丹”全省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等各类活动500场次。邀请文旅行业陈彦妃、杨妞花等百余名网红主播探访宣介古韵山丹,展示了山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创编文艺作品,重焕文化生机。原创的《胡腾舞》《相约在山丹》《四喜娃娃》等8部文艺舞蹈作品多次登上省、市级演出平台,被各级媒体宣传报道。创作的歌曲《炒拨拉之歌》,器乐合奏《丹城四时乐》,情景剧《该就香》等多个具有山丹传统风俗和本土故事的文艺作品通过抖音、新山丹等多个平台宣传,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探索传承路径,作响文创品牌。建成省级非遗扶贫工坊4家,成立非遗研发中心1处,研发设计山丹·好礼烙画、麦秆画、国家一级文物唐胡腾舞俑、红枣木等系列非遗产品10类、5000余件。剪纸、手工编织、彩陶制品等200件非遗文创产品亮相全国村晚集市文创产品展,每一件都彰显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挖掘文化资源,激活传统文化。挖掘利用长城文化、军马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打造四坝村农耕文化展览馆、李桥高庙乡村记忆馆及芦堡村村史馆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游客乡村旅游观光点。乡村记忆·农耕馆”“乡村客栈·农家炕”“乡村味道·罐罐席”“乡村工厂·小作坊”“乡村乐园·采摘园五张乡村旅游名片,彰显了文旅融合特色。

丰富旅游业态,激发文旅动能。着力打造花海夜市、焉支巷子、和谐彩虹街等热门打卡地,山丹花、五彩马、焉支姑娘等文化元素为城市形象注入了之底蕴,之魅力的内涵。遍布山丹境内的汉明长城、皇家马场草原、焉支山、四坝文化遗址、艾黎文化遗迹等地更是宣传山丹的旅游名片,扩大了影响力和美誉度。                                                                     (县文体广旅局王会兰)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