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山丹地情

【《山丹年鉴2022》】中国共产党山丹县委员会——​组织建设

发表日期:2024-12-02 16:32 作者: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来源: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组织建设

    【概况】    2021年,全县组织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定不移抓主业担主责,主动作为破难点树亮点,各项工作进展有序,取得新成效。

县委组织部核定编制13人(行政编制10人、机关后勤事业编制3人)。下属事业单位5个、核定编制26人,其中山丹县党员电化教育中心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参公)4人、山丹县人才工作办公室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参公)3人、山丹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参公)7人、山丹县老干部服务中心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人、山丹县委组织部信息化中心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5人。内设办公室、组织组、干部组、公务员管理组、考核监督组、人才组、老干部工作组7个机构。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召开山丹县“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对100名(个)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奖励,制作“两优一先”事迹宣传片11部,依托市、县主流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激励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先进、作表率。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营造团结奋进、开创新局的氛围。做好“七一”走访慰问,划拨党费20万元,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等200人。采取召开会议、走访慰问等方式,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为583名符合条件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

【县乡换届工作】    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按照换届要求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综合运用“交换比较反复”方法,精挑细选16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0岁;择优选拔的78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新提名30人、占比38.5%,平均年龄37岁,比上届下降1.4岁;择优选配女干部10人、少数民族干部1人。选拔乡镇事业编制人员17人、优秀村书记1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2人、选调生1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有乡镇经历的班子成员占到90%以上。

    有序推进县级领导班子换届。制定《筹备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7个,同步分层级、分阶段制定县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时间表、流程图,保证工作平稳开展、有序推进。严格按照“两代表一委员”的提名人选资格和“两委”委员的提名条件,反复酝酿、逐级遴选、资格考察、专项审核干部人事档案,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多次复核、审核各类代表委员的产生程序步骤, 最终确定产生所有人选,各类正式代表委员人选结构比例均符合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要求。

    从严标准确保换届风清气正。严格落实《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和中央及省市换届风气监督有关文件精神,县委和乡镇党委分别成立换届风气监督组,联合县纪委监委下发《换届风气监督责任清单》及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专办与快查快结机制。线上线下宣传“十严禁”换届纪律要求,观看《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3700多人次、签订承诺书2652份、发放提醒卡1000余份,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换届监督工作由“单兵突进”向“合力推进”升级。

    【基层组织建设】   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见实效。研究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1+2+5”政策体系,健全县、乡乡村振兴领导和工作机构,县级领导带头联系13个帮扶村、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组织、干部、人才资源向乡村一线集聚。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评定4星级以上农村党支部34个,补助资金185万元改造升级村级活动场所23个。从县直机关单位选派第一书记6人,压茬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转化。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晋五争十”行动,85.6%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实施村干部“雁阵培育”计划,实行选拔、培育、考核、管理“四位一体”链式培养机制,培养“头雁”10人、储备“强雁”35人,100%的村有大学生“雏雁”。在6个领域创新开展争当“焉支先锋”活动,通过党员“述绩”、党群“评绩”、支部“定绩”、公开“亮绩”、组织“用绩”,引导全县1万多名党员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建功立业。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创新履职践诺、设岗定责、双向共管、关爱帮扶“四型”管理模式,提升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探索构建全域融合基层党建新格局。立足乡村振兴新要求、社会治理新问题,制定出台《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意见》,以共同愿景、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打破条块、隶属限制,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跨地域打造位奇镇锦绣田园、东乐镇寒旱农业等10个党建共同体示范样板,采取共建共融聚力、三张清单明责、四诺问效考责、一套机制保障四项措施,促进党建共同体规范有效运行,办成一些过去单个党组织想不到、办不了的事,成为建制性党组织的有益补充。融合党建工作被人民网专题展播,《甘肃日报》以山丹实践为题专栏报道,省委甘肃信息以要事跟进方式专版刊载,甘肃工作、张掖工作以经验交流方式署名刊登,农民日报、张掖组工等相继报道。

系统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升级。制定城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为5个方面59项,列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确保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抓实抓细城市社区赋能扩权减负工作,深化党建引领“五治三团”融合社会治理模式,一体推进党建网络+社会治理网格建设,6个社区划分一级网格46个、二级网格120个,成立网格党支部46个。推行农村流入城区党员“1223”管理模式,深化社区“4+X”五方共议民主协商机制,引导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持续深化共驻共建,6个社区与198个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结合“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组织2578名在职党员组团到社区报到服务。

基层党(工)委发展党员情况

基层党委名称

发展党员数(人)

清泉镇党委

48

位奇镇党委

29

霍城镇党委

29

东乐镇党委

18

陈户镇党委

23

大马营镇党委

29

李桥乡党委

19

老军乡党委

16

县委直属机关工委

60

公安局党委

16

教育系统党工委

12

卫生系统党工委

15

非公经济组织党委

21

社会组织党委

8

合计

343

【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采取“小步快跑+整体调配”方式,持续优化班子整体结构,选拔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先后调整动议干部11批次414人,

年末有县级干部37人(正县级5人、副县级32人,男32人、女5人);科级干部963人(正科级413人、副科级550人);县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4人(正职9人、副职15人)。科级干部和县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男825人、女162人;党外干部38人;少数民族干部6人;研究生学历及以上33人、大学644人、大专293人、中专及以下17人;年龄30岁及以下10人、31—35岁76人、36—40岁156人、41—45岁140人、46—50岁200人、51—55岁228人、56岁及以上177人,形成梯次配置、有序递进、后继有人的干部队伍结构。突出主旨、聚焦主责,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注重党性和理想信念教育,制订2021年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计划,分层分类精准培训,全年举办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专题培训班15期、培训3200多人次,“富民兴陇”讲座9期、培训干部2000多人次。

    【考核监督工作】  落实《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和省市委考核办法,修订完善《山丹县县管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综合考核办法》,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考察精准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诫勉、函询、信访举报受理等制度,做好领导干部任中、离任审计和经济责任事项交接等工作。组织县级干部32人、正科级干部11人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督促8名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8名调整任职的“一把手”签订经济责任告知书,对任中审计6人、离任审计9人、函询4人。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因私出境管理的通知》,提升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认真做好干部档案任前审核、职级晋升档案审核工作。开展部管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全市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部署开展全县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公务员管理建设】 将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组织全县1169名公务员(参公)完成甘肃省公务员网络培训和脱贫攻坚专题网络培训。推进公务员职级晋升工作,综合类公务员晋升职级90人;人民警察晋升执法警务警员职级85人、警务技术职级9人;法检两院晋升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书记员、执法勤务警员职级7人。持续优化队伍,招录公务员37人,选调4名优秀大学毕业生,调任20名事业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严格落实待遇,简化审批流程,及时为全县干部调整兑现各项工资福利待遇。

【人才队伍建设】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分领域、分行业开展人才专题调研,研究出台以《山丹县“十百千万人才工程” 实施方案》为引领,《山丹县重点人才项目和青年人才项目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为配套,多项优惠政策措施为支撑的人才工作思路举措和政策体系,召开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形成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探索推行“刚柔并举”引才举措,紧扣重点行业领域、民生事业发展,刚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4人,招录事业单位和社区工作人员184人;柔性引进知名医疗专家团队16个,诊疗患者6000多人,为群众节约资金3000多万元,以人才工作“小切口”,解决民生事业“大问题”。组织实施县级重点人才项目和青年人才项目,每年评选一批青年人才和重点人才项目,每个项目给予3—6万元资金支持, 培养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在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开展返乡创业能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高层次培训班4期146人。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农业技术、乡村文化等方面“土专家”“田秀才”9000多人。召开山丹籍在外优秀人才“回家乡、看变化、助发展”招商引智座谈会,举办全省县级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论坛,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吸引科研成果耦合转化。落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十业百社万才”行动,组建专家服务团7个、选派专业技术人才168人, 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助推乡村振兴。在新山丹APP设立“焉支人才风采”专栏,连载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营造尊才爱才氛围,激发人才干事创业动力。

【老干部工作】 以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为重点,定期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96人,举办2021年迎春书画展暨离退休老干部迎新春文艺联欢会、离退休干部“庆十一·颂党恩”书法摄影展暨文艺联欢会、离退休干部“度重阳·庆寿诞”重阳节座谈会,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干部老有所乐。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多次组织离退休干部观看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络报告会、开展党性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抗击新冠肺炎】 坚持“社区划网格、居民楼院小分割”,全面推行“党支部+网格”工作机制,县委常委包乡镇(社区)、科级干部包村(小区)、党员干部包社(楼院),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31个,设置党员责任区46个、党员先锋岗230个,组建党员先锋服务(突击)队120支,牢牢筑起疫情防控“红色堡垒”。多名无职党员积极报名参加党员先锋服务队,全力筑牢群防群控坚固防线。紧急划拨省市县党费30万元,专项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自身建设】 围绕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推进部机关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增强组工干部“四个意识”。严格执行周一集体学习和周四“组工课堂”制度,建设“书香组工”,每周搭建讲工作、论业务、谈体会平台, 通过“PPT讲学+讨论交流+现场问答”模式,锻炼组工干部思维能力、业务能力、组织能力。构建梯次配备、递进培养、人尽其才的机关人事工作新格局,营造“个人埋头干事,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关心”机关文化,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展示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县委组织部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

常务副部长:何

副部长:李新春 李忠义

远程办主任:张

人才办主任:陈振典(2月始任)

人才办副主任:徐世英(2月任止)

远程办副主任:张建芳

城市社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马楠楠

县老干部服务中心主任:张爱军(7月始任)

县人才办副主任:王文广(3月始任)

(撰稿:苏军  张峰赵磊罗登金朱芳源)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