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10期
索引号 | 6207250037/2025-00042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
公开形式 | 公开目录 | ||
生成日期 | 2025-03-28 16:34:27 | 是否有效 |
第10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五年三月十二日
●陈户镇:“四个聚焦”创新乡村振兴新路子
●县医保局:“三步走”高效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
●县自然资源局:持续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工作
●县农业农村局:三措并举建良田 夯基固本保粮安
陈户镇:“四个聚焦”创新乡村振兴新路子
今年以来,陈户镇依托资源禀赋,糅合多项举措,调整发展思路,以“四个聚焦”精准发力,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子。聚焦项目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紧围绕“八大行动”,精准谋划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20项,积极争取以工代赈等4项、总投资1080万元省级项目。引进上海、安徽、内蒙等地客商投资1.346亿元,推动高原夏菜加工基地二期、嘉泰利种子精选加工厂、聚农源丰种养一体化、凤凰山种养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开工,为全镇乡村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奠定坚实基础。聚焦产业兴旺,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充分利用刘伏、三十里堡村整村整片高标准农田建设独特优势,招引甘肃中农盛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亲本繁育大棚100座,发展蔬菜制种10000亩,签订订单合同41份,着力打造万亩蔬菜繁种育种基地。同时,加快推进陈户镇绿色蔬菜智能化种植示范基地项目,认证绿色蔬菜2000亩,申报绿色农产品2个,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聚焦生态宜居,描绘乡村发展“新图景”。对标5大类26项创建指标,全力打造三十里堡——刘伏乡村振兴示范带,改造沿街房屋45户、硬化村组道路2公里、架设路灯50盏,栽植各类花卉苗木1000余株,全方位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加速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丹新河驿配套服务设施(农文旅交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设长城陈列馆游览体验区、特色农产品采摘体验区、路衍经济服务区3个功能区,打造“路衍经济+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的新产业、新业态。聚焦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将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成立陈户镇禾邦农业有限公司,探索“农资统购、农机统筹、农技统揽、劳务经营”的运营模式,开展资源、生产、劳务等社会化服务,持续拓展现代农业发展改革空间。至目前,全镇机械化作业覆盖率提升40%、亩均耕作成本降低15%、生产成本同比下降20%,并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增收3200元。 (陈户镇 任粒文 钱文姣)
县医保局:“三步走”高效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
山丹县医保局坚持多向发力,多措并举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切实守好老百姓“看病钱”“救命钱”。注重源头管理,夯实数据平台“基础桩”。秉持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应扫尽扫,能归尽归,能用尽用”的原则,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地安排。顺利完成全县115家医疗机构以及114家药店、诊所平台改造,成功实现追溯码上传,确保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蹄疾步稳,落地见效。注重精准培训,打造高效采集“生力军”。以加快实现药品耗材“码监管”时代为目标,聚焦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中的操作难点和常见问题,紧紧围绕追溯码录入、查询、上传等关键环节,采取“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相结合、“手把手”教学和“点对点”答疑等方式,精心组织专题培训会3场次,答疑问题16个,覆盖医疗工作人员180余人次,采集效率提升52%,错误率下降86%。注重全程督导,跑出数据采集“加速度”。建立健全“日调度、周通报、月总结”工作机制,安排专人动态跟踪管理,定期汇总分析数据,对已完成系统功能改造的医药机构及时提醒,督促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上传药品追溯码信息。至目前,上传药品追溯码信息258100条,采集率达到36.38%,居全市第一。同时,对进度滞后的机构进行“一对一”督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操作流程、系统对接等问题3个,确保数据采集工作高效推进、不留死角。 (县医保局 钱芝萍)
县自然资源局:持续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工作
今年以来,县自然资源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科学安排用地时序,做到即时受理、即时审查、即时报批、即时供应,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优质的服务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助力县域经济夺取首季“开门红”。土地指标配置精准有力。会同发改、工信等部门,分类研判行业特征和项目内容,将全县“三个清单”133项重点投资项目划分层级,建立项目用地台账,科学制定报批计划,采取超前谋划、提前介入等方式,加强报批联动,促进快审快批,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实施。至目前,全县2025年度“三个清单”重点项目已上报审批建设用地17宗、面积67.2183公顷。重点项目服务高效推进。积极实施上门服务、超前服务、主动服务、全程服务“四个服务”保障机制,提前介入并深度参与项目选址,帮助用地单位科学合理选址23处,缩短用地手续办理周期,全面实现报批提速提效。进一步优化完善用地预审工作,扎实做好各类建设项目用地供应。至目前,供应项目用地2宗、面积20.19公顷,其中:出让1宗,面积17.31公顷,收缴出让金1497.3万元;划拨1宗,面积2.98公顷。土地资源利用节约集约。扎实开展“五未”土地盘活处置专项行动,深入挖潜盘活存量土地,着力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要素配置,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至目前,累计盘活“五未”土地697.8亩,收缴土地出让金3651.24万元,有力保障了牧森智能装备西北区数智化产业园、大有荃吉康植物基新材料胶囊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县自然资源局 曹义山陈文晶)
县农业农村局:三措并举建良田 夯基固本保粮安
近年来,山丹县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1+1+6”政策体系,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机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抓科技赋能,强示范引领。推行智慧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依托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集成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成智能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5000亩,打造县级示范点1个。项目区亩均增效20%、节肥30%、节水40%、省工50%以上,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抓节水控水,强资源利用。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扎实推进深度节水,建成蓄水池79座、库容355.1万立方米。严控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马铃薯、中药材等绿色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8万亩以上。农业生产用水比例由92%降至85.6%【12105万立方米调整至11380万立方米】,有效提升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抓项目建设,强粮安根基。紧盯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62万亩,配套蓄水池79座、各类管道3195公里、田间道572公里、输配电线路39.47公里,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4.3万亩,粮食综合产能提升15%以上。 (县农业农村局 邹翔龙)
国家各网站
甘肃省网站
张掖市网站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