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1期

索引号 6207250037/2025-00031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02-26 10:39:11 是否有效


   第1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十五


清泉镇:下好矛盾纠纷化解“三步棋”

县财政局:推进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自然资源局:发挥资源综合效益 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县司法局:擦亮法治政府建设“金字招牌”

县应急管理局:全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清泉镇:下好矛盾纠纷化解“三步棋”


打造“群众需要,调解就到”的矛盾调处新风貌。以平安法治办为统揽,统筹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建立“多合一”协同办公模式,全面推行“代办式”“预约式”等服务,实现了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促进矛盾依法有效化解。紧盯问题导向,精准选人派人,按照属地、适度、整体原则和全面覆盖、便于服务、无缝衔接、动态调整的要求,划分网格117个,将辖区人、地、物、事纳入网络监督管理服务,实现人口精细化管理。

疏通“群众张嘴,干部跑腿”的矛盾化解新渠道。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行“镇村干部入户走访、一线调访、包案亲访”模式,定期走访群众,对问题多发区域重点排查梳理,提前预判化解苗头性问题;对信访事项实行包案一线解决,主动跟进服务,做到从矛头处着手,从根本上化解。目前,办结信访案件,调处矛盾纠纷361件,警调对接案件已调解304件。

激发“群众热心、政府宽心”的基层治理新活力。打破传统模式,建立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着力打造多元化群众参政议政新平台,清泉镇村“两委”成员协助动员网格内党员、乡贤、热心群众参与微网格事务,积极动员社会志愿者参与网格管理工作,基本形成“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志愿者”的群防群治力量,充分调动了群团组织和农户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和谐治理新局面。                                         清泉镇


县财政局:推进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注重项目实效,把群众受益落到实处。按照“村民自愿、村民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的原则,将村民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内公益事业列为“一事一议”项目储备。2024入库项目13个,批复实施10个,安排资金1000万元,涉及8个乡镇10个村,惠及群众1.7万余人。

严把项目审核,把项目质效落到实处。实行“村民议定、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的管理制度2024年共硬化、沙化村内道路2.86公里,建成30立方米泄洪沉降池1座,铺设灌溉管网4.5公里,种植苗木8503株,安装路灯165盏,整修花池2500平方米,新建公共活动场所8500平方米,切实解决了村组道路等一批村民最紧迫、最现实的公益事业建设问题。

强化资金监管,把资金安全落到实处。第一时间下达资金分解到具体项目,建立资金管理使用台账,专款专用严格执行项目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资金支付至最终收款人。切实履行资金监管职能职责,确保资金拨得准、用得早、管得好,力保财政资金安全。                              (县财政局  


县自然资源局:发挥资源综合效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建机制、强管护,为高质量发展守住“红线底线”。坚持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足额带位置分解至各乡镇、村社,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将耕地保护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重要内容,实行党政同责、刚性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确保全县137.69万亩耕地保有量和109.8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布局稳定。

促集约、强指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统筹优化土地利用指标,全力支持重大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用地要素由“应保尽保”向“应保快保”提升,“串联办理”向“并联办理”优化。持续开展“五未”土地盘活处置专项行动,加快“僵尸企业”出清速度,为引进企业项目“腾笼换鸟”,累计收储土地14宗、面积698.61亩。

重生态、强效益,为高质量发展厚植“资源底色”。抢抓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机遇,协助开展拟出让矿业权矿区范围核查4宗,东水泉东、平坡东、新河北煤炭详查已完成,甘泉煤炭资源调查项目加快实施。金湾煤矿、巨石建材建筑用砂矿成功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兰张建材建筑用砂矿已完成自评估报告,矿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                                                       (县自然资源局  周兴


县司法局:擦亮法治政府建设“金字招牌”


坚持依法决策。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质量三年提升行动,制定《山丹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则》,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综合运用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等方式,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清理41件,审查备案合同3件,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宣布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8件。

建强执法队伍。集中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专项培训和执法资格考评,组织全县各乡镇、部门单位执法人员参加2024年度行政执法网络培训,参训1451人次完成率97%,公布第一批行政执法典型案例5例。培训行政执法人员238名,换发行政执法证件717人。扎实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查案卷56合格率100%,做到整改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三项制度”,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建成规范化行政复议办公场所,受理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6件、行政诉讼案件15件,主要负责人出庭率100%,对公安、自然资源等14个重点领域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执法协调监督调研,查找梳理重点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18条,现场交办问题18条,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县司法局)


县应急管理局:全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印发《山丹县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以乡镇“七有”、村(社区)“五有”建设为目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8个乡镇统一成立专责领导机构,明确了县乡镇双重管理权限,配备专兼职人员30余人。按照“十有”标准建设阵地1,制定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分工,推动实体化运行。

组建救援队伍,壮大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8个乡镇12个社区组建了网格员志愿者队伍,优化消防、抗洪抢险、地震地质灾害救援、安全生产救援等职责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社区)协同、群众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完善了以消防救援为基础,乡镇干部为主体民兵、企事业单位为辅的新型社会动员响应体系。

强化预案体系,夯实救援基础。着眼应急管理改革新任务新要求,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定印发《山丹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全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已印发县级总体应急预案1专项预案40其他类应急预案19结合乡镇实际,制定了乡镇应急预案编制清单,乡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初步完成。                                                               (县应急管理局)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