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索引号 | 6207250037/2019-00549 | 发文字号 | 山政办发〔2019〕98号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
生成日期 | 2019-08-14 10:36:22 | 是否有效 | 是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企事业及省市驻丹有关单位:
《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13日
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
为了科学有效回收利用废旧农膜,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切实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带动、站点回收、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和“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农户捡拾交售、回收站点收集、企业加工利用的运作体系,突出乡镇主体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宣传引导,全面开展废旧农膜集中治理,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废旧农膜回收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推动废旧农膜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有效治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坚持全民参与、集中整治。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面宽量大,需动员全社会力量,自觉捡拾、交售、利用废旧农膜,全面开展废旧农膜的集中整治。
——坚持区域包干、长效管理。突出乡镇主体责任,实行区域包干,落实“农户保田间拾净率、站点保回收率、企业保利用率、行政监管保捡拾率”的“四保”工作机制,形成农户积极捡拾、站点应收尽收、企业资源化利用的完整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体系。
三、目标任务
到2021年,实现先进除膜技术全面推广使用,废旧农膜加工利用企业加工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乡镇废旧农膜回收站点正常有序运转,形成废旧农膜捡拾、收购、加工利用市场化运作体系,确保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农田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四、重点工作
(一)加强普法宣传,激发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利用世界环境日、普法赶集、科普宣传等活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大力宣传《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治理残留废旧农膜的通告》等法规、政策和规定,深入宣传残留地膜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广泛宣传废旧农膜回收资源化利用对促进农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大力倡导“地膜增产增收、残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教育引导广大农户科学使用农膜、自觉捡拾废膜,提高参与防治“白色污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文体广旅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项目实施带动,加大回收力度。积极争取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农田废旧地膜清除回收奖补等项目。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开展技术创新,年回收加工能力达5000吨以上。扶持全县11个回收站点巩固提升回收能力,确保正常有序运转。积极开展农膜“以旧换新”工作,促进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再利用。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回收利用。大力普及农膜质量识别、科学使用、回收利用等科技知识,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和无污染环保型农膜新产品、新技术。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试验与示范,不断探索降低农膜残留的科学方法。引进推广农膜回收机械,提高机械回收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加强市场监管,净化农膜市场。严格执行《国家农用地膜新标准》(GB 13735-2017),加大农膜市场检查整治力度,严厉查处生产、经营、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膜,从源头上治理和规范农膜经营行为。加大合作社、种植大户和一般农户农膜使用情况巡查检查力度,教育督促农户自觉抵制使用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地膜,严禁随意弃置、掩埋、焚烧废旧农膜的行为。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靠实管理责任,确保取得实效。严格落实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属地管理责任制,靠实乡镇、村、社、农户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责任,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废旧农膜回收保证金制度,乡镇、村社审查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要把30元/亩的保证金作为前置条件,促使覆膜种植户自觉回收废旧农膜。抢抓春耕秋收有利时机,组织开展“捡拾废旧农膜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残留于耕地、田园、庭院、水源、路旁、村庄附近的废旧农膜及塑料制品,消除回收盲点,做到不留死角。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向上争取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项目资金,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提供财力支持。县财政每年安排经费500万元,专项用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一是按照乡镇实际覆膜面积给予10元/亩的补助,由乡镇统筹安排,用于废旧地膜回收清理整治工作;二是扶持乡镇废旧农膜回收站。乡镇回收站回收1吨(折纯后)废旧地膜,给予100元补助。三是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县农业农村局与回收加工企业签订包片回收协议,企业负责从乡镇回收站拉运废旧农膜,每拉运1吨给予企业100元的补助,拉运数量以乡镇回收站提供的票据为依据。对伪造台账、虚报数量、套取政府补助资金的单位和企业,由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财政局及时追回补助资金,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财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示范推广有利于废旧农膜回收的农业高新技术;县发改局、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废旧农膜治理项目的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扶持回收加工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和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将废旧农膜及塑料包装袋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农膜市场检查整治,严厉查处生产、经营、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杜绝劣质地膜流入生产环节;各乡镇要按照本辖区农膜使用数量,将回收任务分解到村社,同时加强对回收网点的监管,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到废旧农膜污染治理活动中来。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和固定的科普宣传设施,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典型经验,及时曝光行动迟缓、整治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和破坏农业环境的违法行为,积极营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县政府办会同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等部门,每年春耕、秋收时节对各乡镇和责任单位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进行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对不按要求清理废旧农膜的农业经营主体,取消其评先评优、申报项目和政策扶持条件。
附件: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严秀峰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陈 波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毛新萍 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局长
成 员:周 平 县财政局局长
冯金山 县发改局局长
杜万善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何 跃 县审计局局长
李 伟 县统计局局长
王家强 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王承志 县供销社主任
王 凯 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张奎民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建华 县经作中心主任
郭冀光 清泉镇镇长
葛 勤 位奇镇镇长
王晓军 霍城镇镇长
张永盛 东乐镇镇长
邹世武 陈户镇镇长
马良德 大马营镇镇长
王 钊 老军乡乡长
谈 栋 李桥乡乡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张奎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李建华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指导和协调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